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结肠性便秘症状概述: 结肠性便秘又称为弛缓性便秘,是由于结肠紧张度降低,即肠平滑肌松弛,...
养生
症状名称: 结肠性便秘
症状概述:
其他名称: 弛缓性便秘
主要病因: 结肠良、恶性肿瘤、结肠梗阻、肠腔狭窄、结肠憩室炎
常见症状: 腹胀、腹痛、食欲减退
检查项目: 结肠镜检查、X钡剂灌肠造影、腹部X线检查
发病部位: 肠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症状-典型表现:
结肠性便秘根据不同病因,常常伴有腹胀、腹痛、食欲减退、腹部肿块、大便异常、大便有脓血等症状。
原因-总述:
原因-常见疾病:
先天性巨结肠、结肠息肉、结肠癌、结肠梗阻、肠腔狭窄、结肠憩室炎、结肠黏连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发作或长期持续的便秘。
2、伴腹胀、腹痛、食欲减退等。
3、伴腹部肿块。
4、伴大便异常,大便有脓血。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出现便秘多久了?
2、您几天排一次大便?
3、您排出的大便成形吗?带血吗?
4、你排便时会疼痛吗?
5、除了便秘,您还有其他不适吗?
6、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7、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8、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9、您有胃肠道方面的疾患吗?
10、您出现便秘前有改变饮食习惯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便秘?
2、我的情况严重吗?需要治疗吗?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一定要手术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还会复发吗?
7、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8、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9、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10、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直肠指检可触及低位息肉。
检查-实验室检查:
腹部X线检查、X线钡剂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息肉、肿瘤、梗阻等占位性病变。
检查-影像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定肿瘤或息肉的性质。若发现有异常增生的神经节纤维束,可考虑先天性巨结肠。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结肠性便秘的原因有很多种,临床上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要注意鉴别。
1、先天性巨结肠
多在出生后24~48小时无胎粪排出或仅少量胎粪,随后岀现排便困难,需采用灌肠等措施维持大便通畅。呕吐较为常见,但次数不多,呕吐量也不大,随大便通畅而缓解。多数病例伴有中等程度腹胀,少数病例腹胀明显。直肠指诊发现直肠壶腹空虚无粪便,由于指诊激发排便反射,拔出手指后,随着胎粪或大便伴有大量气体排出,而后腹胀缓解。病儿全身情况较差,消瘦、面色苍白、贫血、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症状严重者可并发小肠结肠炎而死亡。
2、结肠息肉
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为便血,呈鲜红色或暗红色,或仅粪便隐血阳性,多数与粪便不混,布于粪便表面,出血量一般不多,偶见引起下消化道大出血。长期慢性小量出血时,可引起贫血。较大的结肠内有蒂腺瘤偶可引起肠套叠,直肠内有蒂腺瘤还可随排便脱出肛门外,甚至需手法帮助回纳。在多发性腺瘤或腺瘤较大时,还可产生腹痛、便秘、腹泻等排便习惯改变症状。
3、结肠癌
排便习惯与粪便形状的改变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改变了平时正常的排便时间与次数的习惯,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粪便中带血、脓或黏液。另外,还表现为腹痛和腹部肿块,常为定位不确切的持续性隐痛,或仅为腹部不适或腹胀感。出现肠梗阻时则腹痛加重或为阵发性绞痛。腹部肿块多为癌肿本身。
治疗-预计治疗:
引起结肠性便秘的原因较多,如先天性巨结肠、结肠息肉、结肠癌等,首先应明确具体病因,然后针对原发病治疗,常用治疗手段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治疗-治疗方法:
1、先天性巨结肠
(1)非手术治疗
包括扩肛,温盐水灌肠通畅大便,以缓解腹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补充。
(2)肠造瘘术
因非手术治疗无效,又不能实施根治性手术的过渡性治疗措施。
(3)根治性手术
以往多认为出生6个月后手术较为合适,现在由于经肛手术的应用和综合医疗水平的提升,也多有新生儿期即手术者。手术原则为切除狭窄段、移行段和明显扩张、肥厚,丧失正常功能的近端结肠,肠道合理重建后达到正常排便功能。应根据患儿病变类型,严重程度,年龄等因素作最适选择。
2、结肠息肉
(1)手术治疗
单个息肉可行切除;多发息肉或息肉较大有恶变者,可经肛门肛窥肠镜进行病理活检,以除外恶变;低位或长蒂脱出息肉可用肛窥,乙状结肠镜,套扎或经肛门直接切除;广基或多发息肉可经腹、会阴、骶尾部行肠壁肠段部分切除;高位息肉可行纤维结肠镜高频电切;息肉有癌变应按肿瘤行根治性切除术。
(2)药物治疗
一般小量出血,以口服抗生素及止血药或中药口服或灌肠为主;较大量出血除用止血药物和抗生素、输液补充电解质外,应做好术前准备。
3、结肠癌
结肠癌应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尽量争取行结肠癌的根治性手术,再辅以中医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综合措施。对于可同期或分期切除的转移灶,应做到尽早根治性切除。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