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星迹步态症状概述: 星迹步态(Star trail gait)是指患者闭眼前进时向患侧偏...
养生
症状名称: 星迹步态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Star trail gait
主要病因: 前庭迷路病变
常见症状: 闭眼前进时向患侧偏斜,后退时向反方向偏斜
检查项目: 前庭功能检查、听力检查、耳镜检查、血常规、血清测定
发病部位: 颅脑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神经内科
症状-典型表现:
闭眼前进时向患侧偏斜,后退时向反方向偏斜。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病毒感染
患病后血清测定,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病毒效价都有显著增高。
2、前庭神经遭受刺激
前庭神经遭受血管压迫或蛛网膜粘连,甚至因内听道狭窄而引起神经缺氧变性,因激发神经放电而发病。
3、病灶因素
可能存在自身免疫反应。
4、糖尿病
糖尿病可引起前庭神经元变性萎缩,导致反复眩晕发作。
原因-常见疾病:
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浆液性迷路炎、化脓性迷路炎、迷路震荡、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多发性肌炎、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糖尿病等。
就医-门诊指征:
1、闭眼前进时向患侧偏斜,后退时向反方向偏斜,如此前进和后退反复进行,足迹呈星形;
2、伴反复或持续眩晕、恶心、呕吐、眼震、平衡失调等;
3、伴耳鸣、听力减退、耳深部疼痛、耳流脓不止等耳部症状;
4、伴头痛、烦躁不安、嗜睡等;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怀疑前庭神经炎所致者,可就诊于神经内科。
2、怀疑迷路炎、迷路震荡、梅尼埃病等引起者,可就诊于耳鼻喉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需要暴露您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体格检查,穿易穿脱的衣裤,避免穿紧身或连体衣物,以免造成不便。
3、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很多检查项目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或禁食6小时以上,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或影响医生判断。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发病的?
2、发病前是否感冒?
3、什么时候发现步态异常的?
4、您是否有眩晕、平衡失调、恶心、呕吐等症状?
5、您听力是否下降?
6、这些症状出现前有诱发因素吗?
7、您步态异常出现之前是否已经行动不便?
8、您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接受过治疗吗?
9、您有前庭、耳迷路相关疾病吗?
10、您有糖尿病吗?血糖控制得如何?
11、是否受到过外伤?受伤部位在哪?
12、您做过手术吗?若手术过,是什么原因?
13、您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医生的诊断是什么?
14、您的亲人有类疾病或遗传相关疾病吗?
15、您最近使用过哪些药物?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步态异常是什么病?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病情会怎么样发展?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任何风险吗?治疗效果怎么样?
6、我的病严重吗?会引起什么严重后果?
7、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有没有严重副作用?
8、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9、回家后应该怎么护理?
11、我应该在饮食、运动和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12、是否需要长期监测病情?
13、我需要去康复中心吗?
