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癌性疼痛症状概述: 癌性疼痛(cancer pain)简称癌痛,是指由癌症、癌症相关性病...
养生
症状名称: 癌性疼痛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cancer pain
其他名称: 癌痛
主要病因: 癌症直接或间接引起
常见症状: 针刺样痛、酸痛、刀割样痛、挤压痛、胀痛或牵拉痛、阵发性钳夹样痛、烧灼样痛或电击样痛等
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检测、病理检查、X线检查、CT检查、B超检查、MRI检查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肿瘤科、疼痛科
症状-典型表现:
1、临床特点
癌性疼痛属于一种特殊的疼痛学范畴,与其他类型的疼痛相比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
(1)以慢性疼痛为主,具有渐进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可以表现为难以忍受的爆发痛,难治性疼痛发病率高。
(2)癌痛的产生与肿瘤进展、神经浸润、有创治疗、化疗毒性、放疗损伤、感染及活动受限有关。
(3)癌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可表现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治疗等多个方面。
2、临床分类
(1)根据疼痛发生情况和延续时间分类
①急性疼痛:是指有一明确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较短,起病明确,常与肿瘤诊断和治疗有关或因肿瘤生长迅速而突发,使用止痛方法可以控制。
②慢性疼痛:是癌性疼痛最主要的类型。由于肿瘤进展压迫脏器或脏器包膜膨大,压迫、侵犯神经引起的疼痛,逐渐发生并可能持续加重,为持续3个月以上的疼痛。需要规律使用止痛药物,并结合心理、社会支持等进行综合治疗。
③暴发性疼痛:是指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期间,患者在持续疼痛的基础上,突然出现的短暂而剧烈的疼痛。疼痛不可预测,与原来的慢性疼痛无必然联系。
④偶发性疼痛:也称为活动相关性疼痛。是暴发性疼痛的一种,主要与某些特殊的活动相关,如进食、排泄、翻身、走路等。
(2)根据患者的主观感受分类
①钝痛:如酸痛、胀痛、闷痛等。
②锐痛:如刺痛、刀割样痛、烧灼样痛、绞痛、撕裂样痛、爆裂样痛、钻顶样痛等。
③其他描述:如跳痛、压榨样痛、牵拉样痛等。
(3)根据疼痛的部位分类
①躯体痛:疼痛能精确定位,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患者主诉为尖锐的针刺样痛、酸痛、刀割样痛等。常见于肿瘤组织压迫或侵及邻近的软组织、血管或骨等。
②内脏痛:一般为弥漫性,疼痛定位不明确,通常表现为挤压痛、胀痛或牵拉痛,可放射到远处的体表即牵涉痛,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大汗淋漓等。其发生因素源于胸、腹部的内脏器官受到肿瘤浸润、压迫或牵引后,造成脏器缺血、包膜紧张所致。
③神经痛:由于肿瘤浸润或治疗引起神经末梢或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所致。患者常表现为阵发性钳夹样痛、烧灼样痛或电击样痛,可伴有某部位感觉或运动功能障碍。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由癌症直接引起
如实质性器官内肿瘤生长迅速,造成包膜紧张牵拉;肿瘤浸润和堵塞血管,造成局部缺血;肿瘤转移至骨骼,刺激骨膜或引起骨折;肿瘤压迫空腔脏器,造成梗阻、黏膜炎症、坏死等;若肿瘤侵犯到脑、椎体或其他神经组织,更易引起疼痛。
2、与癌症相关
如癌症引起的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癌症骨关节病的剧烈疼痛等。
3、与癌症治疗有关
如手术后、化疗后及放疗后的各种疼痛综合征。
4、与癌症合并症有关
如癌症伴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腰腿痛,伴发肺部感染引起胸痛等。
原因-常见疾病:
骨肉瘤、软骨肉瘤、淋巴瘤、颅内肿瘤、乳腺癌、肺癌骨转移等。
就医-门诊指征:
1、肿瘤患者出现长期慢性疼痛;
2、疼痛有加重趋势;
3、普通止痛药不能有效缓解;
4、疼痛与进食、排泄、翻身、走路有关;
5、有的患者焦虑、抑郁、失眠等;
6、患者原本的肿瘤症状加重;
7、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需要暴露您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体格检查,穿易穿脱的衣裤,避免穿紧身或连体衣物,以免造成不便。
3、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很多检查项目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或影响医生判断。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8、若需拍胸、腰椎,骨盆X片前最好空腹并排空大小便,以增加X片的清晰度。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疼痛的?疼痛持续的时间多久?
2、疼痛具体的部位在哪里?
3、疼痛是什么性质的?您能描述疼痛的感觉吗?
4、疼痛会影响您正常活动吗?
5、疼痛会影响您的饮食和睡眠吗?
6、您曾经用过哪些止痛药或采用过哪些治疗措施?
7、这些药物或治疗措施的疗效如何?
8、您除肿瘤以外,还有其他疾病吗?
9、目前您的病情具体是怎样的?
10、您对肿瘤的治疗有信心吗?
