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产褥期发热症状概述: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
养生
症状名称: 产褥期发热
症状概述: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间,通常为6周。人体正常体温为36~37℃(腋测法)。产褥期发热一般是发生了产褥感染所致,发热、疼痛、异常恶露是产褥感染的三大主要症状。在产褥中暑、产褥乳腺炎等疾患中,也会有发热的表现。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主要病因: 可见于产褥感染、产褥期乳腺炎、产褥中暑等疾患中
常见症状: 发热、疼痛、异常恶露、全身湿疹、谵妄、昏迷
检查项目: 血常规、病原体检测、电解质测定、血气分析、酸碱测定、便常规、凝血功能检测、肝肾功能检测、超声、CT、MRI
发病部位: 其他
就诊科室: 妇科、急诊科
重要提醒: 高热对患者的伤害较大,应及时就医治疗。
流行病学:
产褥感染的发病率约为6%。
发病率:
产褥感染的发病率约为6%。
症状-分类:
根据口腔温度,临床上将发热分为下列四度:
1、低热
体温为37.3℃~38℃。
2、中度发热
体温为38.1℃~39℃。
3、高热
体温为39.1℃~41℃。
4、超高热
体温为41℃以上。
症状-典型表现:
1、产褥感染
发热、疼痛、异常恶露,为产褥感染三大主要症状。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患者还可有会阴部疼痛、阴道部疼痛、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加等,一些感染严重的患者,可发生脓毒血症,危及生命。
2、产褥中暑
产褥中暑通常起病迅速,以高热、全身湿疹、谵妄、昏迷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还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
3、产褥期乳腺炎
产褥期乳腺炎可分为淤积性乳腺炎和化脓性乳腺炎。淤积性乳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乳房胀满、表面微红,但经吸出乳汁后,症状多能消失;化脓性乳腺炎主要表现为炎症或脓肿所在部位红肿及压痛。
原因-总述:
产褥期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产褥感染,除此之外,产褥期中暑、产褥期乳腺炎的患者也会有发热的表现。
原因-症状起因:
1、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发热是产褥感染的主要症状之一。正常女性阴道对外界致病因子侵入有一定防御能力,妊娠和正常分娩通常不会给产妇增加感染的机会。但若产妇体质虚弱、营养不良、孕期贫血、孕期卫生不良、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慢性疾病、产科手术、产程延长、产前产后出血过多、多次宫颈检查等,均可成为产褥感染的诱因。
2、产褥期中暑
产褥期中暑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因高温环境使体内余热不能及时散发,引起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的急性热病。持续性的高热是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
3、产褥期乳腺炎
由于乳汁淤积、细菌入侵所致等原因,产妇可能会发生产褥期乳腺炎,患者可有发热的表现。
原因-常见疾病:
产褥感染、产褥期中暑、产褥期乳腺炎
就医-急诊指征:
1、高热、寒战;
2、谵妄、昏迷;
3、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持续性低热;
2、伴全身湿疹;
3、伴阴道分泌物增加、乳房胀痛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若出现上述紧急情况,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若患者症状较轻,可到妇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对我哺乳有影响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给患者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之后,根据患者的症状,可能会建议进行血常规、病原体检测、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测、超声、CT、MRI等检查来判断病因及了解病情;必要时,还可能需要进行电解质测定、血气分析、酸碱测定、凝血功能检测来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
医生会给患者进行体温测量、量血压、测脉搏等,来了解患者的基础情况。
2、乳房检查
怀疑为乳腺炎的患者,医生会通过观察、触诊等方法了解患者乳房是否有异常。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了解有无贫血及白细胞增加情况。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8mg/L,有助于早期诊断感染。
2、病原体检测
通过宫腔分泌物、脓肿穿刺物、后弯隆穿刺物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病原体抗原和特异抗体检测可以作为快速确定病原体的方法。
3、电解质测定
用于判断电解质紊乱的程度。产褥中暑的患者常有血钠、氯化物含量降低。
4、血气分析和酸碱测定
判断有无缺氧或者缺氧的程度,判断有无呼吸衰竭及其程度。
5、其他
包括便常规、凝血功能检测、肝肾功能检测等,可作为判断器官功能的依据。
检查-影像学检查:
B超、彩超多普勒、CT及MRI等检查能对产褥感染形成的炎性包块、脓肿及静脉血栓做出定位及定性诊断。乳腺超声检查对乳腺炎的诊断有较大帮助。
诊断-诊断原则:
发热是一个非特异性的症状,很多疾病都会有发热的表现;所以,患者的病史、其他症状对于发热病因的初步判断较为重要;再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一般可对病因做出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产褥感染
主要因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所致,除了发热外,还可见阴道部疼痛、阴道出血、异常恶露等表现,血常规和病原体检测有助于鉴别。
2、产褥期中暑
常发生于盛夏季节,且有室温过高、通风不良等环境因素。持续性的高热是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通常起病迅速,并伴全身湿疹、恶心、呕吐、腹泻等表现,严重者甚至发生谵妄、昏迷等。根据既往史和典型表现,一般不难鉴别。
3、产褥期乳腺炎
主要因乳汁淤积、细菌入侵等原因所致,除了发热外,还可伴乳房胀满、红肿、疼痛等表现。根据临床表现及乳腺超声检查,即可进行鉴别。
治疗-预计治疗:
对于发热的治疗,一方面要需要解除高热的情况,另一方面需要根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以及进行一些物理降温的措施。
治疗-一般治疗:
可根据具体的情况使用冷水、酒精给患者进行擦浴降温。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预计治疗费用:
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过积极的治疗后,患者预后一般较好。
日常-护理原则:
家属应多给予患者关心与支持,帮助患者战胜疾病;用药期间应谨遵医嘱;在家休养期间应注意休息,保持个人卫生;恢复一段时间后,应遵医嘱按时复查。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产褥期多为产妇心理脆弱的一个阶段,加上疾病的影响,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虑、恐慌、抑郁等消极情绪,严重影响病情康复。
2、护理要点
(1)家属应多给予产妇关心和安慰,在生活和情感方面给予特殊照顾,促进产妇心情和精神得到有效放松。
(2)患者应与医护人员多交流,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一些药物可通过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可能会对新生儿带来危害。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遵守医嘱,不可自行改变药物剂量或停用,不擅自使用医嘱外药物。
日常-生活管理:
1、保证良好的睡眠,促进疾病恢复。
2、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通风换气。
3、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沐浴更衣,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5、根据天气增添衣物,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6、不吸烟,避免吸入二手烟。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饮食-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饮食建议:
饮食宜清淡、营养、易消化。
饮食-饮食禁忌:
避免食用辣椒、胡椒、咖喱、芥末、茴香等辛辣刺激食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