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眼底异常症状概述: 眼底异常(Fundus abnormal)是指眼底发生病变,如视网膜...
养生
症状名称: 眼底异常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Fundus abnormal
主要病因: 眼底先天异常、视神经疾病、血管性疾病、黄斑部疾病、眼部变性类疾病、视网膜脱离、眼底肿瘤、眼底寄生虫病
常见症状: 视力减退、畏光、流泪
检查项目: 视力检查、屈光检查、眼压测量、血压测量、基因检测、彩色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检眼镜检查、裂隙灯检查、视觉电生理检查
发病部位: 眼
就诊科室: 眼科
症状-典型表现:
眼底异常最主要的表现是视功能的异常,如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畏光、眼部疼痛等。不同的疾病可有不同的伴随症状。
1、白化病
白化病患者全身皮肤呈乳白或粉红色,毛发为淡白或淡黄色。虹膜为粉红或淡蓝色,常有畏光、流泪、眼球震颤及散光等症状。眼底检查可见视盘大,呈淡粉红色,边缘不清,周边视网膜色素上皮广泛萎缩。
2、视网膜血管瘤
初期眼底检查可见周边部眼底出现小血管瘤或毛细血管纠结成团。通过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可见到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网存在微小血管瘤。动脉期即可见到瘤体内迅速充盈的荧光,在此同时,与之相连的静脉也出现明显层流。后期血管瘤体及其周围荧光素渗漏而成强荧光团块。
3、视乳头炎
主要症状是视力减退,眼底镜检查可发现早期呈现视乳头充血和(或)肿胀,晚期视乳头周围的视网膜有水肿,血管充盈,邻近视乳头或视乳头上可见少许渗出物和出血。
4、牵牛花综合征
在儿童期即有视力减退或斜视,视力多在眼前指数与0.02之间。常见对侧眼小眼球,瞳孔残膜等。眼底表现酷似一朵盛开的牵牛花,视盘比正常的扩大3~5倍,呈漏斗状,周边粉红色,底部白色绒样组织填充。血管呈放射状,动静脉分不清。视盘周围有色及萎缩区。可伴有其他眼部先天性异常。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眼底先天异常
如白化病、牵牛花综合征、视盘缺损、黄斑缺损等。
2、视神经疾病
如视乳头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视盘血管炎、视神经肿瘤等。
3、血管性疾病
如视网膜动脉周围炎、视网膜血管瘤、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等。
4、黄斑部疾病
如卵黄状黄斑变性、少年黄斑营养不良、黄斑囊样水肿、干性黄斑病变、湿性黄斑病变等。
5、变性类疾病
如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色素性视网膜萎缩等。
6、视网膜脱离
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内异物导致的视网膜脱离、挫伤性视网膜脱离、泡状视网膜脱离、实体性视网膜脱离等。
7、眼底肿瘤
如视乳头黑色素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
8、眼底寄生虫病
如视网膜下猪囊虫尾蚴。
原因-常见疾病:
白化病、牵牛花综合征、视盘缺损、黄斑缺损、视乳头炎、视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视盘血管炎、视网膜动脉周围炎、视网膜血管瘤、黄斑囊样水肿、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色素性视网膜萎缩、视网膜脱离、视乳头黑色素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网膜下猪囊虫尾蚴等。
就医-门诊指征:
1、视力下降、视物模糊;
2、伴眼红、眼疼、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
3、视野缺损,感到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变小;
4、视物变形,视物时感到物体扭曲、变大或变小;
5、感到眼前黑影飘动或视野中有异常光斑;
6、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散瞳检查眼睛,最好乘坐公共交通,而不要自行驾驶交通工具前往就诊。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发现眼底异常的?
2、您是如何发现眼底异常的?
3、您目前有什么不适吗?会影响到视力吗?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吗?
4、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5、您出现的症状有所加重或减轻吗?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做过眼部的手术吗?
8、您有青光眼、白内障吗?
9、您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吗?
10、您最近有跌倒或受到外伤的情况吗?
11、您本身视力正常吗?有近视、远视或散光吗?多少度?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眼底为什么会出现异常?
