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低钙血症症状概述: 血钙正常浓度为2.25~2.75mmol/L,当血清蛋白浓度正常时,...
养生
症状名称: 低钙血症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hypocalcemia
主要病因: 维生素D代谢障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慢性肾衰竭
常见症状: 肌肉痉挛、手足搐搦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液检查、颅内摄片、甲状腺摄片、腹部B超、颅脑CT、颅脑MRI、心电图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急诊科
症状-典型表现:
1、对神经肌肉的影响
低钙血症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可出现口周和指(趾)尖麻木及针刺感,Chvostek征、Trousseau征阳性,肌肉痉挛、手足搐溺、喉鸣与惊厥,严重时可导致喉、气管痉挛、癫痫发作甚至呼吸暂停。
2、对骨骼的影响
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表现为卤门闭合迟缓、方头、鸡胸、念珠胸、手镯腕、O形或X形腿等;成人可表现为骨质软化、骨质疏松和纤维性骨炎等。
3、对心血管的影响
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出现室颤、心力衰竭。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和ST段延长,T波低平或倒置。
4、低血钙性心肌病
既往无器质性心脏病但具有低钙血症的婴儿,出现扩张性心肌病表现,称为低钙血性心肌病。是长期低钙血症导致的一种可逆性心肌病。患儿的首发症状时致命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猝死,生化检测以低钙血症、碱性磷酸酶升高、血清25羟维生素D降低,甲状旁腺素上升为特点。
5、对骨骼的影响
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骨骼畸形。
6、精神症状
烦躁不安、抑郁及认知功能减退。
7、其他
婴幼儿缺钙时,免疫力低下,易发生感染。慢性缺钙可致皮肤干燥、脱屑、指甲易脆和毛发稀疏等。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维生素D代谢障碍
(1)维生素D缺乏:食物中维生素D缺少或紫外线照射不足;
(2)肠吸收障碍:梗阻性黄疸、慢性腹泻、脂肪泻等;
(3)维生素D羟化障碍:肝硬化、肾衰竭、遗传性1a-羟化酶缺乏症等。活性维生素D减少,引起肠钙吸收减少和尿钙增多,导致血钙降低。
2、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1)PTH缺乏:甲状旁腺或甲状腺手术误切除甲状旁腺,遗传因素或自身免疫导致甲状旁腺发育障碍或损伤;
(2)PTH抵抗: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患者,PTH的靶器官受体异常。此时,破骨减少,成骨增加,造成一时性低钙血症。
3、慢性肾衰竭
(1)肾排磷减少,血磷升高,因血液钙磷乘积为一常数,故血钙降低;
(2)肾实质破坏,1,25-(0H)2D,生成不足,肠钙吸收减少;
(3)血磷升高,肠道分泌磷酸根增多,与食物钙结合形成难溶的磷酸钙随粪便排出;
(4)肾毒物损伤肠道,影响肠道钙磷吸收;
(5)慢性肾衰时,骨骼对PTH敏感性降低,骨动员减少。
4、低镁血症
可使PTH分泌减少,PTH靶器官对PTH反应性降低,骨盐Mg2+-Ca2+交换障碍。
5、急性胰腺炎
机体对PTH的反应性降低,胰高血糖素和CT分泌亢进,胰腺炎症和坏死释放出的脂肪酸与钙结合成钙皂而影响肠吸收。
6、摄入不足
长期低钙饮食。
7、其他
低白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妊娠、大量输血、恶性肿瘤骨转移等。
原因-常见疾病:
急性胰腺炎、坏死性筋膜炎、肾功能衰竭、消化道瘘、甲状旁腺功能受损、梗阻性黄疸、肝硬化、慢性腹泻、脂肪泻、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骨骼畸形等。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手足抽搐、惊厥、癫痫发作;
2、突发持续心悸、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昏迷等;
3、出现其它危急的情况。
以上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口周和指(趾)尖麻木、针刺感,肌肉痉挛;
2、小儿有卤门闭合迟缓、方头、鸡胸、念珠胸、手镯腕、O形或X形腿等;
3、骨骼疼痛、易骨折、骨骼畸形;
4、孕妇腰腿酸痛、抽筋;
5、皮肤干燥、脱屑、指甲易脆、毛发稀疏等;
6、出现抑郁、认知功能减退等;
7、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体检发现血清钙低于正常值,或伴有以上情况时,需要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若出现惊厥、昏迷等危急生命的情况时,要及时去急诊科处理。
2、病情平稳者可到内分泌科就诊。
3、若患者为小儿可到儿科就诊。
4、若患者为孕妇可到产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抽血检查。建议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发现血钙值较低的?怎么发现的?
