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急性胃痛症状概述: 急性胃痛(acute stomach)是由胃黏膜刺激、受损或胃平滑肌...
养生
症状名称: 急性胃痛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acute stomach
主要病因: 消化系统疾病
常见症状: 上腹胃脘部突然出现较剧烈的疼痛、打嗝、胀气、恶心、呕吐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便常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粪便隐血试验、CT检查、X线钡餐检查、胃镜检查
发病部位: 腹部、胃
就诊科室: 急诊科
传染性:
症状-典型表现: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消化系统疾病
急性胃痛常由消化系统疾病引起,如急性胃炎、急性胃扩张、急性胃扭转、急性胃痉挛、胃黏膜脱垂、胃下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或急性穿孔、胃癌急性穿孔等。
2、其他因素
天气变化、精神过度紧张、暴饮暴食、吃饱后马上做运动、饮酒过多、吃辣过度、经常进食生冷干硬的食物等为发病诱因。
原因-常见疾病:
就医-家庭处理:
1、出现胃痛,不要慌张,调整情绪和心态。
2、尽快回忆和确定引起胃痛的原因。如果与特殊饮食有关,立即停止。如果怀疑着凉引起,加强腹部保暖。
3、既往是否有相关病史,如消化道溃疡,确认此次发作是否与既往病史有关。
4、腹痛发作时,暂停饮食,注意休息,采取舒适的体位,观察是否缓解。
5、未明确腹痛原因前,请勿用止痛药。
6、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尽快就医。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难以忍受的剧烈上腹痛,面容痛苦;
2、伴恶心、呕吐、反酸、嗳气;
3、伴呕血、黑便等出血征象;
4、伴面色苍白、出冷汗、肢体发冷、意识模糊、昏迷等;
5、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必要时送急诊科或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急性胃痛发病急、变化快,家属可提前帮助患者做一些准备,以便顺畅就医。
1、就医时携带好患者的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急性胃痛的患者发作比较急、症状比较严重,医生可能向家属询问一些问题:
1、您的家人是什么时候出现胃痛的?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2、胃痛是否逐渐加重?
3、除了胃痛外,是否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
4、您的家人之前有被诊断为急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吗?目前在服用什么药物?
5、您的家人是否还有其他基础疾病?
6、胃痛出现后吃过止痛药吗?
7、您的家人平时喝酒、吸烟吗?饮食习惯怎么样?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急性胃痛的患者发作比较急、症状比较严重,待其症状缓解后可能会询问医生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急性胃痛?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5、能治好吗?以后还会再发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我平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某些生活习惯需要改变吗?
8、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情,随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进行血常规、便常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粪便隐血试验、CT检查、X线钡餐检查、胃镜检查等,以便于明确急性胃痛的具体病因。
检查-体格检查:
1、触诊
医生会用手触摸患者的腹部,检查患者是否有腹部包块、压痛及反跳痛等异常情况。
2、听诊
通过听诊器检查患者是否有肠鸣音亢进等异常体征。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通过血常规查看患者体内是否有炎症感染。
2、便常规
镜检有红、白细胞与黏液者,多为肠道炎症;消化不良者,大便中含大量不消化的食物;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时,大便带酸臭味,镜检有大量淀粉颗粒。
3、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对于消化性溃疡的诊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常用的有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等。
4、粪便隐血试验
可通过粪便隐血试验检测患者是否有消化道出血,对消化系统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检查-影像学检查:
1、CT检查
对于溃疡穿孔,CT很有价值,可以发现穿孔周围组织炎症、包块、积液等。
2、X线钡餐检查
对于胃黏膜脱垂、胃下垂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检查-其他检查:
胃镜检查:是胃病中常用和准确的检查方法。不仅能在直视下观察胃黏膜的情况,还能取活检以鉴别病变组织的良恶性。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1、疼痛鉴别
