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关节畸形症状概述: 关节畸形是指关节形态明显异常,区别于其正常外形结构,并出现功能障碍。...
养生
症状名称: 关节畸形
症状概述:
关节畸形是指关节形态明显异常,区别于其正常外形结构,并出现功能障碍。关节畸形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临床表现之一,但并非仅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表现为关节畸形,其他关节炎或外伤等病变均可导致。
主要病因: 炎症、先天性疾病、神经损伤、外伤后遗症等
常见症状: 关节形态异常、僵硬、活动受限
检查项目: 类风湿监测、关节液监测、病理检查、关节镜检查、X线、CT、MRI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骨科
好发人群:
无特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为关节的正常外形及轮廓发生改变,可伴有功能活动受限或感觉减弱及消失。
原因-总述:
关节炎症性病变、先天性关节疾病等是引起关节畸形的常见原因,但有时神经损伤、外伤及其后遗症等也可能会导致关节形态出现异常。
原因-症状起因:
1、炎症
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大骨节病、银屑病关节炎等引起的关节畸形。
2、先天性疾病
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膝内翻、膝外翻等引起的关节畸形。
3、其他
如神经损伤、外伤后遗症等,也可引起关节畸形。
原因-常见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脊髓空洞症糖尿病所致神经性关节炎(夏科关节炎)、大骨节病、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膝内翻、膝外翻、外伤后遗症等。
就医-急诊指征:
1、外伤后出现剧烈疼痛、关节畸形、不能活动、明显创口、大量出血等;
2、出现其它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先天性关节畸形,严重影响形体外观及正常功能;
2、反复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固定、关节畸形,多见于各种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3、具有大骨节病好发区生活史,出现关节粗大、疼痛、压痛,挛缩畸形,活动受限,身体矮小等;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于骨科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因严重意外导致的关节畸形,应立刻去急诊科就医诊治。
2、病情稳定的患者可去骨科就医治疗。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对关节进行检查,最好穿着宽松衣物,便于医生检查。
3、还可能进行某些抽血检查,注意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曾使用某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关节畸形何时出现的?什么情况下导致的?
2、随着时间的推移,畸形情况有加重吗?
3、除了关节畸形,您是否还有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异常等表现?
4、您过去或近期是否出现过摔倒、关节损伤等意外情况?
5、您是否存在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骨折等病变?
6、您以前有过关节畸形症状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7、您是否使用过某些药物进行治疗?什么药物?
8、您的亲属有人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吗?
9、您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10、您有饮酒的习惯吗?每天饮酒量多少?
11、您有高血压、痛风、糖尿病等疾病吗?是否有用药控制?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发生关节畸形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病情严重吗?会导致残疾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有什么风险吗?需要住院吗?
6、若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若手术治疗,我日常要注意什么?
8、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9、我回家后怎么护理?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评估关节的一般情况。同时辅以X线、CT、MRI检查来观察骨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如有必要还会进行血液、关节镜检查,帮助查明病因。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关节双侧对比,外形、轮廓、有无肿胀、红肿等。
2、触诊
医生会触摸关节有无压痛、肿块、静脉怒张等。
3、其他:
医生会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有无减少、异常活动;测量与对侧相比有无长度改变,周径大小、肌肉萎缩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类风湿因子检测
若类风湿因子检测呈阳性,患者可检出自身抗体,可初步怀疑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2、关节液检查
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常为清晰、微黄黏稠度高,白细胞计数常在1.0×109/L以内,主要为单核细胞。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骨关节炎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晚期关节间隙消失,关节内、外翻畸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X线片可见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及病情进展后的关节面囊性变、侵袭性骨破坏、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融合及脱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X线摄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CT检查
尤其是骨扫描,对于骨破坏敏感性较高,对关节结核、肿瘤诊断意义较大。
3、MRI检查
