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旋转性眩晕症状概述: 旋转性眩晕(vertigo)多由前庭神经系统及小脑的功能障碍所致,...
养生
症状名称: 旋转性眩晕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vertigo
主要病因: 耳源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眼源性疾病
常见症状: 感到自身晃动或景物旋转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CT、MRI、脑脊液检查、脑血管造影
发病部位: 头部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1、周围性眩晕
眩晕重,呈发作性,起病急,持续时间短(数分钟至数天)。患者自觉周围物体围绕自己旋转(天旋地转),身体上、下、左、右摇晃,为稳定自己不致摔倒常牢牢抓住周围的物体;行走时身体偏向一侧,有时突然歪倒。眼球呈水平性或水平兼旋转性震颤,其程度与眩晕程度一致。倾倒方向、指向偏移方向与眼震慢相方向一致。意识清楚,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耳聋、耳鸣。眼球震颤多有固定方向;阵发的、偶发的或严重的眩晕发作,间歇期无异常者提示周围性病因;单侧耳聋伴耳鸣是周围性眩晕的可靠标志。
2、中枢性眩晕
眩晕轻,持续时间长。自觉周围的物体旋转或向一侧移动头重脚轻站立不稳,可有倾倒。多有意识障碍或昏迷。自主神经症状轻或不明显,较少耳鸣、耳聋。延髓、脑桥、小脑病变常有水平性或水平旋转性眼球震颤,中脑病变为垂直性眼震,中脑以上的前庭通路病变较少眼震。眼震与眩晕程度不一致。眼震慢相方向、倾倒方向与指物偏向方向不一致。常有中枢性损害的感觉和运动障碍体征。眼球震颤方向不固定;持续的眩晕或失平衡状态,伴有眼球震颤与步态障碍者,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复视、构音不清、共济失调、单侧轻瘫等也提示中枢性病变。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耳源性疾病
如迷路炎、梅尼埃病、迷路卒中、耳硬化症、耳道耵聍、中耳炎等。
2、神经系统疾病
如前庭神经炎、听神经炎、颅内感染、颅内肿瘤、脑血管病等。
3、眼源性疾病
眼外肌麻痹、屈光不正、视力减退等。
4、中毒
如病毒性、细菌性感染,药物、化学物质等引起的中毒性眩晕。
5、其他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发性硬化等。
原因-常见疾病:
迷路炎、梅尼埃病、迷路卒中、耳硬化症、耳道耵聍、中耳炎、前庭神经炎、听神经炎、脑干肿瘤、小脑肿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发性硬化等。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严重、持续性眩晕,伴站立不稳、跌倒、剧烈呕吐、不敢睁眼、闭目卧床;
2、突发剧烈头痛、眩晕,伴严重恶心、呕吐、偏瘫、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3、大量用药或接触有毒物质后,发生严重眩晕;
4、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长期或反复出现旋转性眩晕,即自觉身体晃动或景物旋转,有倾倒感觉;
2、伴复视、视物模糊、视力减退等症状;
3、伴耳鸣、听力下降、耳聋等症状;
4、伴构音不清、肢体不协调、行走不稳、运动障碍、平衡紊乱及失衡感;
5、伴肢体麻木、轻度瘫痪、感觉异常;
6、伴头痛、恶心、呕吐、疲乏、嗜睡、呼吸紊乱、眼球震颤、全身不适等症状;
7、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若患者眩晕严重,且出现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等危急症状时,应立刻去急诊科就诊治疗。
2、怀疑神经系统疾病,可去神经内科就诊。
3、怀疑耳部疾病,可去耳鼻喉科就诊。
4、怀疑眼部疾病导致,可去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若患者眩晕严重,外出最好有亲友陪同,防止摔倒等意外情况发生。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旋转性眩晕症状是何时出现的?随时间推移,症状有加重吗?
2、您的眩晕常在哪种情况下发生?休息后症状可缓解吗?
3、除旋转性眩晕,您是否还存在恶心、呕吐、耳鸣等不适?
4、您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5、您使用过药物进行治疗吗?什么药?效果如何?
6、您近期有过头部外伤、接触有毒物质等经历吗?
7、您曾经或目前是否患有神经炎、颅脑肿瘤等神经系统疾病?
8、您现在患有耳部或眼部疾病吗?是否有进行治疗?
9、您有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吗?什么药?
10、您近期有大量饮酒、严重醉酒情况吗?
11、您有吸食大麻、可卡因等非法药物的经历吗?
12、您吸烟吗?吸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13、您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吗?是否有用药进行控制?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发生旋转性眩晕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病情严重吗?能治好吗?
3、我现在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可以选择哪些治疗方法?要住院吗?
5、若药物治疗,其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有哪些?
6、若手术治疗,我日常要如何进行护理?
