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继发性青光眼症状概述: 继发性青光眼(secondary glaucoma)是由于某些眼...
养生
症状名称: 继发性青光眼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secondary glaucoma
主要病因: 眼部炎症、外伤、药物因素、遗传因素、手术
常见症状: 眼痛、眼红、视物模糊、雾视、虹视等
检查项目: 视敏度测试、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UBM)、视野检查、眼压测量、房角镜检查、裂隙灯检查
发病部位: 头部、眼
就诊科室: 眼科、急诊科
症状-典型表现:
患者常有眼红、眼痛、眼胀、虹视、雾视、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表现。此外,不同类型的继发性青光眼还会存在相应的眼部病变特征,如眼外伤、眼内出血、晶状体移位等。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
主要因长期局部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眼压升高导致的青光眼。眼压升高的程度与药物的种类、浓度、频度和用药持续时间有关。具有潜在升眼压效应的皮质类固醇有倍他米松、地塞米松、曲安奈德和泼尼松龙等。
2、眼外伤所致的继发性青光眼
眼球钝挫伤、穿透伤等引起眼内出血、眼组织损伤,可导致眼内容物增多、房水引流功能障碍等,出现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
3、晶状体源性青光眼
由于各种晶状体异常,如晶状体膨胀、晶状体脱位、先天性球形晶状体等,影响正常房水引流功能,导致眼压升高,从而继发青光眼。
4、虹膜睫状体炎继发性青光眼
虹膜睫状体炎可引起瞳孔环状后粘连,房水无法通过瞳孔进入前房,后房压增加并推挤虹膜使之向前膨隆,闭塞前房角,导致继发性青光眼。此外,也可因炎性产物阻塞小梁网、炎症累及小梁网或发生周边粘连,房水外流通路受阻引起继发性青光眼。
5、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常因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引起广泛性视网膜缺血,诱发虹膜出现新生血管,进而因纤维血管膜封闭了房水外流通道,或者因纤维血管膜收缩牵拉,使房角关闭,导致眼压升高继发青光眼。
6、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
多见于内眼手术后,主要为晶状体或玻璃体与水肿的睫状环相贴,后房的房水不能进入前房而向后逆流并积聚在玻璃体内或玻璃体后,使玻璃体腔容积增加,推挤晶状体-虹膜隔前移,导致整个前房变浅,房角关闭,引起眼压升高导致青光眼。
7、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
视网膜脱离手术继发青光眼的原因较多,如行外路巩膜扣带或垫压手术,出现巩膜壁受压,造成晶状体-虹膜隔前移,使前房变浅,房角关闭;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玻璃体腔注入气体、硅油;术后前房炎症较重,炎症细胞堵塞小梁网等情况,均可引起眼压升高,导致青光眼。
8、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
可能与疱疹病毒感染有关,可发生前房角内皮化和虹膜周边粘连,导致眼压升高,从而继发青光眼。
9、色素性青光眼
有一定家族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定位在第7号染色体。主要因脱落色素沉积在小梁网,房水外流受阻导致眼压升高,继发青光眼。
10、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疱疹类病毒感染有关,其中巨细胞病毒约占一半。
原因-常见疾病: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眼部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
2、伴眼部剧烈疼痛,难以忍受;
3、出现其他危急病症;
以上均需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检查发现眼压升高;
2、伴眼红、眼痛、畏光、流泪;
3、伴视物模糊、视野缺损;
4、注视光源时周围出现彩色光环;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病情危急患者应立刻于急诊科就诊。对于病情稳定患者,可及时去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有时可能需散瞳检查眼睛,可导致短时间视力障碍,最好乘坐公共交通,避免自行驾车发生意外。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眼部不适?
2、您出现这些不适多久了?
3、自从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
4、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5、您之前有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6、您曾经或目前患有青光眼等眼部疾病吗?
7、您最近眼部有过外伤吗?
8、您之前视力正常吗?有近视、远视或散光吗?多少度?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继发性青光眼?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情况严重吗?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需要接受何种治疗?要手术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若手术治疗,我日常要注意什么?
