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肌腱粘连症状概述: 肌腱外伤或手术后,常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表现为受累肌腱所支配肢体的活...
养生
症状名称: 肌腱粘连
症状概述:
肌腱外伤或手术后,常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表现为受累肌腱所支配肢体的活动障碍。肌腱粘连后,轻则影响肌腱的滑动,重则使肌腱修复手术失败。治疗酌情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英文名称: Tendon adhesion
主要病因: 外伤、肌腱手术、感染、劳损
常见症状: 肌腱粘连、肢体被动活动大于主动活动、肢体活动障碍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检查、肌电图检查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骨科
好发人群:
无特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患者在运动时肌腱位置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同时可有关节活动困难,肌腱压痛,关节活动范围减小等不适症状。
原因-总述:
手术、外伤、感染或者劳损等原因,使肌腱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在愈合过程中,与肌腱周围的组织出现了粘连固定。
原因-症状起因:
1、肌腱外伤
肌腱承受外力的挤压和撞击时可以损害肌腱,并在愈合的过程中,使周围组织出现广泛的瘢痕和粘连。
2、肌腱手术术后
手术是肌腱粘连的最主要因素,接受肌腱周围手术的患者,由于炎症和水肿,大部分均会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腱粘连。
3、运动劳损
肌腱过长时间、过高频率地承受负荷,进行延长和收缩,导致肌腱内部结构的细微损伤。损伤在愈合的过程中,不仅导致周围组织的炎症和水肿,也与周围的软组织结构形成不同程度的结合固定,最终导致肌腱粘连。
4、感染
肌腱周围的感染甚至化脓,可以导致软组织损伤、炎症和水肿,并继而形成肌腱粘连。
原因-常见疾病:
肌腱外伤、肌腱感染等。
就医-门诊指征:
1、肌腱部位出现长期或反复的疼痛不适,活动时加重;
2、伴局部肌肉痉挛或萎缩、关节畸形 、活动障碍;
3、有局部外伤或手术病史;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及时去骨科就诊治疗。
就医-就医准备:
1、限制局部剧烈活动,适当休息,防止加重病情。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医生可能需要对相关部位进行检查,必要时穿宽松衣物,便于检查。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曾使用某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肌腱粘连是何时发现的?随时间推移,症状有变化吗?
2、除肌腱粘连,您是否还存在局部疼痛、活动异常等表现?
3、您以前发生过肌腱粘连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4、您使用过药物进行治疗吗?什么药?效果如何?
5、您近期有局部扭伤或骨折等情况吗?如何处理的?
6、您曾经或目前是否患有肌腱炎、肌腱囊肿等病变?
7、您从事何种职业?是否存在过度疲劳、肌腱频繁活动情况?
8、您吸烟吗?吸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9、您有饮酒习惯吗?每天饮酒量多少?
10、您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痛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吗?是否有用药进行治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出现肌腱粘连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病情严重吗?能治好吗?
3、我现在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4、我有哪些治疗方法可以选择?要住院吗?
5、若手术治疗,我日常要如何进行护理?
6、若进行药物、理疗等保守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
7、这些治疗有什么风险吗?会影响未来肢体活动吗?
8、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直观地判断是否存在肌腱粘连。同时行X线、CT、MRI细致观察周围骨骼情况。
检查-体格检查:
1、检查患肢一般情况,有无皮肤瘢痕、挛缩畸形等。
2、受累肢体有无畸形,主动伸屈功能障碍程度,关节僵硬程度。
3、医生会注意是否合并有骨、神经、血管损伤。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根据伤情进行X线检查,观察骨及周围组织的一般情况。
2、CT、MRI
通过局部CT细致观察周围骨骼情况。此外,利用局部MRI判断是否有炎症渗出等情况。
检查-其他检查:
非急性损伤,若鉴别诊断需要,可行肌电图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患者通常带有疼痛感,而且可能影响关节。结合快速的体检、影像学检查结果一般可做出明确的诊断。肌腱拉伤、扭伤、囊肿、肌腱端炎等可与肌腱粘连部分表现相似,患者多需鉴别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肌腱拉伤
一般发生在身体疲劳和超过所负担的强度时。最容易受拉伤的两处是:大腿后面、大腿内侧。绳肌拉伤的主要症状是当伸直腿的时,腿部和背部有尖锐的疼痛。内收肌拉伤的主要症状是当向外侧抬腿时,大腿内侧有尖锐的疼痛。
2、肌腱扭伤
肌腱是软组织的一种。软组织是指人体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滑膜囊、神经、血管等。扭伤指四肢关节或躯体的软组织损伤,如肌肉、肌腱、韧带、血管等扭伤,而无骨折、脱臼、皮肉破损的症状。
3、肌腱囊肿
囊肿一般发展缓慢,除局部肿块外,很少有症状,偶尔局部酸痛。
4、肌腱端炎
肌腱端是韧带、肌腱、关节囊附着到骨上的终端。肌腱端炎是反应性关节炎的常见症状之一。表现为肌腱在骨骼附着点局部的疼痛及压痛。以跟腱、足底肌腱、髌腱附着点及脊柱旁最易受累。重症患者可因局部疼痛使活动受限或出现肌肉失用性萎缩。
治疗-预计治疗:
一般来讲保守治疗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但并非所有患者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得到完全的恢复。如有必要,可行肌腱粘连松解术也可以取得理想的疗效,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辅以理疗。
治疗-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适用于粘连程度较轻的肌腱粘连(如III区和V区的肌腱粘连)。治疗方法包括理疗、体疗等功能训练。
2、手术治疗
多采用肌腱粘连松解术。
(1)适应证:①肌腱粘连持续5个月以上者;②关节被动活动正常;③皮肤条件较好,局部血循环良好者;④肌腱动力较好者。
(2)治疗要点:①术前选择手术适应证;②术中注意手术切口的选择,避免造成进一步粘连,便于术后功能练习;③彻底松解肌腱,术中采用被动牵拉肌腱方法检查松解效果;④保留重要的滑车结构;④锐性分离,无创操作,注意止血,避免进一步损伤肌腱及周围结构;⑤术后24~48小时开始功能训练,术后3天内每天2~4次,注意每次练习必须充分,3天后每天5~6次,配合理疗功能练习。
预后-一般预后:
一般来讲,经过合理规范的治疗,辅以关节康复锻炼,可使已经粘连的肌腱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自由运动,又可以阻止进一步的粘连发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