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脊椎僵直症状概述: 脊椎僵直(spinal rigidity)是指脊柱活动度下降,柔韧性...
养生
症状名称: 脊椎僵直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spinal rigidity
主要病因: 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
常见症状: 脊柱关节疼痛、手部发僵、皮下结节、低热、消瘦、乏力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清学检查、结核PPD试验、脊柱X线检查、脊柱CT检查、脊柱MRI检查
发病部位: 脊柱、背部
就诊科室: 骨科、感染性疾病科、风湿免疫科、神经外科
症状-典型表现:
脊柱僵直的患者常可伴有一些其他症状,如关节周围肌肉抽搐、病变关节夜间疼痛、间断低热、乏力、消瘦、厌食、轻度贫血、下肢感觉丧失、下肢瘫痪等。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遗传因素
该症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
2、环境因素
某些微生物(如克雷白杆菌)与容易感染的人的自身组织具有共同抗原,引发异常免疫应答。
3、免疫因素
研究发现60%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补体及类湿因子升高,血清C4和gA水平显著增高。
3、其他
创伤、代谢障碍、内分泌和变态反应也有可能是该症状的发病因素。
原因-常见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破伤风、肠病性关节炎、结核性脊柱炎、Reiter综合征、银屑病性关节炎等。
就医-门诊指征:
1、患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脊柱活动度下降、柔韧性减低表现;
2、伴脊柱关节疼痛、晨起僵硬、畸形等症状;
3、伴局部肌肉无力、痉挛、疼痛或萎缩;
4、伴肢体麻木、刺痛或感觉减退;
5、伴肢体活动受限,甚至瘫痪;
6、伴低热、盗汗、消瘦、乏力、大小便障碍等全身症状;
7、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患者出现脊椎僵直的现象时,怀疑是脊柱或相关的骨骼出现了病变,患者可在骨科或脊柱外科进行相关的检查、诊断和治疗。
2、引起脊椎僵直的的原因比较多,如怀疑由类风湿性疾病导致患者出现该症状,可在风湿免疫科进行相关的诊疗措施。
就医-就医准备:
为了确保就医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建议患者提前采取一些简单的准备措施。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患者脊柱等进行相关的检查,建议患者就诊时着宽松的衣物以便于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症状严重、年老体弱、未成年的患者,建议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开始感到脊椎僵直的?这个症状持续了多久了?有没有什么变化规律?
2、有没有加重或缓解的迹象呢?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或缓解?
3、您脊椎僵直的现象是突然出现的呢,还是慢慢出现的?
4、除了脊椎有僵直的感觉外,身体其他部位有没有类似的感觉呢?
5、最近有进行什么活动吗?活动剧烈吗?
6、平时学习/工作/生活的状态是什么样的?有没有久坐或者不喜欢运动的习惯?
7、除了僵直的感觉外,您还有其他的症状吗?比如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等?
8、以前是否有看过医生?接受了什么治疗?治疗效果怎么样?是否复发?
9、脊柱近期受过什么外伤吗?以前受过什么外伤或做过什么手术吗?
10、您有结核、类风湿、皮肤等相关的病史吗?
11、您的家人亲属有没有类似的症状?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脊椎僵直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住院吗?
5、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我的疾病呢?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会有什么风险呢?会不会对我的身体造成其他不好的影响?
7、现在有确切的诊断吗?诊断是什么病呢?需要我怎么配合?
8、我身体还有其他的不适,会影响我这次的治疗吗?
9、平时生活中我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呢?需要注意些什么?
