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血红蛋白尿症状概述: 血红蛋白尿(hemoglobinuria)是指血管内溶血时,红细胞...
养生
症状名称: 血红蛋白尿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hemoglobinuria
主要病因: 血管内溶血
常见症状: 尿液呈浓茶色或酱油色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红细胞脆性试验、溶血试验、血常规、尿血红蛋白测定、B超、CT、肾血管造影
发病部位: 尿道、肾脏
就诊科室: 风湿免疫科、肾内科、血液内科
传染性:
症状-典型表现:
1、常见症状
由于尿中血红蛋白含量不等,尿色可呈浓茶色或酱油色。
2、伴随症状
不同原因的血红蛋白尿会伴有相应的其他临床症状:
(1)伴有贫血、黄疸、脾大,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2)伴有剧烈腰痛、血尿,见于肾动脉栓塞;
(3)伴有发热、发冷交替,见于恶性疟疾;
(4)伴有进食蚕豆或吸入蚕豆花粉史、精神不振,见于蚕豆病。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红细胞酶缺乏
如蚕豆病,即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
2、血管内免疫性溶血
常见于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冷热抗体),较少见于冷凝集素综合征,在温抗体中极少见。
3、药物诱发
引起免疫性溶血的药物有多种,如对氨水杨酸、异烟肼、奎尼丁、氨基比林、氯丙嗪及胰岛素等。一般来说,药物引起免疫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抗体直接针对药物,体外无法显示溶血,除非有药物同时存在;二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抗体作用红细胞内在抗原,即使无药物在体外存在,利用正常红细胞可测知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目前知道药物所致的溶血与原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相似。
4、输血
多见于ABO血型不同的新生儿输血,Rh血型少见,其他血型系统不合引起的输血性溶血比较罕见。
5、肾动脉栓塞
见于心脏附壁血栓脱落、肿瘤栓子、脂肪栓子等引起的肾动脉栓塞。在梗塞区域产生溶血,排入尿中产生血红蛋白尿。
6、其他
如造血系统肿瘤(包括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和原因不明的巨球蛋白血症)、结缔组织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儿童病毒感染)、免疫性疾病(包括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异常球蛋白血症、免疫缺陷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及卵巢皮样囊肿等。
原因-常见疾病:
蚕豆病、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卵巢皮样囊肿等。
就医-门诊指征:
1、检查发现血红蛋白尿;
2、尿液呈啤酒样或酱油色,且有泡沫;
3、伴少尿、无尿等尿量异常;
4、伴皮肤、巩膜黄染;
5、伴腰部剧烈疼痛不适;
6、伴烦躁不安、反应迟钝等;
7、伴发热、头晕、头痛、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
8、患有先天性或遗传性溶血疾病;
9、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怀疑肾脏病变者,可到肾内科就诊。
2、怀疑血液病者,可到血液内科就诊。
3、怀疑免疫疾病者,可到风湿免疫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抽血检查。建议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3、建议女性患者尽量避开月经期就诊。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有血红蛋白尿的?怎么发现的?
2、还有哪些不适症状?主要描述一下。
3、这些症状是持续存在的吗?还是时好时坏?
4、以前有过类似情况吗?什么原因造成的?经何种处理恢复的?
5、是否有血液病、肾脏病变?
6、是否做过手术?有没有输过血?
7、是否长期服用过什么药物?
8、平时的饮食情况是怎样的?
9、亲属是否有人出现过这种情况?
10、是否还有其他疾病?
11、(女性)末次月经是什么时候?最近月经情况是怎样的?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的血红蛋白尿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
2、我的情况严重吗?有生命危险吗? ;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需要住院吗? ;
4、推荐采用什么治疗方法?
5、治疗有什么副作用?能根治吗?
6、平时需要注意什么?不能吃哪些东西?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是否需要复查?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身体状况、有无异常体征。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能建议患者做红细胞脆性试验、溶血试验、血常规、尿血红蛋白测定、B超、CT等,必要时需做肾血管造影。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红细胞脆性试验
可作为初步检查。
2、溶血试验
酸溶血、热溶血、冷溶血及红细胞振荡试验等,可作为确定具体疾病的诊断依据。
3、血常规
除贫血外,网织红细胞增加是其特点。外周血象可见幼稚红细胞,骨髓检查呈红系列增生活跃而粒系列、巨核系列正常。
4、尿血红蛋白测定
包括肌红蛋白尿定性试验(直接显色法)、血红蛋白尿定性试验(联苯胺法)、尿含铁血黄素试验(Rous法)。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
是检查肾脏疾病常用的方法,可了解肾脏血管有无栓塞,在肾动脉栓塞的患者,可发现肾动脉主干内血栓影。
2、CT
平扫及增强可详细了解肾脏情况,也可发现肿瘤,对于明确肿瘤栓子的来源有较大意义。CT血管造影可显示供应病变区域的血管闭塞、肾动脉血栓,是肾动脉栓塞的首选诊断方法。
3、肾动脉造影
肾动脉造影是肾动脉栓塞诊断的最有效方法,但是由于有一定的创伤,多不作为首选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取新鲜尿标本离心沉淀,显微镜下检查未见红细胞或只有少数红细胞,而尿液的联苯胺试验阳性或强阳性,并排除肌红蛋白尿即可诊断为血红蛋白尿。
诊断-鉴别诊断:
1、血尿
正常人尿液中无红细胞或偶见个别红细胞。如离心沉淀后的尿液,光镜下每高倍视野有红细胞3个以上,称为血尿。轻者尿色正常,必须经显微镜检查方能确定,称显微镜血尿;重症者尿呈洗肉水色或血色,称肉眼血尿。血红蛋白尿由溶血引起,尿呈浓茶或酱油色,无沉淀,显微镜检查无红细胞或偶有红细胞。
2、肌红蛋白尿
由于各种病因造成肌肉组织损伤,大量肌红蛋白从肾排出,尿中出现肌红蛋白称肌红蛋白尿。肌红蛋白是与血红蛋白相类似的一种色素蛋白,分子中含有血红素基团,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能用联苯胺或邻联甲苯胺过氧化氢反应而检出。肌红蛋白能溶于80%饱和度的硫酸铵溶液中,而血红蛋白则不能,可资区别。在正常人肌肉等组织中含量丰富,尿中甚微,故不能从尿中检出。
3、胆红素尿
尿外观呈深黄色,振摇后泡沫亦为黄色,系尿液含大量结合胆红素,见于阻塞性黄疸或肝细胞性黄疸。
治疗-预计治疗:
引起血红蛋白尿的病因较多,如肾动脉栓塞、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首先应积极寻找原发病,然后根据原发病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对症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可减少或减轻血红蛋白尿的发作,有适应症的病例,可以早期应用。严重血红蛋白尿导致贫血者可输血作为对症治疗。但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输血也可诱发溶血;冷凝集素综合征可因输血(内有补体)而导致溶血加速,若必须输血应输生理盐水洗涤过的红细胞悬液(无条件至少应用去血浆的红细胞)。一般对症治疗应补充体液以维持足够的尿量,对严重的血红蛋白尿,可用碳酸氢钠使尿液保持碱性,注意电解质的平衡。
2、对因治疗
(1)对于肾动脉栓塞,关键是尽早恢复肾脏血流,包括抗凝及溶栓治疗。
(2)对于输血引起的溶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静脉输入血浆等以纠正休克,改善肾血流灌注,血压稳定时静脉注射甘露醇或呋塞米直至血红蛋白尿消失。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