7、这些治疗有风险吗?会出现后遗症吗?
8、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通常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共济失调等异常表现;再根据个体情况选做CT、MRI、脑血管造影等检查,必要时可做脑脊液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检查患者是否出现皮肤血管痣、色素沉着,头部是否有伤痕、隆起、怒张血管,可辅助鉴别诊断颅内肿瘤。
2、触诊
检查患者是否出现皮下结节、淋巴结肿大,可辅助鉴别诊断颅内肿瘤。
3、冷热试验
可检测患者前庭功能是否正常,可辅助鉴别诊断梅尼埃病、迷路炎。
4、共济运动检查
(1)指鼻试验:嘱病人将前臂外旋、伸直,以示指触自己的鼻尖,先慢后快,先睁眼后闭眼,反复上述运动。指鼻动作笨拙、不准确、不协调、不平稳提示小脑半球的病变,以病侧上肢的共济失调为明显,睁眼和闭眼时变化不大,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睁眼时仅见轻微障碍,闭目时由于失去了视觉的补偿,与睁眼时有很大差别,甚至找不到自己的鼻尖提示是感觉性共济失调。
(2)跟膝胫试验:患者仰卧,将一侧下肢抬起,用足跟碰触对侧膝盖,然后沿胫骨前缘直线下行。小脑损害时,患者举腿和触膝时呈现辨距不良,下移时常摇晃不稳。感觉性共济失调时患者在睁眼情况下尚能勉强作此运动,闭眼时则很难寻到膝盖,下移时也不能和胫骨保持接触。
检查-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检查:可了解中性粒细胞或白细胞数量是否增多、颜色是否改变、是否出现癌细胞,是鉴别诊断多发性硬化、前庭神经炎的重要检查方法。
检查-影像学检查:
1、MRI检查
可了解前庭水管是否出现狭窄,可识别多发性硬化无临床症状的病灶,是鉴别诊断梅尼埃病、多发性硬化、颅内肿瘤的重要检查。
2、CT检查
有助于了解肿瘤与脑室、脑池、硬膜和颅骨的关系,还可直接显示肿瘤密度、位置、大小、形状、数目及边缘,有无坏死、囊变、出血、钙化及强化,是诊断颅内肿瘤的重要检查。
3、脑血管造影
可明确血管狭窄部位及程度,评估肿瘤与重要血管的关系,可辅助鉴别诊断颅内肿瘤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旋转性眩晕的表现及伴发症状结合MRI检查、CT检查、脑血管造影、脑脊液检查等检查可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还需注意区别短暂性眩晕、老年性眩晕、颈性眩晕、体位性眩晕等不同类型的眩晕。此外,还应注意排查患者是否存在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颅内肿瘤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病因鉴别
(1)梅尼埃病
也称内耳眩晕症,是引起周围性眩晕的最常见疾病,多见于中年人。常突然发生,开始时眩晕即达到最严重程度,头部活动及睁眼时加剧,多伴有倾倒,因剧烈眩晕感、运动感而惊恐万状。伴有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和眼球震颤,随耳聋的加重而眩晕减轻,完全耳聋时眩晕停止。发作过后疲乏、嗜睡,持续数天发作停止,多次发作后听力减退。
(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各种原因导致椎-基底动脉管腔狭窄时,均可发生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眩晕,常突然发作并伴有头痛、运动障碍、站立不稳,感觉异常及恶心、呕吐、出汗、呼吸节律失调、血管舒缩功能紊乱等症状。
(3)颅内肿瘤
①第四脑室肿瘤:剧烈眩晕、呕吐、头痛、视力障碍、复视、眼底视乳头水肿和眼底出血,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既早且重。带蒂的第四脑室肿瘤常因体位变化而突然产生剧烈头痛、眩晕、呕吐和意识障碍。
②小脑肿瘤:蚓部肿瘤主要为轻度眩晕、站立不稳、醉汉样步态等平衡障碍,无眼球震颤;突入第四脑室时产生剧烈眩晕;半球肿瘤的眩晕伴有明显眼球震颤;绒球小结叶肿瘤有剧烈眩晕和前倾症状。
③桥脑小脑角病变:以听神经纤维瘤常见。表现为眩晕和一侧进行性听力减退,行走不稳。CT、MRI有助于确诊。
④脑干肿瘤:眩晕呈持续性,头部转动时加剧,早期常伴有颅神经麻痹、交叉性瘫痪、眼球震颤和共济失调。
(4)前庭神经炎
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后,表现为突起眩晕,恶心,呕吐,无耳鸣及听力损害。为严重、持续性眩晕,伴跌倒,闭目卧床、不敢动、不敢睁眼,剧烈呕吐,持续性快速眼球震颤,患侧前庭功能减退,无耳鸣耳聋及神经系统体征。在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后突然起病,发生于夜间醒后。眩晕症状持续数周,然后渐缓解。
(5)药源性眩晕
