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腹腔室隔综合征症状概述: 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
养生
症状名称: 腹腔室隔综合征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CS
主要病因: 多种原因引起的腹内压过高
常见症状: 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心跳加快
检查项目: 膀胱测压、X线、CT、血气分析
发病部位: 腹部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急诊科
症状-典型表现:
1、主要症状
(1)腹胀:呈渐进性、急性发展, 患者常难以忍受, 可伴有腹痛。
(2)呕吐:是 ACS 的早期症状之一。
(3)多器官功能障碍:早期患者的心率、呼吸道阻:力增加,呼吸次数加快,缺氧伴有少尿;晚期可有呼吸衰竭,进行性少尿或无尿;肠道和肝的血流量降低,以及心输出量 减少等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
2、主要体征
对称性全腹膨胀或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IAP 明显升高≥20 mmHg 。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发病机制
任何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容物体积的增加都可以导致IAP增高,但是慢性IAP增高,如妊娠、肝硬化腹水却不同于急性IAP增高,慢性IAP缓慢升高时,腹壁能随之逐渐被牵张,使腹腔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不易造成严重的生理紊乱,而急性IAP升高的不同阶段都会引起不同的病理生理变化,当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即可发生ACS。
2、危险因素
(1)腹壁顺应性降低 :腹部手术、严重创伤、严重烧伤。
(2)脏器内容物增加:胃轻瘫、胃扩张或幽门梗阻、肠梗阻、结肠假性梗阻、肠扭转。
(3)腹腔内容物增加:急性胰腺炎、腹腔扩张、腹腔积液、积血或气腹、腹腔感染或脓肿、腹内或腹膜后肿瘤、腹腔镜注气压力过大、肝功能障碍或肝硬化伴腹水、腹膜透析。
(4)毛细血管渗漏/液体复苏:酸中毒、损伤控制性剖腹手术、低体温、大量液体复苏或液体正平衡、大量输血。
(5)其他因素:年龄、菌血症、凝血病、:巨大切口疝修补、机械通气、肥胖或高体重指数、腹膜炎、肺炎、脓毒症、休克或低血压。
原因-常见疾病:
就医-急诊指征:
1、进行性加重的腹胀、腹痛;
2、患者难以忍受,伴明显腹痛;
3、伴呕吐、排气排便障碍;
4、呼吸急促、呼吸困难;
5、神情萎靡、意识障碍;
6、尿量明显减少或消失;
7、出现其他紧急情况。
以上需紧急处理。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这种情况什么时候发生的?
2、目前都有哪些症状?
3、自从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
4、都进行了什么治疗?效果如何?
5、之前有查出过心血管疾病吗?
6、有没有呼吸道的疾患?
7、有过肾病吗?
8、最近腹部有受过外伤吗?有接受手术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
3、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需要做什么检查?
6、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治疗吗?
7、回家后该怎么护理?
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影像学检查:
检查-其他检查:
膀胱测压为诊断ACS最常用的方法,可重复进行,能够间接反应腹内压的水平。测量时经尿道插入Foley导尿管,排空尿液后注入100ml生理盐水,连接测压器。以仰卧位耻骨联合处为零点,呼气时测压。测压时会暂停呼吸机的使用。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对腹腔室隔综合征患者做初步诊断,并结合腹压及影像学指标对疾病进行确诊。医生需要与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诊断-诊断依据:
1、依据临床表现的ACS诊断要点:
(1)急性腹部膨隆和腹壁紧张。
(2)吸气压峰值逐步增加,出现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3)液体复苏后出现心率加快和(或)血压下降。
(4)少尿或无尿,对扩容襻利尿剂不敏感。
(5)影像学检查发现膈肌上抬、腹水、下腔静脉受压变窄、腹腔前后径/左右径大于或等于0.8等。
出现上诉疑似ACS的表现,应常规监测腹内压。在严重腹部创伤或手术史基础上,当IAP>20mmHg时,如果出现心、肺、肾、胃肠、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功能障碍,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即可诊断为ACS。
2、WSACS根据腹腔内压力IAP测定值分级
12~15mmHg为Ⅰ级,16~20mmHg为Ⅱ级,21~25mmHg为Ⅲ级,>25mmHg为Ⅳ级。
诊断-鉴别诊断:
1、多器官功能衰竭(MODF)
临床因对ACS认识不足,易误诊为早期模式MODF。两者的区别在于:ACS是继发于腹腔高压的心、肺、肾功能不全,腹膨胀和腹壁紧张在前,器官功能不全在后。
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ACS的肺功能不全与ARDS不同,前者是肺膨胀通气不足,致PaO2下降而PaCO2升高,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以肺泡弥散障碍为特征,其PaO2和PaCO2皆下降。可通过血气分析鉴别。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综合治疗
对于Ⅰ、Ⅱ级IAP患者,主要进行包括输液、辅助呼吸、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同时密切监测,病情难以控制时,及时手术。
2、腹腔引流
对于Ⅲ级IAP患者,可进行腹腔穿刺引流、腹腔镜减压、血液超滤或促进肠蠕动等各种腹腔减压措施。
3、手术治疗
在非手术治疗无效,腹内压持续>25mmHg且危及生命时,应施行腹腔开放术。
4、治疗原发病
在进行腹腔减压治疗的同时,应积极控制与治疗原发病。
日常-护理原则:
1、注意休息,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2、合理饮食,适当补充营养,尽量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3、戒烟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学会调整情绪,积极面对疾病,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
5、遵医嘱定期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