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肝区痛症状概述: 肝区痛是发生在右侧季肋部(右上腹部)的疼痛,多由消化系统疾病引起。查体...
养生
症状名称: 肝区痛
症状概述:
其他名称: 肝区疼痛
主要病因: 肝胆系统病变、胸壁病变、胸膜及肺组织病变
常见症状: 右上腹不适、右肋部或剑突下有间歇性或持续性隐痛、钝痛或刺痛等
检查项目: 胸部X线检查、肝功检查、肝脏B超检查、CT、核磁共振检查等
发病部位: 肝脏、腹部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感染性疾病科、肝胆外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右肋部或剑突下的部位有疼痛的感觉,疼痛性质为钝痛、刺痛、间歇性或持续性隐痛;疼痛前患者可感到右上腹不适,疼痛可时轻时重或短期自行缓解。肝脏本身对痛觉并不敏感,肝区的疼痛主要原因是肝内胆管受刺激引起的疼痛以及肝细胞膜受牵拉所造成的疼痛。
原因-总述:
正常肝脏没有痛觉神经,但包裹或保护肝脏的被膜、肝脏相邻的器官以及胸膜等存在痛觉神经。当发生胸壁病变、胸膜及肺组织病变、肝胆系统疾病等病变时,会导致肝区痛。
原因-症状起因:
1、胸壁病变
如右季肋部的肌肉局部损伤、肋骨骨折、胸壁挫伤、骨髓炎、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炎、肋间肌损伤、流行性胸痛、胸壁结核等。
2、胸膜及肺组织病变
如右侧肺部感染、右侧结核性胸膜炎、胸膜炎、肺肿瘤、气胸、脓胸、血胸、肺炎、支气管肺癌、肺栓塞等。
3、肝胆系统疾病
如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变、肝脓肿、肝癌、胆石症、胆系感染、胆管癌等,特别是胆系感染、胆囊炎、胆囊结石等可引起较强烈的阵发性肝区痛,是肝区疼痛最常见的原因。
4、其他因素
(1)周围器官病变:如膈下脓肿、右肾肿瘤、胰头癌、肠道病毒近期感染引起的肝区痛等。
(2)生活习惯:固定性书写体位,可使肋间肌肉受压产生局部疼痛。
(3)情绪因素:情志不畅引起的肝区不适、肝疼痛,如大怒,气急等。
原因-常见疾病:
肋骨骨折、胸壁挫伤、骨髓炎、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炎、肋间肌损伤、流行性胸痛、胸壁结核、右侧肺部感染、右侧结核性胸膜炎、胸膜炎、肺肿瘤、气胸、脓胸、血胸、肺炎、支气管肺癌、肺栓塞、胆囊炎、胆囊结石等。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寒战、高热、右上腹剧烈绞痛,伴恶心、呕吐、皮肤眼睛发黄等,尤其胆结石、胆道结石或平时反复发作右上腹不适的患者,须警惕急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可能。
2、粪便有排虫史,突发剧烈钻顶样右上腹痛、恶心、呕吐,持续不缓解。
3、肝癌病人如突发剧烈右上腹痛,伴苍白、虚弱、淡漠等休克表现,高度警惕肝癌破裂。
4、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或持续右上腹钝痛、刺痛或胀痛,伴有明显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贫血等全身症状。须警惕肝癌的可能。
2、反复发作的、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绞痛,提示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的可能。若有疫区生活史、生食肉类史,可考虑寄生虫病的可能。
3、父母或配偶为乙肝患者或携带者,出现右上腹持续性隐痛,伴有肝区压痛等,须考虑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可能。
4、结核患者接触史或结核病史,长期低热、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可考虑肝结核的可能。
5、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肝区肋软骨肿大隆起伴随疼痛,活动或咳嗽时局部疼痛加重,考虑肋软骨炎的可能。
6、长期驾驶、伏案工作者,肝区表面酸痛,弯腰时更为明显,提示腹直肌劳损的可能。
7、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患者起病急骤、病情严重、疼痛难忍,伴有高热寒战、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症状时,可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送急诊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2、患者右上腹部出现疼痛,怀疑为肝胆病变所引起时,可在消化内科、肝病科就医。
就医-就医准备:
为了确保就医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建议患者提前采取一些简单的准备措施。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患者胸腹等部位进行全面的检查,为了方便检查建议患者就诊时着宽松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症状严重、年老体弱、未成年的患者,建议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出现疼痛的症状的?这个症状持续了多久了?有没有什么变化规律?
2、有没有加重或缓解的迹象呢?什么情况下会有加重或缓解?
3、疼痛是突然出现的呢,还是慢慢出现的?
4、除了右上腹疼痛外,身体其他部位有没有呢?
5、您怎么来形容自己的疼痛性质呢?
6、除了疼痛外,您还有其他的症状吗?比如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
7、您平时喝酒吗?近期有饮酒吗?饮酒的时间长短?饮酒的量?
8、您有结核、乙肝等病史吗?
9、家人亲属有没有肝脏等方便的疾病呢?
10、平时生活习惯怎么样呢?有没有久坐等?
11、以前是否有看过医生?接受了什么治疗?治疗效果怎么样?是否复发?
12、近期有受过什么外伤吗?胸腹部以前受过什么外伤或做过什么手术吗?
13、发病以来,您的睡眠、饮食怎么样?大小便怎么样?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出现疼痛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住院吗?
5、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我的疾病呢?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会有什么风险呢?会不会对我的身体造成其他不好的影响?
7、现在有确切的诊断吗?诊断是什么病呢?治疗的下一步是什么?需要我怎么配合?
8、我身体还有其他的不适,会影响我这次的治疗吗?
9、平时生活中我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呢?需要注意些什么?
