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鼻咽狭窄症状概述: 鼻咽狭窄(nasopharyngeal stenosis)是指由于各...
养生
症状名称: 鼻咽狭窄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nasopharyngeal stenosis
主要病因: 先天性鼻咽狭窄、感染、创伤、肿瘤、手术等
常见症状: 鼻呼吸不畅或完全受阻,说话时有闭塞性鼻音,不能擤鼻涕,嗅觉失灵,睡眠时打鼾等
检查项目: 血常规、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鼻窦内镜或电子鼻咽镜检查、病理学组织活检
发病部位: 鼻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鼻咽狭窄或闭锁者,鼻呼吸不畅或完全受阻,说话时有闭塞性鼻音,不能擤鼻涕,嗅觉失灵,睡眠时打鼾,咽鼓管如被堵塞时,则有听力障碍或并发中耳炎。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先天性因素
先天性鼻咽狭窄、先天性鼻咽闭锁等。
2、后天性因素
(1)感染:如梅毒、鼻硬结病、麻风病等。
(2)创伤:鼻外伤。
(3)手术:如扁桃体切除术、腺样体激光切除术等。
(4)肿瘤:如鼻咽癌等。
原因-常见疾病:
梅毒、鼻咽癌、鼻硬结病、麻风、先天性鼻咽狭窄等。
就医-门诊指征:
1、体格检查发现鼻咽部狭窄、闭锁;
2、伴鼻塞、鼻臭、鼻痛、鼻干或鼻腔分泌物增多等鼻部症状;
3、伴闭塞性鼻音、涕中带血、呼吸不畅、张口呼吸等症状;
4、伴头痛、头晕、耳闷、听力下降、复视、皮疹、肌肉无力、酸痛等全身症状;
5、既往有鼻咽部手术;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患者鼻腔、口腔等相关部位进行相关的检查,建议患者保持口鼻的清洁,以免影响观察。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症状严重、年老体弱、未成年的患者,建议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为了确保就医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建议患者提前采取以上的准备措施。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此次就诊主要是哪里不舒服?症状持续了多久了?有没有什么变化规律?
2、有没有加重或缓解的迹象呢?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或缓解?
3、您的症状是突然出现的呢,还是慢慢出现的?
4、您有鼻呼吸不畅、擤鼻涕困难、嗅觉受损、打鼾等症状吗?
5、除了鼻部的症状外,有其他器官受累的表现吗,比如听力受损、耳痛等?
6、鼻咽部受过什么外伤或做过什么手术吗?
7、以前是否有看过医生?接受了什么治疗?治疗效果怎么样?是否复发?
8、发病以来,您的睡眠、饮食怎么样?大小便怎么样?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鼻咽狭窄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住院吗?
5、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我的疾病呢?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会有什么风险呢?会不会对我的身体造成其他不好的影响?
7、现在有确切的诊断吗?诊断是什么病呢?需要我怎么配合?
8、我身体还有其他的不适,会影响我这次的治疗吗?
9、平时生活中我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呢?需要注意些什么?