多种药物可引起听神经的中毒性损害,常见的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病人于用药数天至数周后出现眩晕症状,感到周围环境在摇晃,在头部转动、行走时更明显;同时有行走不稳等平衡障碍。眩晕症状持续数月渐退。变温试验显示双侧前庭功能明显减退或消失。其他如降压药、精神药物等,可以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低血压,使前庭神经核血供改变产生眩晕,平卧头晕症状减轻,耳毒性药物往往在用药数日至数十日出现耳鸣、眩晕、恶心、呕吐、平衡失调和眼球震颤,听力逐渐下降。
2、不同眩晕的鉴别
(1)短暂性的眩晕
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是由于内耳出了问题导致的,患者感觉自己或自己周边的事物在旋转。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在几周内会自行消退,但是它还会再次复发,它并不是身体严重的疾病。
(2)体位性眩晕
纵轴范围位置的变化引起的眩晕,为体位性眩晕。有部分纵轴性眩晕是在起床或者是躺下过程中,在某一高度状态出现眩晕,也为体位性眩晕。颈椎、胸椎、尾椎是身体的一个纵轴。纵轴体位位置的变化。例如起床、躺下、翻身会出现眩晕。
(3)耳源性眩晕
系指前庭迷路感受异常引起的眩晕。当发生迷路积水,晕动病,迷路炎,迷路出血或中毒,前庭神经炎或损害,中耳感染等都可引起体位平衡障碍,发生眩晕。由于前庭核通过内侧束与动眼神经核之间有密切联系,因此,当前庭器受到病理性刺激时,常发生眼球震颤。
(4)眼源性眩晕
非运动错觉性眩晕,主要表现为不稳感,用眼过度时加重,闭眼休息后减轻。眩晕持续时间较短,睁眼看外界运动的物体时加重,闭眼后缓解或消失。常伴有视力模糊、视力减退或复视。视力、眼底、眼肌功能检查常有异常,神经系统无异常表现。
(5)老年性眩晕
通常表现为眩晕感、平衡紊乱及失衡感。患者睁眼时感觉自身旋转、晃动,犹如坐车船一般。发作时不能站立,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出汗、心动过缓及血压下降等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症状,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有时达数天。
(6)颈性眩晕
是指颈椎及有关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神经、血管、肌肉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所引起的。检查时,可发现额棘突、棘突间、横突、棘旁颈肌、枕外粗隆外下方、肩胛上区有压痛、紧张、坚硬或硬结。甚至隔夜病人在按压某一部位时可出现眩晕及眼震,或扪诊颈椎部位时眩晕明显减轻,头及颈部运动受限。
治疗-预计治疗:
旋转性眩晕的治疗重点在于尽快明确诊断,找出病因,针对性的治疗原发病。梅尼埃病所致的旋转性眩晕可给予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以抗凝和抗聚治疗为主,无效者可手术;颅内肿瘤所致的眩晕主要通过手术或放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前庭神经炎所致的眩晕可采用支持疗法、对症疗法、糖皮质激素或抗病毒药物治疗,再辅以前庭康复训练。
治疗-治疗方法:
1、梅尼埃病
(1)发作期治疗
需卧床休息,补充体液及电解质,选用合理饮食。对症药物治疗,缓解眩晕、呕吐等症状。
(2)间歇期治疗
包括调节生活方式、服用倍他司汀、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压力治疗。
(3)手术治疗
包括内淋巴囊减压术、内淋巴分流术、前庭神经切除术、迷路切除术等。
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肥、降脂等。
(2)早期进行抗凝治疗(华法林)、抗聚(阿司匹林)治疗。
(3)对抗凝、抗聚等药物治疗失败者需考虑手术治疗。
3、颅内肿瘤
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疗、化学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免疫治疗。
4、前庭神经炎
(1)支持疗法
发病初期眩晕及恶心、呕吐症状严重者,可适当输液。
(2)对症疗法
病初当恶心症状严重时,可适当给予抗组胺药或抗胆碱药。由于该类药物不利于前庭中枢代偿的形成,故一旦恶心症状减轻应立即停药。
(3)糖皮质激素治疗
如泼尼松。
(4)抗病毒药物
如阿昔洛韦。
(5)前庭康复训练
有一般康复和个体化康复方法等,目的是提高凝视稳定和姿势平衡。
治疗-相关药物:
日常-护理原则:
1、保持心情舒畅
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医生应多做解释工作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及顾虑。
2、生活环境
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室内宜安静,空气要通畅,光线尽量暗些。避免刺激性食物及烟酒,饮食宜少盐。
3、安全防护
发作间歇期不宜单独外出,以防事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