10、如果可以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一般都会复查什么项目呢?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用于判断有无感染等。
2、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包括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碱酯酶、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球蛋白等,有助于肝胆疾病的诊断。
3、肿瘤标志物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查为肿瘤的诊断提供依据,甲胎蛋白升高见于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等。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片
胸部或腹部X线片对肋骨骨折、胸壁结核及右季肋区肿瘤等有诊断价值。
2、腹部CT检查
腹部CT检查了解腹腔脏器有无感染性疾病、占位性病变、畸形、结石、梗阻、穿孔、积液等。
3、核磁共振检查
核磁共振检查对早期恶性肿瘤有诊断意义。
4、腹部B型超声检查
腹部B型超声检查对良性肿瘤、恶性肿瘤有一定判断作用。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详细病史、肝区痛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胸部X线检查、肝功检查、肝脏B超检查、CT或MRI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多种疾病可引起肝区疼痛,需要进行鉴别,其伴随症状以及疼痛的性质和持续时间等多有提示意义。
诊断-鉴别诊断:
1、急性消化系疾病导致的肝区痛
(1)急性胆囊炎:多见女性,以寒战、发热、恶心、呕吐、右上腹痛、Murphy征阳性及白细胞增多与核左移为特点,有时可与高位急性阑尾炎、十二指肠穿孔混淆,予超声、X线检查有诊断价值。
(2)胆道蛔虫症:农村多发,以阵发性钻顶样右上腹痛、恶心、呕吐、间歇期安静如常、症状重体征轻为特点,超声、胃镜检查有确诊价值。
(3)胆石症:以阵发性右上腹剧烈绞痛、阻塞性黄疸、寒战、发热、恶心、呕吐为特点,超声、X线检查有诊断价值。
(4)肝癌破裂:肝癌病人如突发剧烈右上腹痛、血腹及腹膜刺激征、失血性休克表现,高度提示肝癌破裂,诊断性腹腔穿刺发现血腹有确诊价值。
2、慢性消化系疾病导致的肝区痛
(1)原发性肝癌:半数以上病人以右上腹痛为首发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刺痛或胀痛。位于肝右叶顶部的癌肿累及横膈,则疼痛可牵涉至右肩背部。当肝癌结节发生坏死、破裂,可引起腹腔内出血,出现腹膜刺激征等急腹症表现。患者可有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贫血等全身症状。根据病史、体征,AFP升高以及B超或CT的表现即可明确诊断,诊断有疑问时应行B超引导下肝穿刺明确诊断。
(2)肝包虫病:患者常具有多年病史、病程呈渐进性发展。初期症状不明显,可于偶然中发现上腹包块开始引起注意。发展至一定阶段时,可出现上腹部胀满感,轻微疼痛或压迫邻近器官所引起的相应症状。如肿块压迫胃肠道时,可有上腹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腹胀等。位于肝顶部的囊肿可使膈肌向上抬高,压迫肺而影响呼吸;位于肝下部的囊肿可压迫胆道,引起阻塞性黄疸,压迫门静脉可产生腹水。除病史体征外,主要根据包虫皮试验和血清免疫学试验多呈阳性反应,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常增多,B超检查、CT检查、肝部X线平片(有钙化灶)等皆有助于诊断。
(3)肝华支睾吸虫病:多有食生鱼片史、肝区疼痛,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常增多,若粪便检出虫卵即可确诊,采用抽取十二指肠液或胆汁进行离心沉淀检查虫卵。
(4)肝结核:突出的表现是发热、右上腹持续性疼痛,肝大及脾大,B超及CT能较准确定位外但定性困难。肝穿刺所获得标本,除病理检查外,尚可送结核菌培养等检查。在排除其他疾病外亦可行抗结核治疗。半月后,如病情好转亦有助于诊断。
(5)慢性病毒性肝炎:可出现右上腹持续性隐痛,有时也可为相当剧烈的阵发性痛,这是由于肝包膜牵张、肝周围炎或胆道痉挛所致。疼痛与进食关系不明显,常伴有肝区压痛,肝功能化验,B超等检查有助于鉴别。
(6)慢性肝脓肿:右上腹持续性胀痛,肝肿大,局限性压痛比较明显,常伴有发热、消瘦等全身感染性症状。
(7)慢性胆道疾病:主要症状是反复发作的、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绞痛,病因多由结石引起,少数为寄生虫或功能性。
(8)肝曲部结肠癌:右上腹疼痛、便血或大便潜血持续阳性提示此病,钡灌肠与结肠镜有助于确定诊断。
3、其他疾病
(1)右侧膈胸膜病变:一般为结核或非结核的炎症粘连。常有呼吸系统病史,胸部X线片可示病变迹象,肝功检查及肝脏B超检查无异常,多为隐痛或钝痛,无需特殊治疗。
(2)肋软骨炎:肋软骨炎一般为非特异性病变,部分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多见于成年女性,局部肋软骨肿大隆起伴随疼痛,但是没有红肿的炎症表现;好发于第二至四肋软骨;病重的患者活动或咳嗽时局部疼痛加重,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
(3)右上腹直肌段劳损:常见于驾驶员、伏案工作者等,致使腹直肌右上段处于收缩疲劳状态,其体征以表面压痛为主,弯腰时更为明显。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肝脏疾病患者可能需要保证休息,调节饮食,促进恢复。
2、药物治疗
部分感染患者可能需要使用一定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无菌性炎症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炎药针对性处理。
3、手术治疗
损伤或骨折患者症状较轻者通常可行保守治疗,对于部分骨折错位较大,不能手法复位或保守治疗者,可能需要手术处理。部分肿瘤起因患者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4、保肝治疗
存在肝脏疾病者多需使用葡醛内酯、维丙胺等药物性保肝治疗,防治肝脏发生纤维化或硬化。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