8、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9、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敏度测试
可用于检查患者的视力降低程度。
2、其他
通过肉眼观察患者眼部情况,包括结膜、巩膜、瞳孔等,以初步了解眼部病变情况。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UBM)
能够检查眼前段的结构,对眼外伤造成的损伤、周边视网膜等疾病进行辅助诊断。
2、其他
部分患者还会使用X线、CT、MRI等检查观察机体其他部位的发育异常情况。
检查-其他检查:
1、视野检查
用于检查中心及周边视野的缺损情况。视野改变是诊断青光眼的金标准,青光眼患者往往会有视野缩小,晚期可出现颞侧岛视(仅在颞侧保留一小块视力)和管状视野。
2、眼压测量
为青光眼的基础检查,能够辅助诊断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常用有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压陷式Schiötz眼压计及非接触眼压计进行测量。
3、房角镜检查
可检查房角的结构、开放与关闭状态等,也是鉴别原发性青光眼和继发性青光眼的重要手段。
4、裂隙灯检查
对角膜、结膜、虹膜、巩膜等结构进行检查,以了解眼部结构的病变情况。
5、其他
通过直接检眼镜、眼底照相机等对视盘、视网膜、视网膜血管、黄斑及中心凹等结构进行观察。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1、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好发于中年男性,典型病例呈发作性眼压升高,可达50mmHg以上,在眼压升高的同时或前后,出现羊脂状角膜后沉着物,前房深,房角开放,房水无明显混浊,不引起瞳孔后粘连,一般数天内能自行缓解,但易复发。
2、晶体溶解性青光眼
是一种因白内障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可出现急性眼压升高,眼红、痛,角膜水肿,但视力变化因原先的完全性白内障而不明显。大多数病例的眼压呈进行性升高,病情严重。可有房水闪烁或呈彩虹样等表现,晶状体完全混浊,皮质液化,核漂浮,囊膜上有软性白色斑点。房角镜检查除见到房水中的小颗粒物沉积外常无明显异常,呈开角。
3、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其临床特点是在原发性眼病基础上虹膜出现新生血管,眼压升高可达60mmHg以上,可伴有伴眼痛,畏光,角膜水肿,视力下降等症状。
4、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ICE)
包括进行性虹膜萎缩、虹膜痣综合征和Chandler综合征。这三种相关疾病均有角膜内皮病变,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前房角和虹膜表面内皮化。可出现虹膜异常、瞳孔形状和位置异常、视力减退和眼痛等症状。
5、色素性青光眼
多见于20~40岁男性,患者多为近视眼、深前房和宽房角,其发病特点是中周边虹膜向后凹陷,瞳孔运动时,虹膜与其下的悬韧带产生摩擦,色素颗粒脱落进入前房,沉着于角膜后和小梁网,色素性KP典型以垂直纺锤样分布,色素脱落也可使虹膜出现放射状裂隙透光区。UBM检查可揭示虹膜-悬韧带接触。
6、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
又称恶性青光眼,最常发生于青光眼术后早期,特别是停用睫状肌麻痹剂或滴用缩瞳剂后。发病时可出现眼压升高、眼充血、疼痛等症状。根据手术病史、临床表现,结合各种辅助检查,有助于鉴别。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1)睫状肌麻痹剂:如阿托品等,可以解除睫状肌痉挛和虹膜后粘连,避免瞳孔阻滞。
(2)降眼压药:如甘露醇、乙酰唑胺、噻吗洛尔、毛果芸香碱等,可降低眼内压。
(3)其他:还可能会使用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控制眼部炎症,消除水肿;使用止血药控制眼内出血;使用抗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促进虹膜和房角新生血管消退,从而控制眼压等。
2、手术治疗
对于积极进行原发病治疗后,使用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眼压时,可通过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1)前房切开术:对于眼外伤所致的继发性青光眼,如患者如眼压过高,药物控制不满意,或有角膜血染趋势,需行前房切开,排出积血。
(2)前房冲洗术:对外伤所致的继发性青光眼,少数眼压不能控制者,也可考虑前房冲洗术。
(3)白内障摘除术:适用于白内障性疾病继发的青光眼。
(4)晶状体摘除术:适用于晶状体病变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
(5)滤过性手术:适用于房角已经发生不可逆性粘连的虹膜睫状体炎继发性青光眼,也可用于色素性青光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等。
(6)激光虹膜切开术:虹膜睫状体炎继发性青光眼一旦发生瞳孔闭锁,虹膜膨隆,应及早行激光虹膜切开术。
(7)前段玻璃体切割术:适用于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
(8)其他:还包括房水引流装置或阀门植入术、睫状体破坏术、全视网膜光凝术、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等。
治疗-相关药物:
日常-护理原则:
1、 行手术患者,应注意保护术眼,避免碰撞,定期换药,防止眼部感染等。
2、 调整好心态,保持乐观心情,避免精神紧张、焦虑,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3、 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保证营养摄入。
4、 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学习药物的正确用法,勿擅自停用或改变药物剂量。
5、 遵医嘱定期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