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硬脊膜外脓肿症状概述: 硬脊膜外脓肿为椎管内硬脊膜外间隙的局限性脂肪组织和静脉丛的化脓性...
养生
症状名称: 硬脊膜外脓肿
症状概述:
主要病因: 全身疾病、感染、脊髓手术、外伤、腰椎穿刺
常见症状: 发热、全身倦怠、精神萎靡、头痛、畏寒、剧烈腰背痛
检查项目: 血常规检查、X线平片、CT、MRI、脊髓碘油造影、脑脊液检查
发病部位: 颅脑、头部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症状-典型表现:
1、急性硬脊膜外脓肿
急性起病时多有高热、寒战、全身倦怠、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腰部剧烈疼痛,并可向下肢扩散,腰椎活动受限,局部有深压痛、叩击痛,皮肤可以有轻度浮肿,病情进展迅速,1周内即可出现脊髓损害症状,部分病例有脑膜刺激征。
2、亚急性硬脊膜外脓肿
亚急性症状与急性相似,发展相对缓慢。
3、慢性硬脊膜外脓肿
慢性型全身和局部症状常不明显,进展更加缓慢,许多病例常常在数周或数月后出现脊髓受压症状时方被发现。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全身疾病
糖尿病、慢性肾病、免疫缺陷、恶性肿瘤等。
2、感染
硬脊膜外脓肿由邻近感染灶,如椎旁、纵隔、后腹膜间隙,或远处的感染灶,经血行进到硬脊膜外脂肪引起。其次为脊椎化脓性脊髓炎,尾骶瘘管等附近组织的感染灶直接或沿淋巴管蔓延入硬脊膜外间隙而来。
3、其他
静脉内药物滥用、脊柱手术、外伤或腰椎穿刺也可导致硬膜外脓肿,但是临床较少见。
原因-常见疾病: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高热、寒战、乏力、头痛等。
2、腰部剧烈疼痛,可向下肢扩散。
3、病情进展,出现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异常等。
4、颈项强直等。
5、意识模糊、昏迷等。
6、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在就诊时尽量着宽松的衣服,以方便医生检查。
2、患者在检查前尽量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忌烟忌酒。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不适?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加重吗?
2、您是否有腰部的剧烈疼痛、下肢放射痛、高热、寒战、全身倦怠、头痛等症状?
3、您最开始的症状是什么?
4、您既往出现过相似的症状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治疗的?
5、您在出现不适后自己吃药缓解过吗?吃的什么药?
6、您在出现这些症状前是否有过炎症感染性疾病?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会有什么后遗症吗?
3、我需要住院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应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等;然后可能建议患者做X线、CT和CT椎管造影、MRI、血常规、脑脊液等检查;必要时可做脊髓碘油造影、放射性核素扫描、细菌培养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时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意识是否清楚,有无感觉障碍或反射异常。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多数有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但也有少数为正常表现。
2、细菌培养
脓液细菌培养结果病原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肺炎双球菌及链球菌,部分病例无细菌生长,可能与术前使用抗生素有关。
3、脑脊液检查
病变早期CSF的蛋白含量正常或稍增高,椎管常通畅,以后发展至椎管梗阻,蛋白增高(平均可达400mg/dl),白细胞正常或数百个。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平片
约33%~65%的患者在X线平片上显示锥体及其附件异常变化,其中70%见于慢性硬脊膜外脓肿,10%见于急性硬脊膜外脓肿病例。这是因为锥体及其附件感染导致骨质破坏、增生而椎体塌陷和椎旁感染需要时间。
2、CT和CT椎管造影
增强CT检查阳性率可达100%,CT椎管造影也可达90%,但要明确显示病灶范围仍有困难。
3、MRI(核磁共振)检查
MRI是诊断硬硬脊膜外脓肿最为可靠和准确的方法,它可显示锥体骨髓炎(T1低信号、T2高信号)、椎间隙和软组织感染(T2信号增高)和脊髓受压移位以及脓肿(T1为低或等信号)的范围。
4、脊髓碘油造影
曾是诊断硬脊膜外脓肿的主要方法,可明确病变的节段和范围,以利于手术。适用于CT和MRI均不能明确诊断者。
5、放射性核素扫描
硬脊膜外脓肿患者放射性核素扫描的阳性率约为67%~100%,有助于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CT、MRI、脊髓碘油造影等相关检查一般可以确诊。但医生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需要排查硬脑膜下脓肿、硬脑膜下血肿和硬脑膜外血肿等相似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与硬脑膜下血肿相鉴别
硬脑膜下血肿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40%,多属于急性或亚急性。一般可通过病史、周围血象及脑脊液常规化验鉴别。
2、与硬脑膜外血肿相鉴别
脑硬膜外血肿较为常见,是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好发于小脑幕上半球凸面。患者可出现意识丧失、头晕、头痛、疲倦等症状。一般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并结合头颅CT等相关检查可以确诊。
3、与硬脑膜下脓肿相鉴别
硬脑膜下脓肿是指颅内发生化脓性感染后,脓液局限性聚积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的硬脑膜下腔。硬脑膜下脓肿的患者可出现畏寒、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昏迷等症状。一般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相关检查可以确诊。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