2、我的情况严重吗?需要治疗吗?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需要手术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8、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9、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力检查
了解视力下降程度。必要时可配合散瞳验光,以明确明确患者的屈光状态,是否有近视、远视、斜视等。
2、血压测量
了解患者的血压情况,以明确是否存在高血压对眼底造成的影响。
3、其他
检查眼部是否异常,如小眼球、瞳孔残膜等。皮肤毛发颜色是否为白色或淡黄色,瞳孔有无发红畏光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基因检测
目前基因检测广泛用于新生儿遗传性疾病、遗传疾病诊断和某些常见病的辅助诊断,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的DNA进行检测的技术,是分析外周血或其他组织细胞所含有的基因类型和基因缺陷及其表达功能是否正常的一种方法。
2、其他
包括血糖、血脂等检查,以排除全身疾病对眼底的影响。
检查-影像学检查:
1、彩色眼底照相
通过眼底照相机直接获取眼底彩色图片,是眼底最基本、最普遍的检查方法之一。
2、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是当前眼底疾病常用的、主要的检查方法之一,可用于各种黄斑疾病、视网膜疾病、脉络膜疾病、视神经疾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其他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部B超等检查,能够通过机器更加详细的了解眼底病变的情况。头颅CT、磁共振等了解眼底异常是否为颅内病变引起。
检查-病理检查:
检查-其他检查:
1、眼压测量
通过仪器测量眼压,根据检查结果,判断眼压是否正常。该项检查有利于进一步了解病情。
2、屈光检查
首先可进行屈光检查,即使确定有屈光异常,仍应该常规进行散瞳检查,因视物异常绝大多数见于眼底病变,只有完全排出了眼底病变的可能,方可确定为屈光异常所致。如果散瞳检查明确见到眼底病变,即可确定视物异常由眼底疾病所引起。
3、检眼镜检查
包括直接检眼镜检查和间接检眼镜检查。可大致看清眼底的结构,可了解眼底概貌。
4、裂隙灯检查帮助判断患者疾病程度。
5、视觉电生理检查
视觉电生理也已成为协助早期诊断某些眼底病变的重要工具。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眼底异常典型表现及伴随症状,结合相关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眼底异常是通过眼科检查发现的,彩色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检眼镜检查、裂隙灯检查、视觉电生理检查等可观察到眼部结构的检查,有助于医生获得明确的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视网膜水肿
视网膜水肿是具有全身相关性疾病的病理破坏或眼内血管循环障碍、缺氧、营养中断等导致的非炎症性症状群,常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前黑影等。
2、视网膜出血
在临床上一般通称为眼底出血。视网膜出血以毛细血管病变最为常见,主要是毛细血管内膜损坏;其次是来自静脉方面的出血,多发生在局部或全身病变,静脉血流迟缓或滞留,静脉血栓,静脉壁的炎症等。由动脉方面发生的出血比较少见,主要见于血管壁局部粥样硬化或血管栓塞等。
3、视网膜脱离
本病早期有“飞蚊症”、眼前闪光感和眼前黑影飘动、变性的玻璃体和视网膜形成粘连,当眼球运动时,病人有眼前闪光感。如果黄斑区受到影响则有中心视力明显减退,相应于视网膜脱离区的视野缺损,早期脱离面积不大时,眼压正常或稍偏低;以后眼压随脱离范围的扩大而下降。眼底检查,脱离的视网膜失去正常的红色反光而呈灰白色隆起,大范围的视网膜脱离区呈波浪状起伏不平。
4、视神经萎缩
主要表现视力减退和视盘呈灰白色或苍白。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视网膜血管瘤
可用激光光凝或冷凝直接凝固血管瘤,促使血管闭塞,瘤体缩小,渗出吸收。
2、视乳头炎
查明病因,对症治疗。该病一般均首先使用促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开始宜大剂量静滴为主,有效后稳定一段时间并逐渐减量、停药。中药活血化瘀法如丹参、烟酸等,另外补充其他营养类药,如维生素B1、B12、ATP、辅酶A、肌苷等均可应用。
3、白化病
目前药物治疗无效,仅能通过物理方法,尽量减少紫外辐射对眼睛和皮肤的损害。还可以使用光敏性药物、激素等治疗后使白斑减弱甚至消失。此外还需关注白化病患者心理方面的问题。白化病除对症治疗外,目前尚无根治办法,应以预防为主,通过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同时进行产前基因诊断也可预防此病患儿出生。
4、牵牛花综合征
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和有效预防措施。
5、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1)急救治疗:争分夺秒选用强而快的血管扩张剂;降低眼压,包括前房穿刺,眼球按摩,使用降眼压药使血管扩张。
(2)手术治疗:行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动脉按摩可使栓子向远端移动。
(3)溶栓治疗:主要是在发病早期使用,部分患者有效。
(4)其他:包括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支持疗法。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