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肌腱炎症状概述: 肌腱炎(tendinitis)是发生在肌腱附着于骨骼或肌肉起始处的炎症...
养生
症状名称: 肌腱炎
症状概述:
肌腱炎(tendinitis)是发生在肌腱附着于骨骼或肌肉起始处的炎症,可扩展至毗邻关节周围的结构,与外伤、炎症性疾病、重复运动致关节劳损等有关。常累及腕关节、肘关节(通常称为网球肘)、肩关节、跟腱、膝盖等处。患者的常见表现为受累部位疼痛、肿胀及活动障碍。对于初期者,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而对病情较重、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大多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英文名称: tendinitis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主要病因: 可与外伤、重复运动及炎症性疾病有关
常见症状: 肌腱及腱周疼痛、肿胀、活动障碍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检查、超声检查、MRI检查
发病部位: 手部、肘部、肩部、膝部、足部、其他
就诊科室: 骨科
重要提醒: 患者如出现肌腱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还应及时就医,以免发生肌萎缩、关节僵硬等严重后果。
流行病学:
肌腱炎好发于职业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具体发病率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具体发病率暂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
好发人群:
肌腱炎好发于职业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
症状-典型表现:
1、肌腱及腱周疼痛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活动时疼痛,并有明确的压痛点,可伴轻度肿胀。疼痛通常于数星期或数月后消失,但也可能持续或者加重。在绝大多数肌腱炎患者中,肌肉抗阻力的强力收缩会导致肌腱被动拉长,从而使疼痛加剧。
2、活动障碍
任何形式的肌腱疼痛均有可能导致患者持久的活动障碍。
原因-总述:
肌腱炎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由突然受外伤引起,大多数人发展为肌腱炎是因为工作或爱好涉及重复性运动,长时间重复的运动会过度使用肌肉纤维,反复强烈牵拉引起肌腱胶原纤维变性,从而引发肌腱炎。此外,风湿性多肌痛、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也可导致肌腱炎的发生。
原因-常见疾病:
风湿性多肌痛、类风湿关节炎
就医-门诊指征:
1、患者手腕、肘、肩、膝盖等处,出现反复发作的疼痛;
2、患处伴有轻度肿胀、活动受限等;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肌腱炎属于骨科诊治范围,患者可去骨科就医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若近期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之前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从事什么工作?是运动员吗?
6、您平时经常运动吗?经常做什么运动?
7、您最近受过外伤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症状还会加重吗?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如果治好了会有后遗症吗?
8、我还能从事之前的职业吗?
9、平时生活中我需要注意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肩部、肘部、手腕、膝盖等处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表现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其做X线检查、超声检查、MRI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
检查-体格检查:
1、观察患者有无姿势异常、活动受限等表现;检查病变部位,确定有无红斑、肿胀或水肿。
2、按压病变部位,明确有无明显的疼痛。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虽不能显示肌腱撕裂情况,但可了解关节情况,除外其他骨与关节的疾病,并判断有无肌腱钙化等。
2、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的敏感度比X线更高,尤其是实时超声,能反映肌腱运动状态下的形态学信息,判断患者是否有关节积液及囊肿形成。
3、MRI检查
可帮助医生了解肌腱损伤的严重程度,明确是否伴有关节周围骨质破坏等疾病。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的病史(如过度使用肌肉纤维)、肌腱及腱周疼痛等典型表现,再结合X线、超声、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即可进行诊断。
治疗-预计治疗:
肌腱炎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功能。初期通常采用非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休息,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必要时,也可考虑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休息及固定
休息对组织愈合至关重要,肌腱炎患者应避免增加疼痛或肿胀的活动,必要时可用悬带或夹板进行辅助。悬带可以帮助手臂或手腕得到休息;夹板或绷带能固定脚踝、膝盖,以减轻肿胀。
2、抬高患肢
下肢肌腱炎患者在卧床休息时,可抬高患肢,以减轻肢体肿胀。
3、肌肉强化训练
虽然休息有利于肌腱炎的恢复,但长时间的不活动会导致关节僵硬,因而在疼痛停止、症状改善后,可逐步恢复一般强度的活动和运动,并做肌肉强化训练。
4、冰敷或热敷
(1)急性期患者进行治疗时,关节活动需轻柔,同时患处应予以冰敷。冰敷可减轻肌肉痉挛和肿胀,起到镇痛效果。
(2)对于慢性期患者,推荐用温湿的毛巾热敷患处,以促进血液循环。
治疗-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对于疼痛难以忍受的患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缓解疼痛,常用药物包括塞来昔布、尼美舒利、美洛昔康等。
2、硝酸甘油贴
硝酸甘油贴具有显著的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的效果,外用可治疗跟腱、手腕伸肌和冈上肌肌腱炎。
治疗-相关药物:
塞来昔布、尼美舒利、美洛昔康、硝酸甘油贴
治疗-手术治疗:
1、病情反复发作者,可通过手术扩张狭窄的腱鞘,以改善关节的功能。
2、肌腱损伤程度较重,特别是合并肌腱撕裂者,需进行外科手术修复。
治疗-治疗周期:
肌腱炎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预计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其他治疗:
1、封闭治疗
可使用利多卡因联合类固醇激素在肌腱鞘和周围的滑囊进行注射,此方法可止痛,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同时促进无菌性炎症的吸收、软化瘢痕等。
2、抽吸灌洗治疗
在超声引导下,行抽吸灌洗治疗,可减少钙化灶,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3、体外冲击波疗法
用一系列的慢冲击波直接应用于病变肌腱,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该方法可破坏纤维组织,并促进血管再生及组织愈合,减少感觉神经疼痛信号的传播,从而缓解疼痛。
4、超声波疗法
有学者认为,超声波治疗可以间接通过增加细胞内钙含量,激活内皮细胞表达和释放多种化学趋化因子,促进游走巨噬细胞参与钙化颗粒的吞噬作用。
预后-一般预后:
肌腱炎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肌腱的损伤程度,大多患者经过早期规范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有患处疼痛、活动受限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2、若延误治疗,可能并发肌萎缩及关节僵硬等严重后果,增加治疗难度。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限制活动以及规范治疗,通常可达到临床治愈。
日常-护理原则: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以促进疾病的恢复。此外,还应定期复查,方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可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不要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
5、注意日常保暖,特别是患处的保暖。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去医院复查,通常需复查X线或CT,以查看患者的恢复情况,明确肌腱的炎症是否完全消除。
饮食-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调理即可。
饮食-饮食建议:
1、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3、患者可适量补充虾皮、豆制品、骨头汤等富含钙质的食物。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
5、多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饮食-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等。
预防-预防措施:
1、适当休息
避免对肌腱施加过度压力的活动,尤其是长时间的活动。如果在特定的运动中感觉到疼痛,应停下来休息。
2、交叉锻炼
勿长时间做同一项锻炼,如果某一项锻炼或活动导致剧烈的、持续的疼痛,可选择其他的锻炼项目。
3、提高技术
如果在活动或锻炼中有技术缺陷,或开始一项新的运动或使用锻炼器材时,建议提前学习或接受专业指导。
4、运动后拉伸
锻炼后应进行肌肉拉伸,以最大限度地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有助于减少对紧密组织的重复性创伤。
5、运动前热身
运动前应充分热身,以便活动时,肌腱可以更好地承受压力和负荷。
6、保持正确的姿势
日常学习或生活中,可根据身高、手臂长度和日常任务,调整椅子、键盘和桌面的位置等,有助于保护关节和肌腱。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