2、目前有哪些症状?持续性还是间断性,是否进行性加重?
3、平时都吃什么?是否偏食?
4、大小便正常吗?
5、经常外出活动吗?
6、得过什么病?吃过什么药?
7、有没有什么手术史及输血史、过敏史?
8、(女性)月经情况如何?是否生育?
9、(儿童)是否为早产?是否母乳喂养?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2、需要做哪些检查?需要住院吗?
3、用什么方法进行治疗?
4、针对目前的病情,可以达到怎样的治疗效果?
5、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6、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7、是否可以预防?
8、哪些情况需要紧急到医院就诊?
9、是否需要复查?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情,随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进行血液检查、颅内摄片、甲状腺摄片、腹部B超、颅脑CT、颅脑MRI、心电图等检查,以便于明确病因。
检查-体格检查:
1、面神经叩击征(Chvostek征)
敲击患者耳前的面神经,诱发同侧面肌收缩为Chvostek征阳性(约10%正常人Chvostek征可呈假阳性)。
2、束臂加压征(Trousseau征)
用血压计袖套绑住上臂,将压力加至收缩压之上20mmHg维持2-3分钟,造成前臂缺血,阳性反应为拇指内收,腕及掌指关节屈曲,指间关节伸展。
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血钙、血磷、血镁、甲状旁腺激素、肝肾功能、血白蛋白、维生素D水平的检查,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1、颅内、甲状腺摄片
可发现20%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有颅内钙化(以基底核为主),外科手术后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或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一般不出现颅内钙化。骨骼摄片可以了解骨病的性质及程度,同时还可确定有无转移性肿瘤等。
2、腹部B超
发现胃肠道疾病。
3、颅脑CT或MRI
鉴别是否合并神经系统疾病,颅内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低钙血症患者的心电图常出现Q-T间期延长,有时可出现心动过速。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体征及相关检查常可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的同时常需要排查患者是否有急性胰腺炎、坏死性筋膜炎、肾功能衰竭、消化道瘘、甲状旁腺功能受损、梗阻性黄疸、肝硬化、慢性腹泻、脂肪泻、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骨骼畸形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低镁血症
低镁血症时,也会出现肌肉震颤、手足搐搦、心律失常等症状,查血生化可鉴别。
2、碱中毒
碱中毒时,也会表现为面部和肢体肌肉抽动、手足搐搦,查血pH可鉴别。
治疗-预计治疗:
低钙血症患者通常需要根据病情的轻重来选择是口服还是静脉补钙。还需要积极寻找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口服维生素D、补充镁剂等。
治疗-治疗方法:
1、低钙血症出现手足抽搐、喉头痉挛等症状时应立即处理,一般用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静脉推注,必要时8~12小时后再重复注射。症状缓解后,可用10%葡萄糖酸钙稀释于5%葡萄糖溶液中滴注,直至血清钙浓度达到正常值下限。
2、若伴有低镁血症,镁的补充有助于低钙血症的就诊。
3、慢性低钙血症首先要治疗原发病,如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通常推荐联合应用钙和维生素D制剂,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骨化三醇加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等钙剂,治疗目标是维持血清钙浓度于正常值低限。
4、及时发现并纠正碱中毒,尤其是使用呼吸机者,过度通气可发生碱中毒,加重低血钙。
5、对于新生儿缺钙,晚期应给予母乳或配方乳。
日常-护理原则:
1、在补充钙剂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
2、饮食补钙时,应同时限制肉类、乳品和蛋类的食用,以免血磷过高造成血钙降低。
3、甲状腺术后1周血钙逐渐升高,应继续给予高钙低磷饮食,并口服钙剂3~4周。
4、口服补钙时,应在两次喂奶之间给药,切记不要与牛奶搅拌在一起,以免影响钙吸收。
预防-预防措施:
1、甲状腺术前预防性补钙。
2、新生儿鼓励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补充维生素D;在母乳喂养不足的情况下,及时给予母乳化配方奶喂养,或牛奶喂养期间,加服钙剂和维生素D。
3、多晒太阳。
4、妊娠期间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尤其在妊娠后期,更应该注意补钙,多吃一些含钙多的食品,如鱼、虾、牛奶、骨头汤等,使小儿在母亲体内就得到充足的钙,是预防新生儿低钙血症的关键。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