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呼吸频率和节律异常症状概述: 呼吸频率和节律异常是由各种不同的刺激直接作用于呼吸中枢或者...
养生
症状名称: 呼吸频率和节律异常
症状概述:
主要病因: 肺源性、心源性、血液性、神经精神性和中毒性等
常见症状: 呼吸过速、呼吸过缓、呼吸暂停、潮式呼吸、间停呼吸、叹气样呼吸、点头呼吸、抽泣式呼吸、长吸式呼吸和喘式呼吸
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胸部X线、CT、气管镜、胸腔镜、超声波、肺功能检查、心电图、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造影、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心肺运动试验
发病部位: 肺脏、头部、胸部、鼻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呼吸频率和节律异常包括呼吸过速、呼吸过缓、呼吸暂停、潮式呼吸、间停呼吸、叹气样呼吸、点头呼吸、抽泣式呼吸、长吸式呼吸和喘式呼吸等呼吸异常表现。
1、呼吸频率异常
(1)呼吸过速:指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
(2)呼吸过慢:指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
2、呼吸节律异常
(1)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周期中出现的呼吸停顿,口和鼻气流停止时间超过10秒。
(2)潮式呼吸:又称Cheyne-Stokes呼吸,是指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再由深快变为浅慢,随后出现一段呼吸暂停,然后重复上述周期性呼吸。
(3)间停呼吸:又称Biot呼吸,表现为在一段幅度相等的呼吸后,出现一段呼吸暂停,然后又开始深度相同的呼吸,如此周而复始,形成间停呼吸,间停呼吸的间歇期长短不定,呼吸频率和幅度大致整齐。
(4)叹息样呼吸:是指在正常呼吸的基础上,每间隔一段时间出现一次深大呼吸,类似叹息样。
(5)点头呼吸:是指吸气深长且头后仰,呼气时头恢复原位,表现为头部随呼吸而出现有节奏的后仰和前俯,犹如点头状。
(6)抽泣式呼吸:又称双吸气,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连续两次吸气动作后再呼气,类似抽泣。
(7)长吸式呼吸:是指呼吸时表现为吸气相相对较长,并与呼吸暂停交替出现。
(8)延髓性呼吸:是指呼吸时表现为呼吸次数减少,节律不规则,呼吸深浅不等间有呼吸暂停。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肺源性
(1)气道病变:常见于喉及气管内异物、肿瘤、水肿、会厌炎、咽后壁脓肿、白喉、气管支气管炎、吸入性损伤等上气道阻塞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职业性哮喘等。
(2)肺实质疾病:常见于肺炎、肺结核、肺癌、肺水肿、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泡出血、尘肺、肺不张等。
(3)胸膜纵隔疾病:常见于胸腔积液、气胸、广泛胸膜增厚粘连、纵隔炎症、纵隔气肿和纵隔肿瘤等。
(4)肺血管疾病:常见于肺栓塞、肺动静脉畸形、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炎等。
(5)胸廓和呼吸肌疾病:常见于肋骨骨折、创伤、胸廓畸形、重症肌无力、呼吸肌麻痹、膈肌运动障碍(如膈肌麻痹、大量腹水、高度鼓肠、腹腔巨大肿瘤、胃扩张和妊娠末期)等。
2、心源性
(1)慢性心功能不全:常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疾病等所致。
(2)急性左心衰竭:常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瓣膜反流、高血压危象、心律失常、输液过多过快等所致。
(3)急性右心衰竭:常为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风湿性或中毒性心肌炎、重度贫血性心脏病等所致。
(4)心包积液。
(5)缩窄性心包炎。
3、血液性
(1)严重出血。
(2)重度贫血。
(3)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4)红细胞增多症。
(5)输血反应。
4、神经精神性
(1)中枢性:常见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脑炎、脑膜炎等。
(2)精神性:常见高通气综合征、癔症等。
5、中毒性
(1)代谢性酸中毒:常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酸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等。
(2)化学毒物中毒:常见有一氧化碳、氰化物、亚硝酸盐、苯胺等中毒。
(3)药物中毒:如吗啡、地西泮、苯巴比妥等镇痛、镇定、麻醉药品中毒。
原因-常见疾病:
会厌炎、咽后壁脓肿、白喉、气管支气管炎、吸入性损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肺癌、肺水肿、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泡出血、尘肺、肺不张、胸腔积液、气胸、广泛胸膜增厚粘连、纵隔炎症、纵隔气肿、纵隔肿瘤、肺栓塞、肺动静脉畸形、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炎、肋骨骨折、创伤、胸廓畸形、重症肌无力、呼吸肌麻痹、膈肌麻痹、腹腔巨大肿瘤、胃扩张等。
就医-急诊指征:
1、气管异物吸入,出现呼吸不畅甚至窒息;
2、突发严重呼吸困难或呼吸暂停,伴剧烈胸痛、面唇发绀、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3、高热、寒战,伴剧烈头痛、严重恶心、呕吐、意识障碍;
4、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长期或反复出现呼吸过速或过缓、间停呼吸、潮式呼吸等呼吸异常情况;
