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肛门肿物脱出症状概述: 肛门肿物脱出俗称脱肛,是指肛门内组织或器官由肛门脱出,多是由于消...
养生
症状名称: 肛门肿物脱出
症状概述:
其他名称: 脱肛
主要病因: 肿物较大、直肠移位
常见症状: 有肿物脱出肛门,或伴瘙痒和疼痛
检查项目: 肛周视诊、指肠指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等
发病部位: 臀部
就诊科室: 肛肠外科
症状-典型表现:
原发病的不同,其表现也有所不同。
1、脱出物为单个、几个或呈串环状,其间有明显分界,单个形如杨梅,环状者形如梅花,多为内痔脱出。内痔脱出物颜色暗黄或紫红稍带亮光。
2、脱出物表面光滑,可见放射状皱襞,多为直肠黏膜脱垂;如为环状皱襞、层层折叠,为直肠全层脱垂。直肠脱垂多为淡红色,用手触摸感觉柔软。
3、脱出物有细蒂相连,圆形或椭圆形,如樱桃状,为直肠息肉脱出;短蒂如鼓槌状多为肛乳头肥大脱出。息肉色鲜红或紫红,感觉稍韧且脆,触之易出血;肛乳头肥大为灰白色或淡黄色,质硬、韧,不出血。
4、部分患者可伴有疼痛、瘙痒、便血等症状。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直肠内较大的有蒂息肉可随排便脱出肛门外。
2、肛裂时,裂口下端皮肤因炎症、水肿及静脉、淋巴回流受阻,可形成袋状皮垂突出于肛门外。
3、内痔形成可因排便、久站、咳嗽、负重时脱出肛门;外痔可在肛门外形成皮垂。
4、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可致直肠脱出肛门。
原因-常见疾病:
肛裂、痔、肛乳头肥大、肛乳头瘤、直肠息肉、直肠脱垂
就医-门诊指征:
1、肛门有脱出物有的在便后脱出,或在咳嗽、行走、运动、用力、下蹲后脱出;
2、伴排便困难、排便疼痛、便血;
3、伴肛门自发痛、异物感、瘙痒、潮湿;
4、有时脱出后不能自行还纳,需要用手送回;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在就诊时尽量着易于穿脱的衣服,以方便医生检查。
2、患者在检查前尽量清淡饮食,不要大吃大喝,同时忌烟忌酒,避免熬夜等情况。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肛门肿物脱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更加严重吗?
2、您脱出的肿物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触碰后会有出血的情况吗?
3、您的肿物脱出后能够自行回纳吗?还是需要用手按压回纳?
4、您除了肛门肿物脱出以外还有其他的症状吗,如肛门疼痛、食欲不振、消瘦、乏力?
5、您以前有过类似情况吗?什么原因造成的?经何种处理恢复的?
6、您是否有便血的情况?血液是什么颜色的?每次血量大概是多少?
7、您是否有便秘的情况?多久排一次大便?每次排便要多长时间?大便是什么颜色的?
8、您平时的饮食情况如何?是否爱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9、您平时是否长时间的保持一个姿势,如久坐久站?
10、您既往都患有什么疾病?是否有痔疮的病史?都接受过什么治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
3、我需要住院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9、治疗后有没有后遗症?还会不会复发?