10、如果可以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一般都会复查什么项目呢?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清学检查
缺乏特异性的鉴别手段。大多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有HLA-B27阳性、类风湿因子阴性,但这并不能作为确诊手段。脊柱强直患者血沉可能加快,抗O和C反应蛋白在活动期多数可能会升高。类风湿因子等自身抗体滴度升高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2、结核PPD试验
阳性结果有助于协助诊断结核性脊柱炎。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脊柱X线检查
可以从大体上观察脊柱的形态,了解有无骨质增生、骨质破坏、骨赘形成、钙化等,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2、脊柱CT检查
CT分辨率高,层面无干扰,对于常规X线难以确诊的病例,有利于明确诊断。
3、脊柱MRI(磁共振成像)检查
可以更加清楚地显示脊柱周围的软组织(如肌肉、韧带结构),以及骨赘形成、骨质破坏、关节强直等结构改变。
诊断-诊断原则:
通常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症状及相关检查可以诊断。医生在诊断的同时常需要排查患者是否有强制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性脊柱炎、Reiter综合征等疾病。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要点
(1)发病年龄
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16~30岁年轻人。结核好发于儿童与青少年。类风湿关节炎多发生于25~50岁年龄段。银屑病性关节炎多发生于30~35岁年龄段。
(2)性别
强直性脊柱炎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10倍。类风湿关节炎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2~3倍。银屑病性关节炎男女比例基本为1:1。
(3)伴随症状
强直性脊柱炎可以伴发有主动脉瓣病变、结膜炎、虹膜炎等;手部症状、皮下结节及腱鞘滑囊等的炎症多见于类风湿关节炎;长期低热、消瘦及乏力、盗汗等多见于结核;腹痛、腹泻及消瘦等胃肠道症状可见于肠病性关节病;伴发结膜炎、尿道炎及黏膜病损多见于Reiter综合征;鳞屑等皮损症状可见于银屑病性关节炎;结核和强直性脊柱炎疼痛症状较明显。
2、体检重点
(1)累及范围
明确是否累及骶骼关节,累及全脊柱还是部分节段,脊柱及骨盆的活动范围以及胸廓扩张度。
(2)皮肤情况
是否有银屑病皮损,是否存在皮下结节或脓肿等。
诊断-鉴别诊断:
1、如果强直是自骶髂关节开始进而累及全脊柱,强直性脊柱炎、肠病性关节炎、结核性脊柱炎、Reiter综合征及银屑病性关节炎可能性较大,前两者的影像学表现有所相似,而后三者的影像学表现就有所不同,而且Reiter综合征有结膜炎、尿道炎及黏膜损害表现;结核多伴有全身症状,PPD试验阳性;而银屑病则多有全身的银屑病皮损表现。强直性脊柱炎与肠病性关节炎的鉴别主要在于是否存在腹痛腹泻、营养障碍及消瘦等表现。
2、如果强直症状只累及脊柱或部分节段的脊柱,则应注意区分泛发性特发性骨肥厚症(Forestier病)及类风湿关节炎。前者多见于老年人,也有类似竹节样变,但骶髂关节多不累及,椎间小关节多正常;后者多见于女性,一般先累及手足小关节,多不累及骶髂关节而主要累及颈椎,血清类风湿因子多为阳性,HLA-B27阴性。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强直性脊柱炎
(1)一般治疗:包括患者健康教育、功能锻炼和物理治疗等。早期进行锻炼尤其针对脊柱、胸廓、髋关节等的活动训练更为有效,是延缓疾病发展及促进康复的有效措施。晚期患者应注意坐、立、卧的正确姿势;睡硬板床、低枕、避免负重和剧烈运动。
(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非甾体类抗炎药、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等。
(3)手术治疗:对于髋关节病变导致难治性疼痛或关节残疾,如脊柱严重畸形的晚期患者,且有影像学证据的结构破坏,无论年龄多大都应考虑全髋关节置换术或脊柱矫形术。
2、类风湿性关节炎
(1)一般治疗:关节肿痛明显者应强调休息及关节制动,而在关节肿痛缓解后应注意早期开始关节的功能锻炼、理疗、外用药等辅助治疗可快速缓解关节症状.。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类抗炎药、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及植物药等。
(3)手术治疗:适用于经保守治疗不能控制症状及严重关节功能障碍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科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