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串珠肋症状概述: 串珠肋(Rachitic rosary)是指在肋骨和肋软骨交界处因骨化...
养生
症状名称: 串珠肋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Rachitic rosary
其他名称: 肋骨串珠、佝偻病串珠
主要病因: 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日照不足、生长速度过快、食物中维生素D不足、疾病和药物影响
常见症状: 肋骨串珠、肋隔沟、肋骨外翻、夜啼、食欲减退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25-羟基维生素D血液测定法、血清电解质检测、碱性磷酸酶测定、基因检测、维生素C含量测定、X线片检查
发病部位: 胸部、肋骨
就诊科室: 小儿科、胸外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串珠肋,多见于佝偻病的小儿患者,发病初期有夜啼、多汗、烦躁、食欲减退。因摇头擦枕而出现枕秃。活动期体征可见颅骨软化(乒乓头)、方颅、前囱迟闭、出牙延迟、肋骨串珠、肋外翻、肋隔沟、鸡胸、漏斗胸、手镯、镯绕,“O”形腿、“X”形腿、脊柱后突或侧弯等。血钙正常或稍低;血磷降低,常低于1.29mmol/L。X线腕部摄片显示尺桡骨下端增宽,状如杯口,钙化线不齐,呈毛刷状。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
研究指出虽然母亲孕后期每日补充400IU的维生素D,对于足月儿血循环中25-OH-D3的影响很小,但是与孕期规律补充的母亲相比,孕期母亲未补充者,新生儿的维生素D很快就降至缺乏的水平,因此早产、双胎更易于贮存不足。
2、日照不足
由于城市生活中高大建筑阻挡日光照射;大气污染;寒冷的冬季日照短,紫外线较弱;没有充足时间的室外活动;或者室外活动时皮肤暴露少;不论是气候、季节、大气云量、纬度、肤色、皮肤暴露都可影响内源性维生素D的生成。
3、生长速度快
如低体重、早产、双胎、疾病等因素,婴儿恢复后,生长发育相对更快,需要维生素D多,但体内贮存的维生素D不足,易发生佝偻病。
4、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
因天然食物中含维生素D少,纯母乳喂养,没有充足的户外活动,如不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的罹患危险增加。
5、疾病和药物影响
胃肠道或肝胆疾病影响维生素D吸收,如婴儿肝炎综合征、慢性腹泻等,肝、肾严重损害可致维生素D羟化障碍,1,25-OH2-D3生成不足而引起佝偻病。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可使体内维生素D不足,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可刺激肝细胞微粒体的氧化酶系统活性增加,使维生素D和25-OH-D3加速分解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糖皮质激素可以影响维生素D对钙的转运作用。
原因-常见疾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C缺乏症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小儿肋骨触摸到像串珠样的圆形隆起;
2、伴易惊厥、夜间哭闹、食欲减退、出牙延迟、生长发育迟缓等;
3、伴胸壁发育畸形,如鸡胸或漏斗胸;
4、伴方颅、脊柱侧弯等;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的症状。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在就诊时尽量着易于穿脱的衣服,以方便医生检查。
2、在检查前两天尽量清淡饮食,避免大吃大喝,以免影响血液检查结果。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由于患者大部分为儿童,所以医生可能会询问家属一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发现患儿出现这种症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吗?
2、患者是否伴有夜啼、食欲减退的症状?
3、患儿相比其他儿童有生长发育迟缓的情况吗?
4、您平时会给患儿着重补充维生素吗?
5、患儿当时是纯母乳喂养吗?
6、您平时会经常带患儿出去晒太阳吗?
7、患儿的饮食情况怎么样?喜欢吃什么食物?
8、患儿以前得过什么病吗?是怎么治疗的?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患儿的家属可以代患儿提问以下问题?
1、他为什么会出现肋部的异常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他的症状严重吗?会影响他以后的生长发育吗?
3、他需要住院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4、他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会有什么后遗症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他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治疗吗?
