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放射痛症状概述: 放射痛即放射性疼痛,是指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的局部疼痛外,还出现远离该器...
养生
症状名称: 放射痛
症状概述:
放射痛即放射性疼痛,是指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的局部疼痛外,还出现远离该器官的某部位体表或深部组织的疼痛,主要表现为过电样窜麻感的疼痛。在临床上,有许多疾病都是以放射痛为首发症状,而有时会出现疼痛被误解而耽误治疗,甚至引起严重后果。所以,对于放射痛,一定要引起重视。
英文名称: Radiating pain
其他名称: 放射痛
主要病因: 骨关节病、内脏疾病、神经压迫
常见症状: 过电样窜麻感疼痛
检查项目: 血常规、脑脊液检查、X线片、CT、磁共振成像、组织病理学检查、肌电图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骨科
好发人群:
无特异群体
症状-典型表现:
放射性疼痛是指除原发部位的疼痛外,还有远处神经支配区域出现呈过电样窜麻感的疼痛,病程久了,可出现皮肤麻木和腱反射减弱等变化。患者可能出现烧灼痛、切割痛、电击痛等感觉。有原发内脏疾病时,还可能伴发恶心、呕吐、胸痛、呼吸不畅等症状。
原因-总述:
神经干(根)或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感觉传导受到肿瘤、炎症、骨质增生及椎间盘突出等造成的刺激或压迫可使疼痛沿着神经向末梢方向传导,以致在远离病变的受累神经分布区内出现疼痛。
原因-症状起因:
1、肋间神经痛
肋间神经痛是由肋间神经炎引起的疼痛,其特点是沿肋间隙产生疼痛,若支配腹部的神经受累时,则可引起同侧腹部的剧烈放射痛。需要与胆石症、肾结石、阑尾炎相区别。
2、心绞痛、心机梗死
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心口部痛,当累及至颈、膈、胸部神经时,会出现左肩、左上肢内侧、上腹部、咽、舌、齿和乳突等处放射痛。
3、急性心包炎
本病多出现剧烈的心前区胸疼,常有左上肢、胸背部、颈部、上颌部及剑突下的放射痛,易被误诊为胆囊炎、胆石症。
4、基底部肺炎
当肺部炎症累及至胸膈膜周围时,会刺激膈神经出现同侧上或下腹部及肩胛部的放射痛,易被误诊为急腹症、阑尾炎。
5、胸膜炎
胸膜炎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临床表现为干咳和剧烈胸痛,若膈神经及臂丛神经受累时,则可出现肩、心前区及腹部的放射性疼痛。易误诊为心绞痛、胆囊炎等病。
6、消化道溃疡病
前壁溃疡的疼痛常累及胸神经前支,而出现同侧胸骨旁放射痛。后壁溃疡可累及胸神经后支,出现两肋或腰背部放射痛。
7、急性胆囊炎
除表现为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外,同时可出现右肩及右肩胛下区牵涉痛,此种疼痛多系累及颈神经前支和胸神经所致。
8、尿石症
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发生疼痛时,多系较小结石在肾盂或输尿管内移动,引起平滑肌痉挛而引起放射痛。同时伴有下腹部、腹股沟部、大腿内侧、外生殖器、腰骶部和会阴部的放射痛。膀胱结石嵌顿时,疼痛可放射至会阴及阴茎头部。
9、颈椎病
该病多损害颈神经,并会在受累神经根分布区出现颈、肩、臂及手指处的放射痛,表现为疼痛、麻木、功能受限。
10、颅内肿瘤
颅后窝肿瘤常常有枕部疼痛,因颈丛分布的神经受累,多出现前额及眼眶部放射痛。头颅深部病变所引起的头痛,与其病变部位不一定符合,但病变多向同侧的外面放射。
11、腰椎间盘突出症
它是造成腰腿痛的常见原因。腰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根后,即可产生神经根相应支配区的放射痛。因该症多发于第四、五腰椎间隙,故临床表现为臀、大腿后侧和小腿外侧的放射痛,有时疼痛亦可放射至足跟和足背外侧。
12、急性阑尾炎
发疼痛部位多在上腹或脐周围,这是因为发病初期,由于阑尾机能失调,可通过内脏神经反射而出现上腹或脐周痛。后位阑尾炎其疼痛常向右腰及右下肢放射。
13、子宫颈癌
多发于中老年妇女,该症常因肿瘤侵犯腰部神经,而出现腰骶部,及尾根处的放射痛。
原因-常见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颈心综合征、颈胃综合征、脊髓肿瘤、髋关节炎、梨状肌综合征、髋关节炎、椎管内肿瘤、盆腔肿瘤、脊髓神经鞘瘤、退变性脊柱侧弯等。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恶心、呕吐、持续心口部剧痛,伴左肩、左上肢、上腹部、咽部等处放射痛,要警惕急性心肌梗死。