2、伴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
3、伴胸闷、胸痛、心悸等胸部不适;
4、伴发热、乏力、头晕、头痛、恶心、食欲减退、消瘦、发绀、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
5、体检发现桶状胸等胸廓畸形;
6、胸部听诊发现心音异常或肺部呼吸音异常;
7、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存在呼吸困难、窒息甚至昏迷等危急情况时,应立刻去急诊科就医治疗。
2、对于病情稳定,但呼吸频率和节律异常的原因不明时,可去呼吸内科就诊。
3、若怀疑与疾病有关时,可去相关科室就诊。如怀疑心功能不全等心脏疾病时,去心血管内科就诊;
4、怀疑脑出血等疾病时,去神经内科就诊等。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外出就医最好有亲友陪同,避免在就医途中发生严重呼吸异常表现,导致意外情况。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医生可能会对心、肺部进行检查,最好着宽松衣物,便于检查。
4、还可能需要行血常规等检查,注意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呼吸异常是何时出现的?随时间推移,症状有变化吗?
2、您的呼吸异常症状多在哪种情况下发生?在什么情况下症状可缓解或加重?
3、除呼吸频率和节律异常,您是否还存在咳嗽、咳痰、头晕、无力等症状?
4、您以前出现过类似的呼吸异常症状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5、您使用过药物治疗呼吸异常吗?什么药?
6、您近期有发生过胸部或头部外伤等情况吗?
7、您曾经或目前是否存在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疾病或脑部病变等?
8、除缓解症状药物,您是否还服用过其他药物?有哪些?
9、您曾有过敏情况吗?您或您的亲属有人患有支气管哮喘吗?
10、您近期有吸入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吗?
11、您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尿毒症等疾病,有治疗进行控制吗?
12、您吸烟吗?吸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13、您饮酒吗?每天饮酒量多少?
14、您曾使用过可卡因等非法药物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出现呼吸频率和节律异常的原因有哪些?
2、我的病情严重吗?能治好吗?
3、我现在需要做哪些检查?要住院吗?
4、我需要何种治疗方法?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我患有多种疾病,会对治疗造成影响吗?
7、若药物治疗,其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有哪些?
8、我回家要注意什么?如何进行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之后会要求检查血常规、X线、心电图等;为明确诊断及了解病情,还可能需要进行血气分析、CT、胸腔镜、肺功能、肺动脉造影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有助于发现贫血与否,也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红细胞增多症可能是慢性缺氧或睡眠呼吸暂停的血液表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与过敏性疾病有关。
2、血气分析
有助于评估病情。
3、血糖的检测
有助于鉴别糖尿病。
4、肝肾功能的检测
可以帮助诊断肝脏和肾脏疾病。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及CT
有助于发现心肺和胸膜疾病,应注意肺纹理肺血管直径、心影形态、房室大小,有无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可见右心室扩大,如法洛四联症时右心室扩大明显;心包积液时可呈烧瓶样;肺部感染时,可呈现多种变化,因病原体的不同而不同,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可呈全叶或节段性;流感杆菌肺炎多表现为肺底的粟粒状阴影;腺病毒性肺炎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片状或融合病灶,致密度高;支原体肺炎多为单侧,见于下叶,可仅为肺门阴影增重或呈云雾状。胸腔积液时X线表现为外高内低的均匀致密影,肋膈角消失,CT表现为胸腔下后部沿胸廓内缘走行的新月形水样密度区。气胸时Ⅹ线和CT表现为肺与胸壁之间有无肺纹理的透亮含气区,压缩的肺边缘呈发线状致密影。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
2、超声波检查
超声波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心脏疾病、胸腔积液和腹部疾病。B超有助于诊断肝硬化、腹水、急性胰腺炎、腹腔脓肿等腹部疾病;超声彩色多普勒可以诊断心血管疾病,如心房心室大小、有无心内分流和瓣膜疾病;超声心动图可以估测肺动脉压等。
诊断-诊断原则:
1、询问病史
询问患者的年龄、性别、起病缓急、诱发因素、与体位的关系以及缓解方式、伴随症状、基础疾病和职业环境工作环境有无粉尘,有无接触化学毒物等。
2、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的神态和精神、皮肤黏膜、呼吸频率和节律、头颈部、胸部、腹部和四肢的情况,检查神经系统体征等情况。