7、回家后他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他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可了解患者面容、体格、营养情况、精神状态、有无其他明显畸形等,为评估及初步诊断提供参考。部分患者可经视诊发现串珠肋。
2、听诊
可通过呼吸音、心音等了解心、肺功能。
3、触诊
可触及串珠肋,并可了解有无其他骨骼改变。
检查-实验室检查:
1、25-羟基维生素D血液测定法
对健康的人而言,25-羟基维生素D的含量为20~50ng/mL是正常的,而低于12ng/mL就表示维生素D缺乏。
2、维生素C含量测定
包括血清维生素C含量测定、白细胞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及尿液维生素C含量测定等,可反映维生素C摄入、体内储存及代谢情况,为维生素C缺乏症提供诊断依据。
3、血清电解质检测
主要是血钙和血磷的测定,佝偻病患儿血钙和血磷均可降低。
4、碱性磷酸酶测定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可有骨碱性磷酸酶增高,增高幅度与佝偻病活跃程度呈正相关。
5、基因检测
可为某些导致钙代谢或活性障碍的基因缺陷提供诊断依据。
检查-影像学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串珠肋的临床表现,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可以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常需要排查患者是否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C缺乏症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病因鉴别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可有户外活动少、缺乏维生素D饮食等高危因素,并有颅骨软化、方颅、头围增大、串珠肋等症状和体征。血钙、血磷下降,骨酸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X线片有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盘增宽,骨质稀疏等改变。
(2)维生素C缺乏症:患者多有维生素C缺乏或摄入不足的病史,出现皮肤毛囊角化过度、螺丝发、皮肤瘀斑、口腔黏膜出血、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小儿还可出现假性麻痹。体格检查可发现串珠肋,呈尖锐突起。维生素C含量测定具有诊断意义。X线片可发现骨骼改变,以提示诊断。
2、相似症状鉴别
(1)肋膜腔积水:肺积水医学上通常叫“肋膜积水”,水是堆积在肺脏的外面,它可以是感染发炎引起(如:肺炎、肺结核等都可以合并肋膜积水),也可以是一些自体免疫疾病引起(如:红斑性狼疮),还有很多肺部疾病都会合并肋膜积水。
(2)脊肋角膨隆:对腹膜后脓肿诊断,体检发现肾周脓肿,脊肋角膨隆有触痛,腰肌痉挛,腰部皮肤有凹陷性水肿。腹膜后脓肿是指发生在腹膜后间隙的局限性化脓性感染。它的发生常继发于腹腔内脏器、腹膜后器官、脊柱或第十二肋的感染、盆腔腹膜后腔脓肿、以及菌血症等疾病。脓肿可向上侵及纵隔、向下沿股疝孔流入大腿,亦可穿破进入腹腔、胃肠道、胸膜、支气管,甚至形成慢性持续性瘘管。腹膜后脓肿在临床上远较腹腔脓肿少见,如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往往可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致病人死亡。
3、其他胸廓畸形
(1)肋膈沟:因肋骨软化,膈肌长期牵拉使膈肌附着部位内陷,形成横沟,称肋膈沟或郝氏沟,同时伴肋缘外翻。
(2)鸡胸或漏斗胸:由于胸骨及邻近的软骨向前突起,形成鸡胸,如胸骨剑突部内陷,则形成漏斗胸。
治疗-预计治疗:
串珠肋的治疗主要为明确病因,针对其原发病来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还要加强营养、均衡饮食,加强户外活动等。
治疗-治疗方法:
1、营养缺乏
营养缺乏缺乏导致的串珠肋首先应补充相应缺乏的营养素,如维生素D、钙、磷等。同时还要加强户外活动,增加阳光照射的机会。
2、串珠肋合并骨骼畸形
轻度骨骼畸形治积极治疗后,在成长过程中,加强体育锻炼,能逐渐恢复正常。严重的骨骼畸形如漏斗胸、鸡胸等,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3、疾病导致的串珠肋
如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幼时多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保证患者的生长发育,待患者年龄较大时可采用手术治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