2、突发急性剧烈肾区绞痛、血尿,伴下腹部、腹股沟部、大腿内侧、外生殖器、腰骶部和会阴部的放射痛,多考虑肾结石、膀胱结石等。
3、突发剧烈右上腹疼痛,伴黄疸、高热、寒战,疼痛放射至右肩膀,警惕急性梗阻性胆管炎。
4、突发右下腹、脐周剧痛,伴腹肌紧张,腹部按压痛,应警惕急性胆囊炎、急性腹膜炎。
5、出现其它危及生命的情况。
以上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干咳、剧烈胸痛,伴肩、心前区及腹部的放射性疼痛,多为胸膜炎。
2、出现与进食有关的的周期性上腹部疼痛,或伴胸骨旁、两肋或腰背部放射痛,多考虑消化道溃疡。
3、反复或持续颈、肩、臂及手指处的疼痛、麻木、功能受限,考虑颈椎病的可能。
4、持续加重的头痛,伴前额及眼眶部放射痛,要警惕颅内疾病。
5、反复腰痛,伴臀、大腿后侧和小腿外侧的放射痛,多为腰椎间盘突出。
6、中老年妇女,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排液,伴下腹部、腰骶部疼痛,要警惕子宫、宫颈肿瘤。
7、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若疼痛严重,且伴有高热、昏迷等危急症状时,应立刻去急诊科就诊治疗。对于病情稳定,病因不明的疼痛,可去疼痛科就诊。若怀疑与疾病有关,可去相关科室就诊。
1、怀疑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可去骨科就诊。
2、怀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可去心血管内科就诊。
3、怀疑胆囊炎、阑尾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可去消化内科就诊。
4、怀疑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可去肾内科或泌尿外科就诊等。
就医-就医准备:
1、限制活动,适当休息,可缓解不适,还能避免病情加重。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医生可能会对疼痛部位进行检查,最好着宽松衣物,便于检查。
4、还可能行血常规等抽血检查,注意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近期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7、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8、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疼痛是何时出现的?随时间推移,疼痛有加重吗?
2、您的疼痛是怎样的?疼痛的部位有发生变化吗?
3、在哪种情况下疼痛症状会缓解或加重?
4、除疼痛,您是否还存在发热、恶心、头晕等不适?
5、您以前出现过类似疼痛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6、您使用过药物缓解疼痛吗?什么药?效果如何?
7、您近期有过外伤或过度锻炼经历吗?
8、您目前是否患有某些可能导致疼痛的疾病,如胃溃疡、关节炎、肾结石、心脏病等?
9、您近期月经规律吗?有无月经不调或闭经表现?
10、您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11、您有饮酒习惯吗?每天饮酒量多少?
12、您是否还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是否有用药控制?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出现疼痛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病情严重吗?能治好吗?
3、我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4、我现在需要接受哪些治疗?要住院吗?
5、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6、这些治疗有哪些风险吗?
7、若药物治疗,其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有哪些?
