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肩胛带肌肉萎缩症状概述: 肩胛带肌肉萎缩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肩胛带肌群的营养障碍,肌肉纤...
养生
症状名称: 肩胛带肌肉萎缩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Atrophy of scapularb and muscle
主要病因: 脊髓和下运动神经元病变、肌营养不良、肌肉长期不运动
常见症状: 肩关节及周围组织肌肉体积缩小、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
检查项目: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检测、肌肉活检、肌电图、MRI检查
发病部位: 肩部
就诊科室: 骨科、神经内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
症状-典型表现: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神经源性肌萎缩
主要是由脊髓和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如脊椎椎骨骨质增生、椎间盘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神经损伤、脊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脑部病变和脊髓病变导致的废用性肌萎缩症等。
2、肌源性肌萎缩
常见于肌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性肌强直症、周期性麻痹、多发性肌炎、挤压综合征、缺血性肌病、代谢性肌病、内分泌性肌病、药源性肌病、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肌病如重症肌无力等。
3、废用性肌萎缩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系由肌肉长期不运动引起,全身消耗性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4、其他原因性肌萎缩
如恶病质性肌肉萎缩、交感性肌肉营养不良等。
原因-常见疾病: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多发性肌炎、糖尿病性肌萎缩、激素性肌病、肩峰下滑囊炎、颈椎病、周围神经损伤等。
就医-门诊指征:
1、肩胛带肌肉体积缩小、萎缩,且不断加重;
2、伴肩胛肌肉持续酸痛、按压疼痛、无力;
3、伴活动受限,抬头、举臂、梳头等困难;
4、伴其它肌肉进行性萎缩和无力;
5、伴颈痛、上肢麻木、刺痛、头晕等颈椎病变表现;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在就诊时尽量着易于穿脱的衣服,以方便医生检查。
2、患者在检查前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及过度劳累。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出现肩胛带肌肉萎缩的?
2、您是怎么发现的?您具体有什么症状吗,如抬头、举臂、梳头等困难,或颈肌无力?
3、您在出现这些症状之前有过什么肩胛部的外伤吗?
4、您除了上述症状是否还有其他部位的症状,如上楼、蹲起困难、眼睑无力、鼓腮困难等?
5、您既往出现过什么神经系统的疾病吗?
6、您既往有颈椎病的病史吗?
7、您是做什么工作的?平时会经常使用肩部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有肩胛带肌肉萎缩的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我的诊断和治疗的下一步是什么?
7、如果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9、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主要检查肌肉萎缩的范围分布、程度,两侧对称部位的比较,观察有无肌束颤动,还需注意肌肉萎缩部位的肌力、肌张力,是否合并局部感觉缺失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清肌酸激酶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在疾病早期可出现血清肌酸激酶显著增高。
2、血糖
糖尿病性肌萎缩者可出现血糖升高。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可排除骨质病变有意义。
2、肌肉MRI检查
可肌肉受损分布情况进行确定。
检查-病理检查:
肌肉活检对识别肌肉病变有重大意义。
检查-其他检查:
肌电图作为一种测定运动系统功能的手段,现已被广泛用于区别肌肉力弱和肌萎缩是疾病所致,或神经所致,还是其他原因所致。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肩胛带肌肉萎缩的原因有很多种,临床上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要注意鉴别。
1、周围神经损伤
本病多为单一神经所支配肌肉萎缩,如腋神经损伤出现三角肌萎缩;肩胛上神经卡压症出现冈上肌、冈下肌萎缩;副神经出现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萎缩;胸长神经损伤出现前锯肌萎缩,翼状肩胛等。臂丛神经上干或神经根损伤出现肩胛带肌萎缩等。
2、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本病是一组遗传性肌肉变性疾病,临床特征为缓慢进行性对称性肌肉无力和萎缩,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常为面部和肩胛带肌肉最先受累,患者面部表情少,眼睑闭合无力,吹口哨、鼓腮困难,逐渐延至肩胛带,三角肌,肱二、三头肌和胸大肌上半部。肩胛带和上臂肌肉萎缩十分明显,可不对称。因口轮匝肌假性肥大嘴唇增厚而微翘,称为“肌病面容”。可见三角肌假性肥大。病情缓慢进展,逐渐累及躯干和骨盆带肌肉,可有腓肠肌假性肥大,视网膜病变和听力障碍。
3、多发性肌炎
本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广泛的骨骼肌炎性病变,首发症状通常为四肢近端无力,常从盆带肌开始逐渐累及肩带肌肉,表现为上楼、蹲起困难、双臂不能高举、梳头困难等;颈肌无力致抬头困难;咽喉肌无力致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呼吸肌受累则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常伴有关节和肌肉的自发性疼痛或压痛。
4、肩峰下滑囊炎
疼痛、运动受限和局限性压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疼痛为逐渐加重,夜间较为显著,运动时疼痛加重,尤其在外展和外旋时。肩关节、肩峰下、大结节等处有压痛点,可随肱骨的旋转而移位。当滑囊肿胀积液时,整个肩关节区域和三角肌部均有压痛。晚期可见肩胛带肌肉萎缩。
治疗-预计治疗:
对于病因明确者,常需积极针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肩峰下滑囊炎等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同时注意限制患部活动,必要时还可辅以肌肉康复和肩关节锻炼治疗,以促进局部功能恢复。
治疗-治疗方法:
常见原发病的治疗如下:
1、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迄今无特异性治疗,只能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如增加营养,正常活动。物理疗法和矫形治疗可预防及改善脊柱畸形和关节挛缩,对维持活动功能很重要。因为肌肉本身病变,尤其是进展较快者,不鼓励作较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但建议患者适当运动,不能长期卧床。药物可选用辅酶Q10、ATP、维生素E等。
2、多发性肌炎
(1)糖皮质激素:为首选用药,可根据病情调整用量。病情好转后应逐渐减量,急性或重症患者可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
(2)免疫抑制剂:在激素治疗不满意时加用。可选用其中一种,如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素,用药期间注意定期查白细胞和肝肾功能。
(3)放射治疗:采用全身放疗或淋巴结照射,抑制T细胞的免疫活性,用于难治性肌炎。
(4)支持对症治疗:注意休息、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饮食,适当运动,加强康复治疗。
3、肩峰下滑囊炎
首先查明原发病因,施以针对性的处理。急性期的治疗包括休息、消炎镇痛、物理治疗、针灸和将患肢置于外展外旋位,类固醇激素局部注射有较好效果。慢性期除了上述疗法外,要强调不增加疼痛的康复治疗,主要恢复肩关节在三个轴上的运动功能。对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包括滑囊切除术、冈上肌腱钙化灶刮除术、肩峰和喙肩韧带切除等。
预后-一般预后: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