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窒息症状概述: 窒息(asphyxia)是指喉或气管的骤然梗阻,造成吸气性呼吸困难,如抢...
养生
症状名称: 窒息
症状概述:
窒息(asphyxia)是指喉或气管的骤然梗阻,造成吸气性呼吸困难,如抢救不及时很快发生低氧、高碳酸血症和脑损伤,最后导致心动过缓、心跳骤停而死亡。窒息按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阻塞性窒息,另一类是吸入性窒息。窒息一旦发生,病情非常危急,几分钟内即可引起死亡,故如发生呼吸困难或窒息,应迅速判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积极进行就地抢救。
英文名称: asphyxia
主要病因: 异物阻塞咽喉部、中毒、缺氧
常见症状: 呼吸困难、胸闷难耐、神情紧张、烦躁不安、咳嗽似犬吠状、眼结膜点状出血、失音、声嘶哑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气分析、X线检查、CT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内镜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扩张试验
发病部位: 气管、颈部
就诊科室: 急诊科
症状-典型表现:
窒息的发生非常迅速,主要呈吸气性呼吸困难,轻度仍能呼气。往往表现为突然出现的胸闷难耐、神情紧张、烦躁不安,咳嗽似犬吠状,眼结膜点状出血,失音,声嘶哑,三凹征阳性。血压先升后降,心脏跳动由快至慢,心律失常,直至心跳、呼吸停止。
原因-总述:
根据病因可将窒息分为机械性窒息、中毒性窒息、病理性窒息、新生儿窒息及空气中缺氧的窒息,临床上以机械性窒息和病理性窒息常见。
原因-症状起因:
1、机械性窒息
指因机械作用引起呼吸障碍。
(1)呼吸道内阻塞引发窒息
①异物堵塞呼吸孔道(如口鼻)。
②急性喉炎,喉水肿。
③异物、花生米、纽扣等误入呼吸道。
④呕吐物、咯血块、脓性黏痰及溺水后的泥沙等堵住气管。
⑤下颌骨颏部粉碎性骨折或双发骨折时,由于口底肌群的牵拉,可使舌后坠而阻塞呼吸道。上颌骨骨折时,骨折段向下后方移位,也可阻塞咽腔而引起窒息。
(2)呼吸道受压引发窒息
如缢、绞、扼颈项部,喉及气管周围组织的外伤,颈部的肿瘤、脓肿,皮下气肿、水肿、血肿。
(3)胸部外伤或疾病引发窒息
如气胸、血胸、肋骨骨折等。
2、中毒性窒息
如一氧化碳中毒,大量的一氧化碳由呼吸道吸入肺,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阻碍了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与解离,导致组织缺氧造成的窒息。
3、病理性窒息
如支气管哮喘和肺炎等引起的呼吸面积的丧失。
4、新生儿窒息及空气中缺氧的窒息
如关进箱、柜内,空气中的氧逐渐减少等。其症状主要表现为二氧化碳或其他酸性代谢产物蓄积引起的刺激症状和缺氧引起的中枢神经麻痹症状交织在一起。
原因-常见疾病:
机械性窒息、颈部肿瘤、脓肿、皮下气肿、水肿、血肿、中毒性窒息等。
就医-家庭处理:
1、对于病因不明的患者,努力缓解气道的梗阻,改善和维持患者的气体交换。
2、对于有哮喘史,哮喘发作的患者,应立即吸入备用气雾剂。如果无效,及时拨打120急救。
3、因血块及分泌物等阻塞咽喉部的伤员,应迅速用手掏出或用塑料管吸出阻塞物,同时改变体位,采取侧卧或俯卧位,继续清除分泌物,以解除窒息。
4、若为异物卡住导致窒息,患者无法咳嗽,也不能说话,意识清醒,应马上开始实施哈姆立克急救法。
(1)针对成人
用双臂从身后将气道异物患者拦腰抱住同时右手抱拳,顶住其上腹部,左手按压在右拳上(不要按到胸骨最下端位置)用力向上向后、迅速地挤压其上腹部,压后随即放松,连续进行5~6次,如果异物仍然没有吐出,可以重复以上动作。
(2)针对1岁以下幼儿
让儿童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住胸部,用力拍儿童背部5次,使儿童咳出异物。如果拍背不成功,将婴儿翻过来,用两个手指按压胸部正中5下。重复拍背和按胸,直到异物排出。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呼吸困难;
2、无法用力咳嗽、说话;
3、嘴唇、皮肤发紫,面色苍白;
4、患者鼻翼煽动或烦躁不安;
5、昏迷不醒。
6、其他危及生命的情况。
若患者已经倒地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如去除口腔异物,去除气道梗阻等。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需及时去急诊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家属带上患者的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患者近期有就诊经历,家属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若患者近期有服用药物,可携带药盒。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情,随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进行血常规、血气分析、X线检查、CT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内镜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扩张试验等,以便于明确具体病因。
检查-体格检查:
1、问诊
简要了解有无气道异物、急性喉炎、痰堵等高危因素,肿瘤、哮喘病史。
2、视诊
可观察患者口腔内是否存在异物,可观察患者有无“三凹征”、发绀、呼吸频率、呼吸节律、鼻翼煽动、面色苍白等改变。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是常用的筛查方法,可用于感染、炎症等排查,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血气分析
窒息发生时必要的检查,可通过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等了解患者的缺氧情况。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可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排查,可发现肺炎、气管异物、肿瘤等,支气管哮喘可有过度充气的表现;还可发现外伤引起的骨折,有辅助诊断价值。
2、CT检查