8、回家后我要如何进行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仔细患者的身体,包括脉搏、心跳、疼痛部位等,往往会采取一系列简单的试验来评估机体的一般情况。同时辅以血液分析、X线、CT、MRI等检查来查明病因。必要时可行脑脊液、肌电图、组织病理等检查来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帮助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叩诊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压痛及叩痛的部位基本上与病变的椎间隙相一致,80%~90%的患者呈阳性。叩痛以棘突处为明显,系叩击振动病变部所致。压痛点主要位于椎旁1cm处,可出现沿坐骨神经放射痛。
2、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
令患者坐于检查桌的边缘,伸直下肢,屈髋,当神经根受刺激时,患者为避免疼痛会后仰并用手支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表现为阳性,有时因髓核较大,抬高健侧下肢也可牵拉硬脊膜诱发患侧坐骨神经产生放射痛。
3、股神经牵拉试验
患者取健侧卧位,健侧髋关节和膝关节略屈曲。检查者抓住患者患侧下肢,屈曲膝关节同时使髋关节缓慢后伸。试验阳性时,神经性疼痛会向股部放射。此项试验主要用于检查腰2~3和腰3~4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试验呈阳性。
4、髋关节检查
髋关节炎患者体格检查可见髋关节内旋、外展活动明显受限,但屈曲和伸直活动近乎正常。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红细胞沉降率
髋关节炎可有红细胞沉降率增高。
2、C-反应蛋白
髋关节炎患者C反应蛋白阳性。
3、脑脊液检查
包括脑脊液压力测定、脑脊液白细胞计数等,用于排查肿瘤、感染等疾病。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片
髋关节炎显示病变侧关节囊肿大,关节间隙增宽,在内侧尤其清楚。
2、CT检查
可较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脊膜囊受压移位的情况,同时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对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鉴别有价值。
3、MRI检查
有助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MRI可以全面地观察腰椎间盘是否病变,并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间盘的横切位影像,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4、尿路造影
可明确肿瘤的位置及排除肾、输尿管和膀胱的病变。多数腹膜后肿瘤可显示肾、输尿管及膀胱被肿瘤推压移位。
检查-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可为肿瘤与其他疾病鉴别提供依据。
检查-其他检查:
怀疑颈椎疾病的患者可行肌电图检查,提示神经根长期受压而发生变性。
诊断-诊断原则:
放射痛沿神经走行呈放射性传导,传导疼痛的方向从肢体近心端(靠近心脏侧)向远心端放散(具有方向性)。病变不是发生在肢体本身,而是在颈、胸和腰部的脊髓中枢或某个大的神经干部位上。根据神经的分布和放射痛的区域可以判断病变的位置。根据病史、放射痛典型的表现及伴随症状,结合血常规、脑脊液检查、X线片、CT、磁共振成像、组织病理学检查、肌电图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放射痛与牵涉痛不同。牵涉痛是内脏痛觉的一种重要生理特性,有助于内脏疾病的诊断。当深部组织和内脏病变时,疼痛往往可扩散到受同一或紧邻的脊髓节段所支配的皮肤区,引起该皮肤区的疼痛。如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常感到心前区、左肩、左臂尺侧或左颈部体表发生疼痛;胆囊疾患时,常在右肩体表发生疼痛等。
治疗-预计治疗:
多种疾病可有放射痛的表现,因此临床上一般需要积极查明病因,明确诊断后,采用药物、理疗等治疗方法。对于严重或急性发作,可能考虑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明确诊断,找到病因,针对性治疗原发病。
1、药物治疗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引发放射痛的患者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来缓解疼痛。对于冠心病引发放射痛的患者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以防止心血管危险事件发生。
2、手术治疗
骨关节疾病引发放射痛的患者,根据患者症状和病情的不同,医生可能使用有创手术。对于部分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患者,可进行支架手术。
3、其他
骨关节疾病的患者根据医生的指导,可以进行按摩来缓解症状。同时保证一定量的运动,防止发生肌肉萎缩。
预后-一般预后:
预后情况视实际原发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定。一般来讲,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原发疾病,可使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但部分患者由于没有及时治疗原发疾病,可能会出现严重不良后果,如急性心梗的患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