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症状概述: 正常主动脉瓣口面积超过3.0cm²,主动脉瓣狭窄可由...
养生
症状名称: 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
症状概述:
主要病因: 绝大多数由风湿病引起,另外少数病例在主动脉瓣狭窄的基础上合并细菌性心内膜炎,而导致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
常见症状: 劳力性呼吸困难、心绞痛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快速链球菌抗原试验、血沉、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心脏导管检查
发病部位: 心脏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症状-典型表现:
1、劳动力呼吸困难
日常活动即可出现呼吸困难,以及端坐呼吸,当有劳累,情绪激动,呼吸道感染等诱因时,可诱发急性肺水肿。
2、心绞痛
1/3的患者可有劳力性心绞痛,心绞痛多在夜间睡眠时及劳动后发生,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并发支气管炎或肺部感染时,咳黏液样或脓痰,左心房明显扩大压迫支气管亦可引起咳嗽。
3、劳力性晕厥
轻者为黑矇,可为首发症状,多在体力活动中或其后立即发作。
4、胃肠道出血
见于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者,原因不明,部分可能是由于血管发育不良,血管畸形所致,较常见于老年主动脉瓣钙化。
5、血栓栓塞
多见于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栓塞可发生在脑血管,视网膜动脉,冠状动脉和肾动脉。
6、其他症状
主动脉瓣狭窄晚期可出现心排血量降低的各种表现:明显的疲乏,虚弱,周围性紫绀,亦可出现左心衰竭的表现: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和肺水肿,严重肺动脉高压后右心衰竭:体静脉高压,肝脏肿大,心房颤动,三尖瓣反流等。
原因-总述:
原因-常见疾病:
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先天性狭窄、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发作的胸闷、气短、心悸、胸痛、呼吸困难;
2、伴咳嗽、咳痰、咯血;
3、活动耐力下降,日常活动即可诱发呼吸困难等;
4、劳累后有时出现短暂性晕厥;
5、伴乏力、虚弱、面唇发绀、下肢水肿等;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主动脉瓣病变多由超声检查等发现,患者常因以上情况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抽血检查。建议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3、建议患者穿宽松的衣服,以便医生进行相关检查。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具体都有哪些不适表现?
2、这些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出现多久了?
3、症状在哪些情况下会加重?在哪些情况下又会缓解?
4、既往是否有心脏疾病的相关诊断?心脏做过什么治疗吗?
5、既往心电图出现过异常情况吗?
6、既往是否患有风湿疾病?
7、亲属中是否曾有人患心脏病或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8、血压、血糖、血脂的情况是怎样的的?控制情况如何?
9、平时有吸烟、喝酒的习惯吗?具体的量是多少?
10、近期是否还得过其他疾病?吃过什么药?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的这种情况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严重吗?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有什么治疗方法?需要住院吗?
4、针对目前的病情,可以达到怎样的治疗效果?
5、必须要卧床休息吗?
6、治疗后是否可以正常生活?有没有后遗症?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9、是否需要复查?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了解有无感染性疾病,有无贫血等。
2、快速链球菌抗原试验
可辅助诊断风湿热。
3、血沉、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
有利风湿病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左心缘圆隆,心影不大,常见主动脉狭窄后扩张和主动脉钙化。
2、超声心动图
是了解心脏形态、血流和瓣膜情况最常用的方法。
3、心脏导管检查
医生可以观察到瓣膜情况,或监测心室内压力。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可反映心脏电活动情况,是心脏疾病常用的筛查方法。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可作出诊断。如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血、声音沙哑、吞咽困难,需警惕风湿性心脏病;如有发热、疲乏、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需警惕感染性心内膜炎。
诊断-诊断依据:
依据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的伴发症状以及相关检查做出诊断。
1、左心室代偿能力较大,临床上即使存在较明显的主动脉瓣狭窄,相当长的时间内患者可无明显症状,直至瓣口面积小于1cm2才出现临床症状。
2、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心绞痛、劳力性晕厥、胃肠道出血、血栓栓塞,晚期可出现心排血量降低的各种表现,如周围性发绀,亦可出现左心衰竭的表现,如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和肺水肿,严重者肺动脉高压后右心衰竭,如体静脉高压、肝大、心房颤动、三尖瓣反流等。
诊断-鉴别诊断:
1、风湿性心脏病
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血,有的可出现声音沙哑和吞咽困难。部分病人伴有阿-斯综合征或心律失常。血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摄片等检查可以辅助诊断。
2、感染性心内膜炎
发热是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此外患者有疲乏、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关节痛、皮肤苍白等表现。
3、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收缩期喀喇音罕见,主动脉区第二心音正常,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壁不对称性肥厚,室间隔明显增厚,与左心室后壁之比≥1.3,收缩期室间隔前移,左心室流出道变窄,可伴有二尖瓣前瓣叶向交移位而引起二尖瓣反流。
4、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尖区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传导;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后杂音减弱,第一心音减弱,主动脉瓣第二心音正常,主动脉瓣无钙化。
治疗-预计治疗:
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本身没有特效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来治疗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用人工瓣膜来替换病变瓣膜。
治疗-治疗方法:
1、内科治疗
适当避免过度的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定期随访和复查超声心动图。洋地黄类药物可用于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利尿剂时应注意防止容量不足;硝酸酯类可缓解心绞痛症状。
2、手术治疗
治疗的关键是解除主动脉瓣狭窄,降低跨瓣压力阶差。
(1)经皮穿刺主动脉瓣球囊分离术:能即刻减小跨瓣压差,增加心排血量和改善症状。适应证为:儿童和青年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不能耐受手术者;重度狭窄危及生命;明显狭窄伴严重左心功能不全的手术前过渡。
(2)直视下主动脉瓣交界分离术: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手术死亡率低于2%,但10~20年后可继发瓣膜钙化和再狭窄,需再次手术。
(3)人工瓣膜替换术:重度主动脉瓣狭窄;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在出现临床症状前施行手术远期疗效较好,手术死亡率较低。即使出现临床症状如心绞痛,晕厥或左心室功能失代偿,亦应尽早施行人工瓣膜替换术。
日常-护理原则:
1、远离可诱发感染的环境,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2、遵医嘱坚持服药,定期复诊。
3、注意饮食规律,均衡营养,适度活动,合理休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4、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
5、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少尿等心力衰竭表现,有无局部疼痛等栓塞征象。
预防-预防措施:
1、有心瓣膜病的患者应增强体质,注意卫生,及时清除感染病灶。
2、在作牙科和上呼吸道手术或机械操作,低位胃肠道、胆囊、泌尿生殖道的手术或操作,以及涉及到感染性的其他外科手术,都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