可为大部分胸腔疾病提供直观的诊断依据,对于胸腔内淋巴结、肺实质等敏感,可用于肺炎等疾病的评估。
检查-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也是肿瘤同其他疾病鉴别的重要依据。
检查-其他检查:
1、内镜
可直视下了解呼吸道情况,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发现肿瘤等改变,并取材活检。如为外源性异物,内镜还可取出异物,达到治疗的目的。
2、支气管激发试验
可测定气道高反应性,经激发剂激发后气道反应性增高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特征之一。
3、支气管舒张试验
可测定气道可逆性,为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提供依据。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典型症状一般可以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的同时常需要排查患者是否存在支气管哮喘、气管异物、创伤窒息综合征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可有吸气性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伴哮鸣音。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窒息。体格检查可见发作期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胸廓膨隆,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可闻及哮鸣音、呼吸音延长等。血常规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肺功能在发作时呼气指标异常,可随着症状缓解恢复正常。发作时二氧化碳分压可降低,严重者可有二氧化碳分压增高。X线片发现在发作期肺处于过度充气状态有助于诊断。支气管舒张或激发试验有助于明确诊断。
2、气管异物
气管异物是引起窒息的常见原因,患者多有明确的异物吸入史,并在异物吸入后出现呛咳、剧烈咳嗽、发绀、窒息等。X线片、CT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异物,支气管等内镜检查可明确诊断并取出异物。
3、创伤窒息综合征
患者有外伤史,并在受伤后即刻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窒息感、头部胀感,继之意识不清。面颈部及上胸部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红紫或蓝紫色改变,压之褪色。X线片可用于骨折的排查。
治疗-预计治疗:
窒息治疗的原则是紧急实行对症治疗和病因抢救,并保持呼吸道的畅通,提高患者体内含氧水平。其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与及时处理。
治疗-治疗方法:
1、窒息救治的关键是早期发现与及时处理
由于病情变化的迅速,许多病员无法坚持到医院急救,特别强调现场的及时判断和处理。如发现伤员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鼻翼扇动、三凹征、口唇发绀、血压下降、瞳孔散大等呼吸困难或窒息症状时,则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对于病因不明的患者,努力缓解气道的梗阻,改善和维持患者的气体交换。予以吸氧、生命体征监护、血气分析、胸片等检查。
2、阻塞性窒息的抢救
对阻塞性窒息的伤员,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因血块及分泌物等阻塞咽喉部的伤员
需迅速用手掏出或用塑料管吸出阻塞物,同时改变体位,采取侧卧或俯卧位,继续清除分泌物,以解除窒息。
(2)因舌后坠而引起室息的伤员
医生会在舌尖后约2cm处用粗线或别针穿过全层舌组织,将舌牵拉出口外,并将牵拉线固定于绷带或衣服上。同时会将伤员的头偏向一侧或采取俯卧位,便于分泌物外流。
(3)上颌骨骨折段下垂移位的伤员
在迅速清除口内分泌物或异物后可就地取材采用筷子、小木棒、压舌板等,横放在两侧前磨牙部位,将上颌骨向上提,并将两端固定于头部绷带上。通过这样简单的固定,即可解除窒息,并可达到部分止血的目的。
(4)咽部肿胀压迫呼吸道的伤员
可以由口腔或鼻腔插入任何形式的通气导管,以解除窒息。如情况紧急,又无适当通气导管,医生可能会用15号以上粗针头由环甲筋膜刺入气管内。如仍通气不足,可能会同时插入2~3根,随后作气管造口术。如遇窒息濒死,可能会紧急切开环甲筋膜进行抢救,待伤情缓解后,再改作常规气管造口术。
3、吸入性窒息的抢救
对吸入性窒息的伤员,需立即俯卧拍背、压腹、体位引流等,必要时行紧急气管插管,通过气管导管,迅速吸出血性分泌物及其他异物,恢复呼吸道通畅。这类伤员在解除窒息后,需要严密注意防治肺部并发症。
日常-护理原则:
1、立即清除呼吸道阻塞,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立即通知医师进行抢救。
(1)因血块、分泌物或食物等阻塞咽喉部的患者,应迅速用负压吸引装置吸出阻塞物,或直接用手掏出固体阻塞物,同时改变体位,采取侧卧或俯卧位。
(2)因舌后坠而引起窒息的患者,应立即用舌钳将舌体牵拉出口外,并将头偏向一侧。
(3)因咽部肿胀压迫呼吸道的患者,可以由口腔或鼻腔插入气管导管,以解除窒息;如情况紧急,可先做环甲膜穿刺,待缓解后,改做气管切开术。
2、对于大咯血窒息的患者,可采取体位引流,患者取头低足高45°俯卧位,用手轻拍背部,鼓励咳嗽,以利积血的排出。
3、给予高流量吸氧4~6L/min。
4、给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5、快速开通2条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
6、抽血送检,对于大咯血窒息的患者应合血、备血。
7、对于心搏骤停的患者应立即胸外心脏按压。
8、做好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的准备及配合工作。
9、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心理疏导,做好解释和安慰,取得信任。
10、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刺激。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