11、是否存在焦虑和抑郁症状?
12、发病以来,您的食欲、睡眠、情绪、大小便怎么样?
13、您的性功能是否受到疾病或药物的影响?
14、您与同事、家人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的疼痛是癌症引起的吗?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有更好的办法吗?
4、我需要手术治疗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6、治疗多久之后症状可以缓解?
7、复发的可能性大吗?
8、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有没有严重副作用?
9、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10、我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检查-影像学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诊断依据:
1、主诉
相信患者关于疼痛的主诉,并请患者对疼痛的性质和强度进行详细的描述,如:
(1)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表示疼痛的强度。
(2)用不同符号或颜色标出疼痛的性质及疼痛部位的深浅程度。
(3)请患者对疼痛的强度进行描述,如“轻度疼痛”、“中度疼痛”或“重度疼痛”。
(4)对目前的疼痛程度和以前的进行比较,如“加重”或“减轻”。
2、病史
详细询问病史,除肿瘤的有关情况外,还应包括:
(1)疼痛开始和持续的时间。
(2)疼痛的部位。
(3)疼痛对身体活动的限制程度。
(4)疼痛对睡眠的影响程度。
(5)曾经用过哪些止痛药或采用过哪些治疗措施,以及这些药物或治疗措施的疗效如何;
(6)除肿瘤以外的其他疾病。
3、心理状态的评估
了解患者过去患病情况及目前疾病的发展对其心理的影响;对疾病和治疗的态度;是否存在焦虑和抑郁症状。
4、其他情况
请患者家属回忆并协助记录癌痛患者的身体和活动情况,说明疼痛是否影响患者的工作、活动和日常生活,以及食欲、睡眠、性功能、情绪及与同事、亲属间的关系等。
诊断-鉴别诊断:
引起癌性疼痛的原因有很多种,应注意鉴别。常见的原发病如下:
1、骨肉瘤
骨肉瘤是由增殖肿瘤细胞直接产生骨或骨样组织为特点的恶性肿瘤,也叫成骨肉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疼痛和肿块。疼痛可放射至邻近关节,初期疼痛多为间断性隐痛,随病情发展疼痛逐渐加重,多发展为持续性疼痛,休息、制动或者一般止痛药无法缓解。随后疼痛部位可以触及到肿块,可伴有关节活动受限,但关节积液并不常见。
2、颅内肿瘤(脑肿瘤)
颅内肿瘤指位于颅腔内的肿瘤,可以发生于颅骨、脑膜组织、脑组织以及其他系统肿瘤的颅内转移。年发病率在7~10/10万左右,其中半数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20~50岁常见。脑肿瘤引起的症状可分为颅内压增高表现、神经系统症状和全身症状。脑肿瘤引起的颅内压增高表现,约一半脑肿瘤病人表现为头痛,典型的头痛为弥散性,多发生在清晨睡醒后。严重头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和展神经麻痹等症状。
3、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位。主要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和乳晕改变、乳房皮肤改变、乳头血性溢液、乳房疼痛、区域淋巴结肿大(腋窝淋巴结)等。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对因治疗
明确病因诊断,治疗原发病。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癌症疼痛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等;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可待因、右旋丙氧芬等;辅助镇痛药如曲马多(曲马朵)、镇静药和营养神经药等。
3、手术治疗
对于部分由肿瘤引起的疼痛,对于肿瘤的部分或全切除可缓解癌性疼痛。
4、放射治疗
癌痛的放射治疗(包括核素治疗)主要用于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它是治疗癌性疼痛很有效的方法之一,常用于骨转移、鼻咽癌、胰腺癌、颅内肿瘤、神经血管受压等引起的疼痛。但同时也可造成正常组织的放射反应和放射损伤。
5、化学治疗
癌性疼痛的化学治疗,即应用抗癌药物治疗肿瘤,广义的化疗包括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及中药治疗,是一种抗癌止痛疗法。对于癌痛患者,经过有效的化学治疗,在肿瘤得到控制的同时,疼痛也得到缓解。
6、心理治疗
癌痛患者大多存在心理问题,随着疼痛时间的持续和疼痛程度的加强,患者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严重的疼痛是导致患者自杀倾向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心理治疗可以调整患者的心理障碍,有助于缓解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主要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疗法,还可用精神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帕罗西汀、舍曲林、抗焦虑药等进行治疗。
治疗-相关药物:
日常-护理原则:
1、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家庭环境,减少人员探访,避免外来刺激。良好的环境可以提高患者的痛阈,有利于减轻疼痛。
2、协助患者经常调整体位,确保舒适,并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皮肤的清洁。
3、适时关心和体贴患者,增进信息和情感的交流,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其消极心境,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导致患者耐受疼痛的能力降低,并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和癌痛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4、鼓励患者参加社会活动,如抗癌协会、病友支持组织等,争取得到病友、朋友及更多的社会支持,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排解和疏导沮丧、恐惧等情绪障碍,用积极的心理情感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
5、进行适当的活动,如低强度体育活动、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太极拳、腹式深呼吸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