10、如果可以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一般都会复查什么项目呢?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升高常提示存在感染。
2、细菌培养
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可确定诊断,并判断病原菌类型。
3、血清学检查
通过检测特异性抗体可判断部分病原体类型。
检查-影像学检查:
1、CT 检查
对颅底骨质及向颅内侵犯情况亦显示较清晰、准确。
2、核磁共振检查
可以确定病变的部位、范围及对邻近结构的侵犯情况。
检查-病理检查:
检查-其他检查:
鼻窦内镜或电子鼻咽镜可以检查鼻腔、鼻咽部有无新生物,狭窄部位及程度等,有助于肿瘤的定位的诊断和直视下活检。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详细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血常规、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鼻咽镜检查、病理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询问病史时首先关注患者的鼻咽狭窄是否为先天性的,询问患者有无鼻咽部的创伤史或手术史,患者近期有无感染性疾病或其他疾病病史,为诊断提供证据。鼻中隔偏曲、鼻炎可能出现于鼻咽狭窄相似的表现,注意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病因鉴别
(1)鼻硬结病:常先发生于鼻部,缓慢向上唇、鼻咽、口咽、喉咽、气管、支气管、鼻窦、鼻泪管等处,分为卡他期、硬结期、瘢痕期。其中,瘢痕期可引起阻塞及各种畸形,鼻孔狭窄、闭锁,鼻翼内移,腭垂消失,鼻咽狭窄或闭锁,喉狭窄等。临床症状主要有鼻塞、鼻干、鼻臭、头痛、憋气及呼吸困难。检查鼻腔黏膜干燥、肿胀、萎缩、结痂、鼻前庭结节状肿块及鼻变形。20岁~40岁中青年人常见,男性多于女性。
(2)鼻咽癌:常见临床症状为鼻塞、涕中带血、耳闷堵感、听力下降、复视及头痛等。原发癌浸润至后鼻孔区可致机械性堵塞,位于鼻咽顶前壁的肿瘤更易引发鼻塞、鼻咽狭窄。
(3)先天性鼻咽狭窄:发病年龄较小,主要表现为鼻塞、呼吸困难、发绀等。检查咽部可见软腭后缘与咽后壁之间有一层薄膜相连,影像学检查可见鼻咽狭窄。
(4)先天性鼻咽闭锁:症状与病人年龄及闭锁情况有关。新生儿双侧完全性闭锁,如不会用口呼吸则必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表现为憋气,促使患儿张口啼哭,空气得以从口而入,缓解了呼吸困难及紫绀。呼吸一旦平静,患儿又复闭口,呼吸困难再度出现,如此可称为周期性呼吸困难。到童年或成年时,症状仅感鼻阻塞,张口呼吸,说话有闭合性鼻音,睡眠时有鼾声,嗅觉减退,流鼻涕,但不易擤出,鼻前庭皮肤充血糜烂,有干痂附着及脱屑。
2、相似疾病鉴别
(1)鼻中隔偏曲:鼻塞为鼻中隔偏曲最常见的症状,多呈持续性鼻塞;“C”形偏曲或嵴突引起同侧鼻塞,对侧鼻腔长期承担主要通气功能,鼻黏膜持续处于充血状态而出现下鼻甲代偿性肥大,又称结构性鼻炎,进而出现双侧鼻塞;“S”形偏曲多为双侧鼻塞;鼻中隔偏曲患者如患急性鼻炎,则鼻塞更重,且不容易康复;鼻塞严重者还可出现嗅觉减退。
(2)鼻炎:鼻炎伴有间歇性鼻塞的特点;在白天、天热、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鼻塞的另一特点为交替性;如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良好;由于鼻塞,间或有嗅觉减退、头痛、头昏、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等症状。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
对于感染、肿瘤等原因造成的鼻咽狭窄,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原发病症状。
2、药物治疗
对于鼻咽狭窄症状较轻者,如因炎症等原因造成鼻腔粘膜充血者,患者通过滴鼻剂进行治疗。
3、手术治疗
患者因损伤、手术或先天性因素出现狭窄、畸形者,多需要手术方式治疗。
日常-护理原则:
1、术后注意预防感染,遵医嘱用药,观察是否有伤口出血等情况出现,有异常及时就医。
2、戒烟戒酒,避免香烟和酒精的刺激作用。
3、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情舒畅。
4、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注意蛋白质的摄入,帮助身体恢复。
预防-预防措施:
1、如对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应接受有关知识教育,妇女孕期应注意营养成分的合理配给。
2、如出现孕吐及偏食情况,应及时补充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
3、孕妇应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情绪激动,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情。
4、避免频繁接触放射线及微波。
5、避免过度的劳累和外伤。
6、戒烟酒。
7、尽量避免感染病毒性疾病。
8、患病后禁用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的药物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