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房室分离症状概述: 房室分离(atrioventricular dissociation...
养生
症状名称: 房室分离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atrioventricular dissociation
主要病因: 心律失常等病变引起
常见症状: 心悸、乏力、胸闷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
发病部位: 胸部、心脏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症状-典型表现:
1、干扰性房室分离是由于激动发生的异常引起的,常见的情况为窦性激动形成失常或窦房传导障碍(如窦性心动过缓、窦性静止、案房传导阻滞等),或低位起搏点的频率加速(如连接性或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或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因而使窦性激动与低位起搏点的激动同时或几乎同时发生,在连接区内发生了持续性干扰。
2、阻滞性房室分离是由于激动的传导异常所引起,即房室传导系统发生了病理性传导阳滞,此时心房的激动不能下传至心室,心室则在低位起搏点(连接区或心室)的控制之下,两者之形成脱节。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心律失常
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
2、其他
如高血压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
原因-常见疾病: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高血压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窦性心动过缓等。
就医-急诊指征:
1、严重的呼吸困难、心悸;
2、心绞痛病史,突发胸痛,伴有后背放射痛、大汗淋漓等症状,服用硝酸甘油长时间不缓解,应警惕心肌梗死;
3、突然不能说话或口齿不清,口角歪斜,伸舌偏斜,一侧肢体麻木无力;
4、突然晕倒、意识丧失;
5、出现其他危急情况。
以上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头晕、胸闷、胸痛、心悸;
2、长期呼吸费力、容易疲乏、活动耐力下降;
3、体检听诊心跳或脉搏不规律;
4、反复黑朦(突然的一只眼出现无痛性视力丧失)、晕厥史;
5、一过性意识混乱或丧失、一过性黑朦;
6、有心绞痛病史,心绞痛发作更频繁、疼痛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
7、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需要暴露您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体格检查,穿易穿脱的衣裤,避免穿紧身或连体衣物,以免造成不便。
3、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很多检查项目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或影响医生判断。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检查出有房室分离的?
2、还有其他异常心律吗?
3、您主要有哪些症状?
4、这些症状出现多久了?
5、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有加重吗?
6、您是否存在症状加重或减轻的相关因素?
7、您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医生的诊断是什么?
8、是否治疗?采用了哪些治疗措施?
9、您有心脏疾病吗,如房室传导阻滞、房颤、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
10、您既往做过心脏手术过吗?若手术过,是什么原因?
11、您最近使用过哪些药物?
12、您的家人有类似疾病吗?
13、您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14、您嗜酒吗?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每日饮多少?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房室分离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2、我的病情会怎么样发展?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5、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6、治疗效果怎么样?能治好吗?
7、会有后遗症吗?
8、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有没有严重副作用?
9、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10、我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心脏视诊
了解心尖搏动位置。
2、心脏触诊
了解有无心脏震颤。
3、心脏叩诊
确定心脏边界,了解心脏大小等。
4、心脏听诊
了解有无心音改变及心脏杂音等。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
可了解心脏外形有无扩大、主动脉有无扩张等,有助于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
2、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为常用检查手段之一,能实时显示心脏和大血管解剖结构和功能状态,观测血流状态,房室大小等,明确病因。有助于高血压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
3、冠状动脉造影
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并据此进一步指导治疗。有助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可了解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心室肥大等,对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有确诊价值。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原发病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来诊断。如有低血压、少尿、气促、心绞痛、晕厥,需警惕室性心动过速;如有疲倦、乏力、头晕、晕厥、心绞痛,心脏听诊时第一心音强度不等,需警惕房室传导阻滞。
诊断-鉴别诊断:
1、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是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的连续3个或以上的快速心室激动,频率多为100~250次/分,节律规则或轻度不齐。自然发作后30秒内自行终止者称为短阵室速,超过30秒或需药物、电复律终止者称为持续性室速。非持续性室速症状较轻,类同于室早。持续性室速其频率不快(≤160次/分),或持续时间不长,且心功能正常者,其症状多类同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当室速频率快、持续时间长,或并存心室扩大和心功能不全者,常有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可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部分多形性室速,尖端扭转性室速,发作后很快蜕变为心室颤动,可导致心源性昏厥、心脏骤停、甚至引起心源性猝死。心脏听诊可闻及心率快、心音低钝,偶可闻及第一、二心音分裂(房室分离所致)和强弱不等。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秒,ST段和T波常融为一体不易分辨,T波多与QRS波群主波相反。
2、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冲动从心房传导至心室的过程中出现异常延迟或不能抵达心室,其阻滞程度可分为一度(时间延迟)、二度(部分冲动传导中断)和三度(全部冲动传导中断)。房室传导阻滞的部位可以是房室结、希氏束或左、右束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房冲动全部受阻而不能传导到心室,常见的症状有疲倦、乏力、头晕、晕厥、心绞痛、心衰等。心脏听诊时第一心音强度不等,偶尔听到响亮亢进的第一心音(大炮音)。第二心音可呈正常或反常分裂。当心房与心室同时收缩时,颈静脉可出现巨大的a波(大炮波)。心电图表现为P波与QRS波群相互各自独立、互不相关,即房室分离;心房率快于心室率,心房冲动来自窦房结或异常心房节律,如房速、房扑或房颤;心室节律由交界区或心室异位起搏点维持。
3、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心房激动频率达350~600次/分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心室率快者,心悸、胸闷等症状明显,并存器质性心脏病者,可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甚至诱发急性肺水肿(如二尖瓣狭窄患者)。心室率不快者症状常较轻微,可有心悸、胸闷、运动耐量下降;并存器质性心脏病者,可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房颤易形成左房附壁血栓,血栓栓塞,尤其是脑栓塞是重要的致残和致死的原因。心脏听诊可发现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节律绝对不规整,心率快于脉率(脉搏短绌)。心电图表现为窦性P波消失,可见快速而不规则的房波,称为房颤波或f波,QRS波群节律不规则,致使R-R间期绝对不等。QRS波群形态多正常,但当发生功能性束支阻滞(或称室内差异传导)也可使QRS波群宽大畸形。动态心电图可发现房颤患者夜间心室率较慢,甚至出现长达2秒以上的心室停搏。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包括终止室速并转复窦性心律、预防室速复发和防治心脏性猝死。常用药物有胺碘酮、利多卡因、维拉帕米、普罗帕酮等。
2、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
在针对病因及诱因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的原因、病程、阻滞的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选择治疗方法。一度和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多无须特殊治疗。二度Ⅱ型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缓慢或心室停搏,病情紧急时可用心脏临时起搏,包括床边临时起搏,无心脏起搏条件时可应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室率,以利尽早给予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
3、心房颤动的治疗
包括控制相关疾病和改善心功能的基础上,控制心室率,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预防血栓栓塞。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维拉帕米、地尔硫䓬、美托洛尔、胺碘酮、洋地黄类药物、阿司匹林、华法林等。还可选择电复律、射频消融治疗。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