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等渗尿症状概述: 等渗尿(isotonic urine)是指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尿的渗透压...
养生
症状名称: 等渗尿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isotonic urine
主要病因: 肾脏疾病
常见症状: 实验室检查发现尿的渗透压与血浆晶体渗透压相等或相近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小球功能检查、肾小管功能检查、肾脏B超、CT、组织病理检查
发病部位: 腰部、肾脏
就诊科室: 肾内科、泌尿外科
传染性:
症状-典型表现:
1、常见症状
等渗尿多通过实验室检查发现,尿的渗透压与血浆晶体渗透压相等或相近。
2、伴随症状
不同原因引起的等渗尿,还会伴有相应的其他症状:
(1)伴有高血压、水肿、尿中有泡沫,见于肾小球肾炎;
(2)伴有血糖升高、多饮、多尿、消瘦,见于糖尿病肾病;
(3)伴皮疹、乏力、关节疼痛、多器官功能受损,可见于狼疮性肾病。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常见的病因有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痛风性肾病、狼疮性肾病、肾淀粉样变性等。
原因-常见疾病:
慢性肾衰竭、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痛风性肾病、狼疮性肾病、肾淀粉样变性等。
就医-门诊指征:
1、检查发现等渗尿;
2、伴多尿或少尿、无尿、夜尿增多等泌尿系统症状;
3、伴尿液浑浊、肉眼血尿;
4、伴恶心、呕吐、腰痛、嗜睡、水肿等不适;
5、伴乏力、倦怠、食欲减退、肌无力、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
6、检查发现蛋白尿、管型尿等其他尿液异常;
7、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做尿常规,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女性避开经期,防止影响检查结果。
3、还可能做血液检查,注意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曾使用过某些药物,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何时出现的等渗尿表现?如何发现的?
2、随时间推移,症状有发生变化吗?
3、除等渗尿,您是否还存在乏力、少尿、眼睑水肿等症状?
4、您以前出现过等渗尿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5、您是否使用过药物进行治疗?什么药?
6、您曾经或目前是否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或尿毒症等肾脏病变?
7、您有糖尿病、痛风、高血压等疾病吗?是否用药控制?
8、您吸烟吗?吸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9、您有饮酒习惯吗?每天饮酒量多少?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出现等渗尿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病情严重吗?能治好吗?
3、我现在应该做什么检查?要住院吗?
4、我应该进行哪些治疗?
5、这些治疗有什么风险?会有后遗症吗?
6、若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我日常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检测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判断患者是否出现贫血。可通过白细胞计数等,判断有无感染。测定血液中的生化成分,评估电解质、血糖、血脂水平以及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有助于病因的诊断与鉴别。
2、尿常规
检测尿比重、血尿、蛋白尿、尿糖等,了解肾脏损伤情况。
3、肾小球功能检查
检测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肾小球滤过率判断肾小球功能的损伤严重程度。
4、肾小管功能检查
检测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尿糖、氨基酸尿等)、肾小管浓缩及稀释功能(尿比重、尿渗透压)。
检查-影像学检查:
检查-病理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1、慢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呈多样化,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也可仅表现为尿蛋白增加,尿沉渣红细胞增多,可见管型。有时伴乏力、倦怠、腰酸、食欲不振、水肿时有时无,多为眼睑水肿和(或)下肢凹陷性水肿,一般无体腔积液。病情发展恶化到晚期肾浓缩功能和稀释功能均丧失可以出现等渗尿。
2、间质性肾炎
是一组主要累及肾间质和肾小管的疾病,因此又称小管-间质性肾病。其病因复杂,是临床常见病,占泌尿系统疾病的25%~33%,居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第二位。主要突出表现为少尿性或非少尿性急性肾功能不全,可伴有疲乏无力、发热及关节痛等非特异性表现。肾小管功能损失可出现低比重及低渗透压尿、肾小管性蛋白尿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晚期肾浓缩功能和稀释功能均丧失可以出现等渗尿。
3、高血压肾病
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肾脏的损伤。早期无泌尿系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夜尿增多伴尿电解质排泄增加,表明肾脏浓缩功能已开始减退,继之可出现尿液检查异常,如出现蛋白尿、管型、红细胞,肾功能明显减退时出现等渗尿。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慢性肾小球肾炎
(1)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高血压和蛋白尿是加速肾小球硬化、促进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蛋白尿是两个重要的环节。慢性肾小球肾炎常有水、钠潴留引起的容量依赖性高血压,故高血压患者应限盐(<6g/d);可选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其他降压药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β受体阻断剂、α受体阻断剂及血管扩张药等亦可应用。多年研究证实,ACEI或ARB除具有降低血压作用外,还有减少蛋白尿和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肾脏保护作用。
(2)限制食物中蛋白及磷的入量:肾功能不全病人应限制蛋白及磷的入量,根据肾功能的状况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同时控制饮食中磷的摄入。在进食低蛋白饮食时,应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满足机体生理代谢所需要的热量,防止负氮平衡。在低蛋白饮食2周后可使用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
(3)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一般不主张积极应用,但是如果病人肾功能正常或仅轻度受损,病理类型较轻(如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早期膜性肾病等),而且尿蛋白较多,无禁忌证者可试用,但无效者则应及时逐步撤去。
(4)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感染、劳累、妊娠及肾毒性药物(如氨基苷类抗生素、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如关木通、广防己等)均可能损伤肾脏,导致肾功能恶化,应予以避免。
2、痛风性肾病
可服用促进尿酸排出的药物,例如碳酸氢钠、苯溴马隆、丙磺酸;或抑制尿酸形成的药物,例如别嘌醇。
3、慢性肾衰竭
(1)饮食治疗:给予优质低蛋白、富含维生素饮食,如鸡蛋、牛奶和瘦肉等优质蛋白质,并加用必需氨基酸如α-酮酸,以补充体内必需氨基酸。低蛋白饮食可减轻尿蛋白排泄量,从而减轻肾小球的高滤过及肾小管高代谢状态,延缓肾衰进展。
(2)药物治疗:目的是为了缓解慢性肾衰竭症状,减轻或消除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缓慢性肾衰竭病程的进展,防止其进行性加重;防治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如肾衰竭病人易发生高钾血症,应更严格地限制钾摄入。同时,还应注意及时纠正酸中毒,并适当应用利尿剂(呋塞米、布美他尼等),增加尿钾排出,以有效防止高钾血症发生。
(3)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脏移植。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