(1)心绞痛:心绞痛多见于老年人,表现为在劳累、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可蔓延到左臂、背部,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其病变部位、疼痛程度与特征、伴随症状及其预后等方面,与胃痛有明显区别。
(2)胁痛:胁痛是以胁部疼痛为症状,可伴发热、恶寒,或皮肤巩膜黄染,或胸闷叹息,极少伴反酸、嗳气。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可累及胁部,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症状。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
(3)腹痛:腹痛是指胃脘部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位置疼痛。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两者仅就疼痛部位来说,是有区别的。但胃处腹中,与肠相连,因而在个别特殊病症中,胃痛可以影响及腹,而腹痛亦可牵连于胃,这时需要从疼痛的主要部位和如何起病来加以辨别。
2、病因鉴别
(1)急性胃炎:一般起病较急,表现为中上腹不适、疼痛,以至剧烈的腹部绞痛,可伴有厌食、恶心、呕吐,严重者可有发热、呕血和(或)便血、脱水、休克等症状。
(2)急性胃扩张:患者起病急,上腹持续性胀痛,可有阵发性加重。伴呃逆、频繁呕吐,呕吐物为棕褐色酸性液体,呕吐后症状并无缓解。严重者出现脱水和碱中毒。查体可见上腹膨隆、巨大胃型和胃蠕动波,局部压痛,叩诊为高度鼓音,有振水音。如并发胃穿孔,则有急性腹膜炎体征。
(3)急性胃扭转:突然发生严重而短暂的上腹部疼痛,并可牵涉背部及下胸部。常有持续性干呕。严重者可并发胃溃疡、穿孔,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4)胃溃疡:患者常出现上腹中部疼痛,多表现为烧灼样的疼痛,且在进食后加重。伴消化不良、上腹饱胀、积食感等。胃溃疡穿孔时突发性上腹剧痛,呈刀割样,可放射至肩部,很快扩散至全腹。甚至出现面色苍白、冷汗、肢体发冷、脉细等休克症状,伴恶心、呕吐。
(5)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经常在饥饿时出现胃痛,甚至半夜疼醒、无法入睡,常有反酸现象。溃疡如果向深处发展,可造成十二指肠穿孔,突发上腹剧烈疼痛,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症状。
3、其他疾病鉴别
(1)急性胆囊炎:持续性右上腹部疼痛,可放射至右肩部,可伴发热、恶心、呕吐、黄疸,常由油腻食物诱发。体检右上腹压痛,有时可扪及肿大的胆囊。可见血白细胞增高及肝功能指标异常。
(2)胆道蛔虫症:多见于儿童,成人也可发生。胆道蛔虫症的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剑突下,常呈突然发作、阵发性加剧的绞痛,并可有钻顶感。疼痛间隙期可完全不痛。
(3)急性胰腺炎:持续性中上腹或偏左部位剧烈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甚至休克。多由暴饮暴食诱发。体检可见中上腹或偏左部位压痛和肌紧张,或有反跳痛。血液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清淀粉酶检测有助于确诊。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急性胃炎
疼痛剧烈者可服用解痉止痛药,必要时口服H2受体拮抗药,也可应用抗酸药或黏膜保护剂。一般不需要抗感染治疗,明确有感染需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遵医嘱规范用药才能完全清除细菌,切忌自行停药。
2、急性胃扩张
禁食、禁水,以免胃扩张加重。同时进行持续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积极抗休克治疗,症状缓解后可试着进流质饮食。如果上述治疗后症状仍不缓解,或者症状加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3、急性胃扭转
常需手术治疗。首先应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如果同时伴有干呕、振水音或X线检查证实有胃扩张,医生通常会给予插胃管减压。
日常-护理原则:
1、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多吃清淡的食物,少食肥甘及各种刺激性食物,如含酒精及香料的食物。有吸烟、饮酒嗜好的患者,应戒烟、戒酒。
2、饮食定时定量。应尽量少食多餐,平时应少食或不食零食,以减轻胃的负担。
3、注意营养平衡。平时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利于保护胃黏膜和提高其防御能力,并促进局部病变的修复。
4、饮食宜软、温、暖。烹调宜用蒸、煮、熬、烩,少吃坚硬、粗糙的食物。进食应不急不躁,使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与唾液充分混合后慢慢咽下,这样有利于消化和病后的修复。
5、注意身心状态的调整,保持心情愉悦,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预防-预防措施:
1、平时注意饮食卫生,定时定量,少吃生冷、刺激性的食物。
2、戒烟酒,尤其是过量饮酒可能会引起急性胃炎,从而引发急性胃痛。
3、生活、工作要有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注意胃部保暖,尤其是在夜间睡觉时,胃部受凉容易诱发胃痛。
5、保持情绪稳定,不宜思虑过度。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