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症状概述: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是指心房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强度中度增高,...
养生
症状名称: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automatic atrial tachycardias
其他名称: 特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主要病因: 心房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
常见症状: 心悸、胸闷
检查项目: 心电图检查、电生理检查
发病部位: 心脏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症状-典型表现:
1、急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发作时患者有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
2、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患者心动过速时间长,但患者往往仅有轻度心悸、胸闷症状。若心动过速持续时间长、心率快,或患者本身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可能会发生晕厥、低血压,或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扩张性心肌病等并发症。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急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尤其是伴急性感染时)、肺心病等。洋地黄过量、低钾血症常是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发作的重要原因。此外,心肌缺血、饮酒、缺氧等常为诱发因素。
2、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多见于婴幼儿,发病往往具有家族遗传性。
原因-常见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低钾血症等。
就医-急诊指征:
1、感觉心脏快要跳出来,持续时间长、不能终止;
2、突然出现心前区剧痛,持续不缓解;
3、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面色青灰,肢端发绀;
4、持续性眼前发黑、出冷汗,甚至晕厥、昏迷;
5、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常规体检心电图存在异常;
2、伴反复心悸、胸痛;
3、伴胸闷、呼吸急促、头晕;
4、乏力、活动耐力降低;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前应避免饮用含酒精的饮料,以免影响医生诊断。
3、建议患者穿宽松的衣服,以便医生进行相关检查。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建议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或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具体都有哪些不适表现?
2、这些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持续性的,还是间断发生的?
3、哪些情况下症状会加重?哪些情况下会减轻?
4、以前有过类似情况吗?什么原因造成的?经何种处理恢复的?
5、既往是否有心脏疾病的相关诊断?心脏做过什么治疗吗?
6、既往心电图还出现过其他异常情况吗?
7、平时有喝酒的习惯吗?或者喜欢和含酒精的饮料吗?
8、亲属中是否曾有人患心脏病或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9、近期是否还得过其他疾病?吃过什么药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的这种情况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严重吗?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有什么治疗方法?需要住院吗?
4、针对目前的病情,可以达到怎样的治疗效果?能治好吗?
5、治疗后是否可以正常生活?有没有后遗症?
6、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7、平时都需要注意什么?
8、是否需要复查?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心脏听诊
医生使用听诊器对患者进行心脏听诊,并记录患者的心律、心率。可发现患者心律不恒定,第一心音强度发生变化。
2、其他
还可进行血压测量,检查脉搏、呼吸情况等。
检查-其他检查:
1、心电图特点
心房率一般为150~200次/min;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P-R间期直接受心动过速频率的影响;常出现Ⅱ度Ⅰ型或Ⅱ型房室传导阻滞,2∶1房室传导亦属常见,但心动过速不受影响;P波之间的等电线仍然存在;刺激迷走神经和静脉注射腺苷不能终止心动过速,仅加重房室传导阻滞;发作开始时,心动过速的频率呈逐渐增快的“加温”现象,而在终止时,心动过速的频率呈逐渐减的“冷却”现象。
2、动态心电图
部分患者发作频率较低、持续时间较短,行心电图检查时发作已经终止,无法收集到有效的发病时心电图,可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内的心电图,以明确诊断。
3、电生理检查
心房程序刺激不能诱发、拖带和终止心动过速,但能出现超速抑制现象,心动过速的发作不依赖于房内或房室结传导延缓;心房激动顺序与窦性心律不同;心动过速的第一个P波与随后的P波形态一致,这与折返机制引起者不同。与其他心动过速如窦房结折返(若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的P波与窦性P波相似时)、房内折返性(特别是如果由微折返所致时)及一些由其他机制所致的房性心动过速的鉴别很难。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结合相关病史及辅助检查结果,一般可明确诊断。需注意除外窦性心动过速等快速型心律失常。
诊断-诊断依据:
在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病人的标准心电图显示P波形态图形与窦性心律所见不同,提示窦房结以外有异常兴奋灶。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标准:
1、持续或慢性持续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心房率变化很大,有“加温”和“冷却”现象。
2、心动过速时P波电轴(或)形态,以及心内激动顺序与窦性心律不同。
3、心房程序刺激不能诱发和终止心动过速。
4、电生理检查除外房室旁道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窦性P波与异位房性P波的鉴别:高位房性P波可完全符合窦性P波的心电图诊断标准(P波在Ⅱ为正向,在aVR导联上负向,P-R≥0.12s),在心电图上仔细比较各导联上P波与窦性心律时的形态有助于鉴别,有时房性P波在某些导联上可与窦性P波相似而在同步记录的另一些导联则有区别。多导记录以区分窦性P波与房性P波有助于提高窦房结不应期及窦房结恢复时间测定的可靠性。在室上性心动过速时,P波往往重叠于其他成分中,无法与窦性心律时进行形态学的比较。这时可用两种方法解决:
1、利用PEP-PED-Pv1所反应的心房激动时序进行比较(即在两个单极食管导联与V1同步记录中观察其P波波峰的时相关系)。
2、利用单极与双极食管导联P波的形态与窦性心律时进行比较。
此两种方法均能更有把握地将异位房性P波与窦性P波区别开来,从而有助于房内折返性(或自律增高性)心动过速与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或慢性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的鉴别),也有助于窦房折返与房内折返所致心房回波的鉴别。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洋地黄引起者
(1)立即停用洋地黄。
(2)如血清钾不升高,首选氯化钾口服或静脉滴注氯化钾,同时进行心电图监测,以避免出现高血钾(T波高尖)。
(3)已有高血钾或不能应用氯化钾者,可选用利多卡因、β受体阻断剂。心室率不快者仅需停用洋地黄。
2、非洋地黄引起者
(1)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
(2)洋地黄、β受体阻断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可用于减慢心室率。
(3)如未能转复窦性心律,可加用ⅠA、ⅠC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4)少数持续快速自律性房速药物治疗无效时,亦可考虑作射频消融。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