14、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听力是否减退、耳道是否有分泌物、鼓膜是否有穿孔,通过闭目直立试验观察患者站立时的稳定程度。
1、听力是否减退对于疾病的诊断有一定提示意义。
2、耳镜检查
可了解耳道是否分泌物、鼓膜是否有穿孔等现象,对迷路炎所致星迹步态的诊断有意义。
3、闭目直立试验
又称昂白(Romberg)试验,受检者闭目直立,双足并拢,双手相互扣紧放置于胸前并向两侧拉紧或双臂向前平伸,观察其站立时的稳定程度。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用于炎症性疾病的初步判断。
2、血清测定
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效价显著增高,有助于前庭神经炎的诊断。
检查-其他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可了解前庭功能是否减退或亢进,对疾病的鉴别诊断意义较大。前庭神经炎的冷热水试验呈前庭功能低下或半规管麻痹,浆液性迷路炎的前庭功能大多亢进,后期可减退等。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详细病史、星迹步态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前庭功能检查、听力检查、耳镜检查、血常规、血清测定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患者其他的伴随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等,以及感冒、糖尿病史都对疾病的诊断有帮助。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浆液性迷路炎是常见的导致星迹步态的疾病,需要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症状鉴别
(1)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此指深感觉障碍引起者。特点是行走时步幅较大,两腿间距较宽,提足较高,足踵强打地面,双眼注视两足,睁眼时可部分缓解,闭眼时不稳甚至不能行走。常伴有感觉障碍,Romberg征阳性,见于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痨等。
(2)痉挛性偏瘫步态:偏瘫时,患侧下肢因伸肌肌张力高而显得较长,且屈曲困难。患者行走时偏瘫侧上肢的协同摆动动作消失,呈内收旋前屈曲姿势,下肢伸直并外旋,举步时将骨盆抬高,为避免足尖拖地而向外旋转后移向前方,故又称划圈样步态。是由一侧锥体束损害引起,多见于脑血管疾病。
(3)痉挛性截瘫步态:因下肢内收肌群张力增高致使步行时两腿向内侧交叉,形如剪刀,故又称剪刀步态。见于横贯性脊髓损害、脑性瘫痪等。
(4)慌张步态:由于全身肌张力增高,起步时缓慢,走路时步伐细小,双足擦地而行,两上肢前后摆动的联带动作丧失,躯干前倾重心前移,故以小步急速前冲而行,如追逐重心,且不能立即停步,类似慌张,又称追逐重心,且不能立即停步,状似慌张,又称追重心步态或前冲步态。见于震颤麻痹及可引起震颤麻痹综合征的疾病。
(5)跨阔步态:由于病足下垂,为了使患足尖离开地面,患肢抬的很高,如跨越门槛的姿势。见于腓总神经麻痹等。
(6)摇摆步态:由于骨盆带肌及腰肌无力,下肢及骨盆肌的萎缩,站立时使脊柱前凸以维持身体重心平衡,行走时因肌无力骨盆不能固定,故臀部左右摇摆如鸭行,又叫鸭步。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7)舞蹈步态:步行时肢体有大幅度的、不规则的、不自主运动。下肢突然外甩,上肢扭曲,行路不稳,呈跳跃式或舞蹈样。见于新纹状体的病变。
2、疾病鉴别
(1)前庭神经炎:患者发病前有感冒史,临床多表现为旋转性眩晕发作及共济失调或失平衡,伴明显的恶心呕吐,水平旋转性眼震,前庭功能减退或半规管麻痹,无听觉及中枢神经系病变征象。
(2)梅尼埃病:眩晕发作突然,发作时间短,伴耳鸣或听力减退,恶心、呕吐,发作频繁,早期前庭功能检查正常,多次发作后则减退。
(3)浆液性迷路炎:以眩晕、恶心、呕吐、平衡失调为主要症状。长期耳流脓不止,前庭功能失调,自发性眩晕,恶心呕吐,若继发于迷路瘘管者则表现为眩晕症状加重,持续时间长,患者卧床不起,喜卧于患侧,站立时向健侧倾倒。前庭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瘘管试验可为阳性。听力明显减退,为感音性聋,常有耳深部疼痛、头痛、烦躁不安、嗜睡。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前庭神经炎
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声光及外界刺激;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作息规律,保证睡眠,加强患者各方面的生活指导,减轻不良情绪,以提高治疗效果;尽早进行前庭功能训练。
2、梅尼埃病
基于疾病特点,分为发作期治疗、间歇期治疗(减少发作严重程度和频率)、终极手术治疗(发作频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初始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病例)。
3、浆液性迷路炎
若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而引起,应根据中耳内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给予适当的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给予地塞米松、泼尼松以抗炎消肿,缓解症状,促使急性炎症得到控制后再考虑手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胆脂瘤者应在抗生素及激素控制下进行中耳及乳突手术。
治疗-相关药物:
日常-护理原则:
1、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
2、戒烟戒酒,杜绝吸毒。
3、保证安静、卫生的生活环境,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4、患者的日常活动应有人监护,避免受伤。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