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组织液渗出症状概述: 组织液渗出是由外伤、炎症、皮肤病等导致的,以外伤多见,比如烧伤、擦...
养生
症状名称: 组织液渗出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Tissue fluid exudation
主要病因: 外伤、炎症、皮肤病等
常见症状: 皮肤有液体渗出,组织间隙出现明显肿胀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X线、磁共振成像、过敏原检测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骨科、皮肤科、烧伤科、普通外科
传染性:
症状-典型表现:
患者多由皮肤有液体渗出,并伴有组织间隙明显肿胀。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基本病因
(1)外伤:如皮肤擦伤、皮肤烧伤、运动损伤等。
(2)炎症:如肩周炎、腱鞘炎等。
(3)皮肤病:如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等。
2、发生机制
正常情况下,组织液不断生成,又不断被重吸收,保持动态平衡。导致组织液渗出的因素有有效滤过压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
(1)有效滤过压增加:组织液是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而形成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壁内外移动的方向取决于四个因素,即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其中,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是促使组织液自毛细血管内向毛细血管外滤过的力量,而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则是将组织液自毛细血管外吸收入血管内的力量。滤过的力量和重吸收的力量之差称为有效滤过压。当有效滤过压增加时,即向外滤过的力量超过吸收入血管的力量,可出现组织液渗出。
(2)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在正常情况下,蛋白质通过毛细血管的数量非常少,血浆胶体渗透压比组织液胶体渗透压高。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过敏反应),局部释放大量组胺,使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升高,血浆中的蛋白质大量进入组织液,导致局部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有效滤过压升高,引起组织液渗出。
原因-常见疾病:
肩周炎、腱鞘炎、慢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等。
就医-门诊指征:
1、不慎蹭破皮肤,伴有出血;
2、不慎被较热物体烫伤或烧伤,伴疼痛、创面有淡黄色清亮液体渗出;
3、皮肤上出现暗红色斑、丘疹、水疱,伴有瘙痒、疼痛、渗出等症状;
4、运动损伤后,局部肿胀明显;
5、肩部持续性疼痛,伴有活动受限、怕冷等;
6、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如为皮肤撕脱伤、皮肤烧伤等导致,可前往普外科、烧伤科就诊。
2、如为肩周炎、腱鞘炎等导致,可前往骨科就诊。
3、如为慢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等导致,可前往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组织液渗出的?
2、您组织液渗出的部位疼痛吗?发痒吗?
3、您还有其他不适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是否有过皮肤擦伤?
7、您有被较热的物质烫到吗?
8、您是否有湿疹、皮炎等皮肤病?用过什么药物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我的情况严重吗?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我需要如何治疗?多久能好?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还会复发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日常生活中我应该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根据白细胞计数、粒细胞比例判断有无感染。
2、过敏原检测
对慢性湿疹等皮肤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用于诊断肩周炎。早期特征性改变主要是显示肩峰下脂肪线模糊、变形甚至消失。中晚期可见关节囊、滑液囊、冈上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腱等钙化斑影。
2、磁共振成像
有助于肩周炎、腱鞘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X线片、磁共振成像、过敏原检测、血常规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组织液渗出一般由较易发现的病史,鉴别诊断相对简单。
诊断-鉴别诊断:
1、皮肤擦伤
是皮肤表面被粗糙物擦破的损伤,最常见部位是手掌、肘部、膝盖、小腿。临床表现局部表皮刮擦或破损,创面呈现苍白色,并且有许多小出血点、组织液渗出。损伤后通常十分疼痛,但表皮细胞的再生能力很强,若伤口无感染则愈合很快,并可不留瘢痕。
2、皮肤烧伤
包括普通热力烧伤、化学烧伤、电烧伤、放射性烧伤。医学上将烧伤深度分为3度。其中组织液渗出主要见于Ⅱ度烧伤,又称水疱性烧伤,可分为浅Ⅱ度烧伤和深Ⅱ度烧伤,伤及表皮深层和真皮层,创面发生大水疱,患者感到伤处剧痛。
3、急性湿疹
好发于面、耳、手、足、前臂、小腿等外露部位,严重者可弥漫全身,常对称分布。皮损多形性,常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针尖至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出现小水疱,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皮损周边丘疱疹逐渐稀疏,常因搔抓形成点状糜烂面,有明显浆液性渗出。自觉瘙痒剧烈,搔抓、热水洗烫可加重皮损。如继发感染则形成脓疱、脓痂、淋巴结肿大,可出现发热等;如合并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形成严重的疱疹性湿疹。
4、肩周炎
临床表现为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萎缩。X线可显示肩关节组织液渗出、关节粘连。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皮肤擦伤
处理原则主要有每天用0.5%聚维酮碘轻涂局部;患处不必包扎,注意保持创面干燥、清洁,不要沾水。
2、 急性湿疹
急性期无渗液或渗出不多者可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渗出多者可用3%硼酸溶液或0.1%依沙吖啶溶液等冷湿敷消毒、抗炎、收敛,渗出减少后用糖皮质激素霜剂,与油剂交替使用。
3、肩周炎
治疗原则是止痛、功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疼痛期应卧床休息,并遵医嘱使用抗炎药物。僵硬期、恢复期应加强肩部活动锻炼以恢复肩关节功能。上述治疗无效,或肩关节活动明显障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关节囊切开松解术、关节镜下肩关节松解术等。
治疗-相关药物:
日常-护理原则:
1、保持创面的清洁、干燥,以免造成感染。
2、遵医嘱用药,并观察是否有药物不良反应出现,如有则需立即向医生反馈。
3、监测病情,观察渗出或肿胀是否加重,并定期复查。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