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虹膜新生血管症状概述: 虹膜新生血管并不是虹膜的原发性疾病,而是继发于许多眼部疾病和全身...
养生
症状名称: 虹膜新生血管
症状概述:
主要病因: 眼部疾病、全身疾病、医源性因素
常见症状: 眼剧痛、视力降低、眼压升高
检查项目: 眼球超声检查、虹膜荧光血管造影、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压测量、房角镜检查、眼底检查
发病部位: 眼
就诊科室: 眼科
症状-典型表现:
虹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临床过程,可以分为三期:
1、第一期
虹膜新生血管会首先出现在虹膜的进瞳孔缘及房角的某些区域,他们在虹膜表面呈细小、弯曲、不规则的红线,与正常的虹膜血管呈规则放射状排列不同。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后引起的第一期改变常是短暂的,发展迅速,仅持续数周或数月。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瞳孔区的新生血管可持续数年而无发展,也可无任何症状。
2、第二期
虹膜新生血管继续增加,使一些孤立的虹膜新生血管相互融合,直到整个虹膜表面的新生血管形成网状,此时即“虹膜红变”。在此期,虽然房角有新生血管,眼压仍然可以是正常的,患者无症状,但是在房角镜下看到伴有新生血管的纤维血管膜可以使小梁网的功能丧失,引起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由于新生血管的结构特点,此期容易发生自发性前房出血。
3、第三期
虹膜的表面被新生血管膜所覆盖,由于纤维血管膜有收缩和牵拉血管的倾向,使虹膜的色素层向前形成瞳孔缘的色素层外翻。当纤维血管膜跨过房角后,将虹膜牵拉向小梁网,发生粘连性房角关闭,刚开始出现散在的周边前粘连,以后前房角广泛的周边前粘连,导致眼压升高,此期便可由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而引起剧烈的疼痛。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血管性疾病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颈动脉阻塞性疾病、Leber 性微动脉瘤病、视网膜血管瘤、Stuge-Weber脉络膜血管瘤、无脉症、巨细胞性动脉炎、颈动脉海绵窦瘘、颈动脉结扎术。
2、眼内肿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虹膜黑色素瘤、脉络膜黑色素瘤、转移瘤、血管瘤、睫状体网状细胞肉瘤。
3、其他眼部疾病青光眼、葡萄膜炎、眼内炎、剥脱综合征、交感性眼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进行性虹膜萎缩、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眼球的钝挫伤和穿通伤。
4、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神经纤维瘤病、Marfan综合征、镰状细胞病、红斑狼疮。
5、医源性因素
视网膜脱离手术、玻璃体切除术、白内障摘除术、眼部的放射治疗。
原因-常见疾病:
就医-门诊指征:
1、检查发现虹膜新生血管;
2、出现视力持续下降、视物模糊;
3、反复或持续的眼痛、头痛;
4、伴眼发红、眼痒、眼干、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在检查前注意休息,避免熬夜或疲劳用眼。
2、患者在检查当天注意不要画眼妆,以免影响医生检查。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具体表现为哪里不舒服?
2、您除了眼部的症状以外有没有全身的症状?
3、您是从什么时候出现不适的?
4、您既往出现过类似的症状吗?
5、您的家属中有和您症状相似的患者吗?
6、您既往有过糖尿病、青光眼、眼内炎等疾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我的诊断和治疗的下一步是什么?
7、如果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9、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影像学检查:
1、眼球超声检查
非接触、无创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医生可了解眼内结构的破坏程度,是否有眼内肿瘤、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
2、虹膜荧光血管造影
虹膜荧光血管造影可以更好的观察虹膜新生血管,比单独使用裂隙灯更为敏感。生长快的虹膜新生血管很容易被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发现,但是早期的虹膜新生血管比较隐蔽,特别是在虹膜颜色比较深的眼,不容易被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所发现。通过虹膜荧光血管造影可以比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提前发现虹膜新生血管,虹膜荧光血管造影对于早期发现虹膜新生血管非常重要。
检查-其他检查:
1、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裂隙灯显微镜是眼科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检查方式,以集中光源照亮检查部位,不仅可以观察到表浅的病变,还可以观察到深部组织的微小病变。
2、眼压测量
正常人的眼压值通常为10~21毫米汞柱,一般两眼相差不超过5毫米汞柱,昼夜眼压波动也不超过5毫米汞柱。通常采用非接触性眼压计(NCT)来测量眼压,目的是判断眼压是否有升高。
3、房角镜检查
为接触性的检查,检查医生利用光线通过镜面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直接观察房角的结构,了解房角开放情况、有无房角积血、有无房角新生血管。操作过程会有不适,但能忍受。
4、眼底检查
为眼科的常规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医生可了解患者是否合并眼底病变等。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1、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视神经受损的疾病,是由于眼压增高而引起视盘凹陷、视野缺损,最终可以导致失明的严重眼病。临床症状有突发性的视力下降、眼痛、眼胀、畏光、流泪等。通常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可以确诊。
2、葡萄膜炎
葡萄膜炎又称色素膜炎、血管膜炎,是指发生于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及玻璃体的炎症。葡萄膜炎多发生于青壮年,常反复发作,可引起一些严重并发症,是一类常见且重要的致盲性眼病。临床症状主要有视力下降,眼痛,眼红,畏光,流泪等。一般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相关的眼科检查可以做出诊断。
3、视网膜母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起源于视网膜的婴幼儿最常见的眼球内原发恶性肿瘤,占小儿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由于绝大多数系婴幼儿患者,早期不被家长注意,往往肿瘤发展到眼底后极部,经瞳孔可见黄白色反光,如猫眼样(“黑猫眼”),或患眼因肿瘤位于后极部,视力低下,发生失用性斜视,甚至直到继发青光眼,因高眼压疼痛,患儿哭闹时被发现才就医。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可以诊断。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1)干扰素:虹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上可能有特异受体的表达,干扰素通过选择性作用于受体达到作用于新生血管并抑制新生血管的作用。
(2)类固醇类药物:类固醇类药物能抑制未成熟的血管组织生长,可预防眼部新生血管形成,眼内注射结晶类固醇类药物可作为虹膜新生血管治疗的辅助手段。
2、视网膜破坏术
视网膜破坏术主要包括全视网膜光凝术和全视网膜冷凝术,可以有效的预防新生血管形成或使新生血管退缩,它对于预防新生血管形成和防止由此引起的并发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虹膜新生血管光凝术
虹膜新生血管光凝术只是一个辅助的治疗方法,一般只作为手术前或手术中使用,对虹膜新生血管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视网膜破坏术生效前,起到暂时封闭新生血管,防止病情发展的作用,要根治虹膜新生血管还需要同时行上述的视网膜破坏术。
4、光动力疗法(PDT)
光动力学疗法可用于虹膜新生血管的治疗。但是光动力疗法不能从根本上去除刺激虹膜新生血管生长的因素,治疗后虹膜新生血管常有复发,部分需要重复治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