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脊髓内脓肿症状概述: 脊髓内脓肿(abscess of spinal cord)是少见的...
养生
症状名称: 脊髓内脓肿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abscess of spinal cord
主要病因: 多继发血行感染,其次是感染直接蔓延,少数找不到原发感染灶
常见症状: 发热、神经根疼痛、神经功能异常
检查项目: 血常规检查、脑脊液检查、脊髓造影、脊髓MRI检查
发病部位: 背部、脊髓、脊柱
就诊科室: 骨科、神经外科
流行病学:
传染性: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其症状可因脓肿的部位、大小、单发或多发及病程的长短不同而不同,临床可表现为发热、神经根疼痛、神经功能异常等症状。
1、早期可表现为脊髓受累节段分布区的疼痛,部分患者可有背痛、颈痛或手痛的感觉。
2、短时间内即可出现脊髓压迫症状,表现为病变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所以大多数仅表现出脊髓功能障碍的进行性加重。如长束征、尿潴留、受累脊髓平面以下的肌力减退和不同类型的感觉(如触觉、温度觉等)缺失。
3、根据疾病进展的快慢,腱反射可减弱或增高,Babinski征(使用钝物沿足底外侧缘由根部向上轻划,至小趾根部转向拇趾方向滑到拇趾下方为止。若出现拇趾背屈,其余各趾呈扇形散开,即为Babinski征阳性)可以阳性或阴性。
原因-总述:
脊髓内脓肿多继发于血行感染,其次是感染直接蔓延或创伤后感染,少数感染来源不明。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真菌(如放线菌)等。曾发现绦虫裂头蚴也可导致脊髓内脓肿。
原因-症状起因:
1、远处感染灶的血源性播散
感染可经动脉或静脉进入脊髓。临床上常继发于肺部、心脏(亚急性心内膜炎)、泌尿生殖系统、人工流产并发感染及体表皮肤化脓性感染等。脓肿可发生于任何脊髓节段,以胸髓背侧好发。
2、邻近感染灶的蔓延
在解剖上脊髓的蛛网膜下腔经脊神经与纵隔、腹腔、腹膜后间隙的淋巴管相通,因此感染可经淋巴管进入脊髓,伴或不伴脑膜炎。半数患者来源于腰骶部感染和尾部藏毛窦感染。脓肿大多发生在原发感染灶相邻近的脊髓。
3、创伤后感染
多见开放性脊髓外伤、腰穿等。
4、隐源性感染
部分患者感染来源不明。
5、其他来源
少部分脊髓内脓肿是由于患者感染了HIV。
原因-常见疾病:
就医-急诊指征:
1、持续加重的背痛、脖子痛或手痛。
2、突发四肢麻木、肢体无力、站立不稳。
3、伴大小便异常,尿潴留等。
4、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目前有什么不适的地方?
2、您什么时候出现这些症状的?
3、您出现病症前有无诱因?
4、您什么部位疼痛最明显?会在什么情况下加重吗?
5、您之前有没有得过什么炎症,如肺炎、皮肤感染、尿路感染等?
6、您最近有没有发热?
7、您有对什么过敏吗?
8、您最近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9、您最近是否接受过治疗?治疗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这个病是怎么引起的?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这个病传染吗?
4、我需要住院吗?
5、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哪种治疗最适合我的病情?我能治愈吗?
6、我这个病需不需要手术?
7、这个病治疗需要花费多少钱?医保能报销吗?
8、这个病有什么后遗症?
9、以后生活中我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可进行神经系统相关检查,检查时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有无感觉障碍或反射异常。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周围血象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但有时很轻微。急性病人白细胞数增高,慢性病人白细胞数随症状轻重而正常或稍高。
2、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
椎管通畅试验(奎肯氏试验)因脊髓肿胀而呈部分或完全梗阻,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及蛋白均升高。脑脊液培养多为阴性。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脊椎X线片和脊髓造影
脊柱平片一般为阴性,但如果平片显示有椎间盘炎、脊髓炎或椎旁感染,必须怀疑感染扩散至脊髓。既往脊髓造影常能看到与髓内病变一致的脊髓增宽现象,常见椎管完全梗阻。
2、CT扫描
对病变部位行水平扫描,可了解病变横断面形态,脓腔可呈低密度改变,位于髓内。
3、MRI检查
近来,MRI已取代脊髓造影而作为首选的检查。急性阶段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增强早期病变区一般无强化,当有坏死、软化时出现斑点或斑片状不规则强化。在化脓和包膜形成阶段,MRI脓液T1低信号,T2高信号,初期信号不均匀。脓壁早期T1稍高信号,T2低信号;亚急性期T1和T2都为稍高信号;慢性期T1等信号,T2低信号。周围水肿T1低信号,T2高信号。增强脓壁显著环型强化,壁薄而均匀,没有附壁结节,脓肿腔及水肿无强化。
诊断-诊断原则:
患者可有外伤、脊髓中线皮毛窦的病史。根据患者病史、症状、神经专科检查结合辅助检查来做出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还应注意排查脊髓炎、室管膜瘤、胶质瘤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脊髓炎
多见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病毒感染后及多发性硬化,MRI显示脊髓肿胀、增粗,T2WI在增粗的脊髓中见边缘不清楚的多发发、斑片状高信号。
2、室管膜瘤
为最常见髓内肿瘤 ,常由实性部分与囊性部分组成,实性部分有明显异常对比增强,信号强度不均匀,常发生种植转移及脊髓空洞,被发现时往往已累及多个阶段。
3、胶质瘤
脊髓梭形增粗,肿瘤可囊变 (MRI表现同室管膜瘤 ),其上下常继发空洞,多数呈不均匀、明显异常对比增强,并有延迟增强现象,一般无先天性皮毛窦及感染史。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加强营养和护理,防治并发症,康复期配合针灸、按摩及理疗等措施。
2、药物治疗
应用足量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防止感染进一步扩散,术后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并可用皮质类固醇、甘露醇等减轻脊髓水肿。
3、手术治疗
对于脊髓内脓肿来说,能挽救生命及保证神经功能恢复的最佳治疗方案是及时手术引流加上适当抗生素的使用。一旦怀疑该病,即应紧急手术来进行引流和减压。脊髓内脓肿可多房性或可复发,因而有些患者需要再次引流。
治疗-相关药物:
日常-护理原则:
1、遵医嘱定时换药,保持伤口局部清洁,避免感染。
2、遵医嘱用药,勿擅自增减药量或停用。
3、遵医嘱适当进行功能锻炼,恢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
4、合理饮食,适当补充营养,宜吃一些新鲜的瓜果蔬菜及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5、戒烟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6、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
7、遵医嘱定期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