10、是否需要复查?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肛门肿物脱出肛门时在视诊下可明显看到。
2、指诊
直肠指诊是肛门直肠疾病检查中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早期诊断出引起肛门肿物脱出的疾病。
检查-其他检查:
对于肛乳头肥大、直肠脱垂和直肠息肉的患者,需要做病理检查以明确病理性质。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结合患者的病史、主要症状和相关检查一般可以做较为准确的诊断。内痔、肛乳头肥大、直肠脱垂、直肠息肉均可出现肛门肿物脱出,需鉴别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内痔
内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科疾病,便血和脱出是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严重的患者也会发生痔嵌顿的现象。痔嵌顿就是痔核脱出后伴有括约肌痉挛,痔核收到夹持,痔体的静脉、淋巴回流受阻,从而导致痔核迅速增大变硬,嵌顿在外无法回纳,进而出现肛门剧烈疼痛、里急后重、排尿困难的急性痔病表现。内痔的病因主要与不良的饮食因素、排便习惯、遗传、职业、痔静脉的感染等有关。因此患者平时要注意这些发病因素,尽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肛乳头肥大
肥大肛乳头又称肛乳头瘤或乳头状纤维瘤,是一种肛门常见的良性肿瘤。有很多学者认为,肥大肛乳头主要是由于慢性炎症导致的。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是,便后有肿物脱出肛外。由于反复脱出会刺激肛管,也会有局部分泌物增多的现象,有时还会出现便后带血、排便不净的感觉和肛门瘙痒。
3、直肠脱垂
直肠壁的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称为直肠脱垂。根据直肠壁下移部分的不同,分为黏膜脱垂(不完全脱垂)和完全脱垂。直肠壁部分下移,即直肠黏膜下移,称黏膜脱垂(不完全脱垂)。直肠壁全层向下移位称完全脱垂。若下移的直肠壁依旧在肛管直肠腔内称内脱垂,但是如果直肠壁下移脱出到肛门外则称为直肠外脱垂。临床上直肠脱垂通常是指直肠外脱垂,直肠脱垂的主要症状是有肿物自肛门脱出。初发时肿物较小,排便时脱出,便后自行复位。以后肿物脱出渐频,体积增大,便后需用手托回肛门内,伴有排便不尽和下坠感。最后在咳嗽、身体用力甚至站立时亦可脱出。
4、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是指直肠壁突起的肿物,一般较软,可以单发或多发。从病理上来看,有的是良性肿瘤,有的是炎症增生性息肉。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为便血、脱垂、肠道刺激症状。无痛性便鲜血是直肠息肉最主要的临床表现,通常息肉的便血出血量少、呈间歇性,一般不会引起贫血。但由于排粪时挤压、摩擦、息肉体积较大、位置较低时,可能发生较多量的便血,便后可以明显分辨出鲜血与粪便。直肠下端的息肉会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呈鲜红色、樱桃状,便后自行回缩。但是当直肠息肉并发感染时,可能会出现黏液脓血便,大便频繁,里急后重(大便解完后还想解,总有排便不尽感)。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内痔
(1)一般治疗
在内痔初期或肛门肿物脱出程度较轻时,秩序增加纤维性食物,改变不良的大便习惯,防止便秘和腹泻即可。也可以每天进行温水坐浴来改变肛门局部的血液循环。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痔单纯切除术和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
(3)其他治疗
也可以采用注射疗法、胶圈套扎疗法和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痔动脉结扎术。
2、肛乳头肥大
肛乳头肥大一般主张手术治疗,所以患者一旦出现类似肛乳头肥大的症状时,需要尽早去医院检查确诊,以免耽误病情。
3、直肠脱垂
(1)一般治疗
婴儿的直肠脱垂有自愈的可能。一般治疗主要是便后立即将脱出的直肠复位,取俯卧或侧卧位,复位后用胶布固定双臀等。成人也应积极治疗便秘、咳嗽等引起腹压增高的疾病,以避免加重脱垂程度或在手术治疗后复发。
(2)注射疗法
注射疗法主要是将硬化剂注入到脱出部位的粘膜下层内,使粘膜与肌层黏连固定。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直肠悬吊固定术、经肛门吻合器环行切除术、Delorme手术和Altemeier手术。
4、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一旦确诊一般都会采用手术的方法切除息肉,并且息肉术后会有复发的风险,所以术后患者应注意定期复查。
日常-护理原则:
有肛门肿物脱出的患者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生活方面
(1)患者平时饮食宜清淡,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应当避免剧烈运动,不要过于劳累。平时可以经常做提肛运动,即深吸气收腹,同时肛门向上提并收缩肛门,屏息约5秒钟,然后再放松腹肌同时舒张肛门。
(3)患者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缩短排便时间并且每天定时排便,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2、心理方面
患者平时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并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同时,家人的理解和帮助也可以帮助患者加强克服疾病的信心。
3、病情检测
注意做好病情监测。如果肛门脱出物脱出伴有剧烈疼痛,并且无法还纳,那么脱出物很可能发生了嵌顿,需要马上到医院就诊,以免脱出物发生坏死。
预防-预防措施:
1、及时治疗和预防肛门肿物脱出原发病
如内痔、直肠息肉、直肠脱垂、肛乳头肥大等,一旦出现上述疾病,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以免后期病情加重造成肛门肿物脱出的情况,同时也要积极预防引起肛门肿物脱出的原发病。
2、饮食方面
建立合理的膳食平衡,饮食要以易消化、营养丰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为主,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平时多饮水,减少辣椒、烈酒等刺激性食品的摄入。
3、生活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排便习惯。建议每天清洗肛门保持肛门局部的卫生,也可以采用每天坐浴的方式来改善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
4、运动
每天适量运动,注意劳逸结合。
5、积极去除各种诱发因素
积极除去各种诱发因素,如久坐久站、腹泻、长期咳嗽、肠炎等,婴幼儿尤其要注意。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