手关节及腕关节的MRI检查可提示早期的滑膜炎病变、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质的异常改变,对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早期关节破坏很有帮助。脊柱MRI对排除脊髓空洞症有意义。
检查-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滑膜活检及病理骨及软组织活检对炎症、结核及肿瘤诊断有意义。
检查-其他检查:
关节镜检查:骨关节炎的关节镜检查可见滑膜绒毛明显增生、肿胀、充血,多呈细长形羽毛状,绒毛端分支紊乱;有薄膜状物,并杂有黄色脂肪或白色纤维化绒毛;关节软骨发黄、粗糙、糜烂、缺失;可有骨质裸露;骨赘形成;半月板不同程度的破坏。
诊断-诊断原则:
畸形严重者医生一般直接观察即可发现,轻度畸形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来观察。临床上重要的是查明病因,鉴别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原发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等。其特征是关节软骨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变以及骨质增生。起病缓慢,开始可因受凉、劳累或轻微外伤而感到关节酸胀不适或钝痛,以后逐渐加重。活动多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好转。可有静息后暂时性僵硬,关节摩擦痛及嘎吱声,偶有关节交锁。晚期多伴有明显滑膜炎症,关节疼痛、肿胀、积液、活动受限。病变关节可无肿胀或轻度肿胀,有的可见关节畸形,轻压痛,活动无受限或部分受限,活动时可有摩擦音或摩擦感。可见不同程度的肌萎缩。关节液检查可见白细胞轻度增高,偶见红细胞、软骨碎片和胶原纤维碎片。X线及关节镜检查可有助于诊断。
2、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全身慢性结缔组织疾病的局部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为多发性、对称性关节病变。青壮年多见,易致残。本病多发生于20~45岁之间,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前常有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手足盗汗和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病程发展缓慢,可达数十年之久,常有急性发作。表现为全身低热、乏力、消瘦、贫血、脾大以及关节疼痛、肿胀、畸形等。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Still病)可有高热、贫血。
3、大骨节病
大骨节病是一种以软骨坏死为主要改变的有明显地方性灶性分布的疾病。本病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内蒙古、河南、四川等地的潮湿寒冷山谷地区,而平原则较少见。因其呈侏儒体形和摇摆状步态,故在我国北方又称为柳拐子病。主要发生于骨骼生长旺盛期的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若8岁前离开疫区,则较少发病。本病为多发性对称性,关节粗大、疼痛、压痛,有挛缩畸形,活动受限。患者身体矮小,长管状骨短缩并可有弯曲畸形,下肢可有“O”形腿或“X"形腿畸形。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及尿羟脯氨酸、肌酸均增高。X线可有助于诊断。
4、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属累及结缔组织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症状以夜间痛为主,晨起脊柱僵硬,适当活动后可略缓解。疼痛症状可逐渐向上发展至胸背及颈部,脊柱活动度逐渐丧失,直至强直。病人常以躯干及髋关节屈曲方式来缓解疼痛,最终可强直于驼背及髋关节屈曲位,严重者无法平视前方。病变甚至可累及下颌关节,使张口困难。早期在骶髂关节处有深压痛,同时由于胸肋关节受累,出现胸椎后凸,骨性强直,头部前伸,侧视时必须转动全身的典型体态。发作期间血沉加快,白细胞增多,可有继发贫血;类风湿因子阳性者低于14%;而组织相容性抗原(HLA-B27)多为阳性。此外,X线检查可有助于诊断。
5、膝内翻
膝内翻也称“O”形腿,指腿向外弯曲畸形。往往同时存在股骨外旋、胫骨内旋及足外翻畸形,甚至出现扁平足。双除关节伸直双课并拢时,双膝明显分离。小儿行走时下肢不稳,呈摇摆步态,易绊倒。测下肢轴线,可见髌骨位于髂前上棘与一、二趾间连线外侧而不在连线上。两踝内侧并拢时测量两膝间距离可反映病变程度。X线片、测量股骨与胫骨长轴成角度数有助于诊断。
治疗-预计治疗:
对于关节畸形的患者,要积极查明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临床上可给予康复训练、药物手术等方法来改善不适。争取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
治疗-治疗方法:
1、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症状缓解后可适当运动。慢性期应减轻劳动强度,配合功能锻炼。可进行各种理疗以改善局部症状。注意饮食营养,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积极治疗慢性感染,及时清除感染病灶。
(2)药物治疗:常用的有非甾体及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中药(如雷公藤等)以及生物制剂(如T细胞、细胞因子、补体抑制剂等)。此外,基因治疗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也正在成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发展方向。
(3)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关节成形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2、大骨节病的治疗
重点在于预防。改善小麦的贮存方法,勿食有真菌污染的麦制品,防止真菌污染。在流行区,对3~16岁的少年儿童服用亚硒酸钠片,以补充微量元素硒。早期病例使用维生素A,可控制病变发展。对于中期病例以对症治疗和保持关节活动功能为主。对有严重畸形和功能障碍的晚期病人,可行手术治疗,如矫形或关节置换。
3、膝内翻的治疗
(1)3岁以下小儿一般不需要手术,体位性膝内翻一般可在发育中自行纠正,或仅使用足弓支持垫或矫形鞋。
(2)佝偻病性膝内翻应先治疗佝偻病,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手术治疗。
(3)膝内翻矫形手术原则是靠近畸形显著部位截骨,方法可酌情选择模形切除、横断或“Y”形截骨法,并同时矫正内旋畸形。术后石膏固定。
预后-一般预后:
预后情况要视具体的原发疾病而定,部分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即可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而有的患者则需要结合手术等方法来使关节得到良好的恢复。但也有可能因对原发病的治疗不及时而影响关节及患肢活动,对工作、生活造成不便。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