3、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结合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对疾病进行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常有直接或者间接肺损伤的因素,如严重肺感染、肺挫伤、淹溺、吸入有毒气体、脓毒血症、重症胰腺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大量输血等。多于原发病后2~3天发生,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加和呼吸窘迫(呼吸频率多为25~50次/分),伴有咳嗽、咳痰、烦躁、神志恍惚或淡漠,有发绀,心率常超过100次/分,肺部异常体征较少,中晚期可有干性或湿性啰音。
2、特发性肺纤维化
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逐渐出现干咳和呼吸困难,多呈浅快呼吸,活动后加重,常伴乏力、纳差、消瘦,抗生素治疗无效。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多见于50岁以上患者,多有吸烟或者有害气体粉尘接触史。好发于冬春季,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诱发,以咳嗽、咳痰、气短为主要症状,早期体征不明显。典型体征为桶状胸、呼吸变浅、频率增快;肺部叩诊呈过清音、心界缩小、肝上界下移;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心音遥远,肺底可有少量湿啰音,急性加重期双肺可闻及干啰音。
4、高通气综合征
女性多见,以20~40岁多发。常为慢性过程呈急性发作,急性发作时间多为10~30分钟左右,严重时可长达1小时,可有濒死感,但多可自然缓解。呼吸异常在休息时发作,与劳累无关,可伴有胸痛、心悸、手足和上下肢麻木、头痛、头晕、失眠或焦虑等症状。动脉血气分析主要表现为PaO2降低,pH升高。诊断需除外其他器质性疾病。
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多见于2型糖尿病,常有感染、创伤、药物等诱因,1型糖尿病多见于胰岛素使用不当。临床表现为舌唇呈樱桃红色、两颊潮红、皮肤黏膜干燥、眼球下陷而眼压低、脉搏细速,重症可发生循环衰竭或低血容量性休克。Kussmaul呼吸,呼出气体有丙酮味,可有烦躁、神志淡漠、倦怠嗜睡、肌张力下降、反射迟钝或消失,甚至可出现昏迷。
6、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是由于遗传缺陷(先天性)或外部诱因(中毒性)导致循环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超过血红蛋白总量的2%所致。先天性是由于遗传性b5R缺乏所致,中毒性多为亚硝酸盐、解热镇痛药、局部麻醉药以及苯胺、硝基苯等化工产品所致。主要表现为发绀、呼吸困难、疲乏、无力、头痛、头晕等。严重时可有意识障碍。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控制原发病和抗感染治疗;根据病情给予氧疗,机械通气治疗;慎用胶体液,低蛋白血症者,可补充白蛋白和应用利尿剂来平衡;营养支持;维护重要脏器功能,防止MODS。短期应用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小分子右旋糖酐或加前列腺素E和布洛芬可改善肺的微循环;一氧化氮可减轻肺水肿;肺表面活性物质雾化吸入可能改善肺泡功能。
2、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N乙酰半胱氨酸或吡非尼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慢肺功能恶化或降低急性加重颗率,部分IPF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对于IPF急性加重目前多采用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PF患者尽可能进行肺康复训练,静息状态下存在明显的低氧血症(PaO2<55mmHg)患者应该实行长程氧疗。肺移植是目前IPF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积极治疗合并存在的胃食管反流及其他并发症,减轻患者因咳嗽、呼吸困难、焦虑带来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加强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建议吸烟者戒烟,预防流感和肺炎。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教育和劝导患者戒烟;脱离(致病)环境污染。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茶碱类等支气管舒张药可短期缓解症状,长期规则应用可以预防和减轻症状,还需要配合祛痰药,长期家庭氧疗(LTOT)。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包括确定急性加重期的原因及病情严重程度,控制感染,使用抗生素,控制性吸氧,鼻导管或者面罩给氧以及应用糖皮质激素。
4、高通气综合征
急性发作期采用面罩等措施进行重复呼吸和吸入低浓度的CO2,以提高体内CO2水平、尽快缓解症状。焦虑者可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适当地应用镇静药,同时训练患者腹式呼吸、缓慢呼吸,可收到一定疗效。使用的治疗药物有β2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苯二氮蕈类(如艾司唑仑)、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等。
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对单纯DK患者,仅需给予胰岛素及补液治疗,监测血糖和尿酮体。对DKA甚至昏迷的患者,应立即给予积极的抢救。补液,纠正脱水,控制血糖,消除酮体;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6、脑炎
治疗本病的治疗原则是加强护理,降低颅内压、抗菌消炎、对症治疗。病毒性脑炎无特效治疗药物,细菌性脑炎可用易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如高渗透性药物甲硝唑、磺胺嘧啶等进行治疗。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