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筋膜疼痛症状概述: 筋膜疼痛常为筋膜炎的症状之一,是指肌筋膜软组织受伤或病变后,即可继发...
养生
症状名称: 筋膜疼痛
症状概述:
筋膜疼痛常为筋膜炎的症状之一,是指肌筋膜软组织受伤或病变后,即可继发骨膜及纤维性炎症,引发部份骨质增生,白细胞浸润,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局部结缔组织病变粘连,造成缺血缺氧状态,直接影响到神经末稍,而产生的疼痛。
主要病因: 劳损、寒冷潮湿、感染、肿瘤
常见症状: 酸痛、麻木、肿胀
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清学检查、病理学检查、X线检查、CT检查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骨科、疼痛科、急诊科
好发人群:
无特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筋膜疼痛患者常表现为疼痛伴麻木、肿胀等症状。
原因-总述:
能够引起筋膜疼痛的原因众多,慢性劳损、寒冷环境刺激、感染等均有可使患者出现疼痛等不适的症状。此外,结节性筋膜炎、嗜酸性筋膜炎也可导致筋膜疼痛。
原因-症状起因:
1、劳损
肌肉组织在运动中超负荷运动,使筋膜出现不同程度的劳损,劳损的肌肉组织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但筋膜和腱性组织并不具备这种功能。所以肌组织动、静力过度可引起筋膜损伤导致病变,如胸大肌肌筋膜炎、腰背筋膜纤维织炎等。
2、寒冷潮湿
体表温度的下降,寒湿透过皮肤层,使浅筋膜紧缩,侵袭的时间愈长,温度越低,湿度越高,病变范围越大,造成循环不良,供血供氧不足,代谢受阻,致使肌筋膜周围化学环境变化,炎性化学因子浓度增高,使肌筋膜发生病变。如腰背筋膜纤维织炎等。
3、感染
如坏死性筋膜炎、皮下深部筋膜进行性坏死性感染等。
4、其他
如结节性筋膜炎、嗜酸性筋膜炎等。
原因-常见疾病:
胸大肌肌筋膜炎、腰背筋膜纤维织炎、坏死性筋膜炎、嗜酸性筋膜炎、结节性筋膜炎、皮下深部筋膜进行性坏死性感染等。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高热、寒战,伴局部剧烈疼痛;
2、局部皮肤迅速出现青紫、发黑,甚至坏死;
3、出现嗜睡、意识淡漠,甚至休克;
4、出现其他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送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或持续出现局部疼痛、肿胀、麻木等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2、伴局部皮肤红斑、水疱、色素沉着等症状;
3、伴肌肉疼痛、紧张、萎缩;
4、伴局部关节僵硬、疼痛、活动受限;
5、伴畏寒、发热、乏力、厌食等全身症状;
6、检查发现局部皮肤凹凸不平,呈橘皮样外观,或局部触摸到不明结节;
7、既往有局部外伤、过度劳累、受寒等病史;
8、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病情危急患者应立刻于急诊科就诊;病情平稳患者,可及时去骨科或疼痛科就医。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需要暴露您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体格检查,穿易穿脱的衣裤,避免穿紧身或连体衣物,以免造成不便。
3、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很多检查项目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或影响医生判断。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筋膜疼痛的症状出现多久了?
2、疼痛是偶尔出现的还是持续存在?
3、疼痛的出现诱发因素吗?
4、疼痛出现的部位在哪?
5、疼痛是什么性质的?疼痛有变化规律吗?
6、您是否存在疼痛加重或减轻的相关因素?
7、疼痛会影响您的正常活动吗?
8、除疼痛外,您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和体征,例如皮肤麻木、肿胀发热、寒战、包块等?
9、您既往有风湿结缔组织疾病吗?
10、您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医生的诊断是什么?
11、是否治疗?采用了哪些治疗措施?
12、您最近使用过哪些药物?
13、您的家人有类似疾病吗?
14、您是否经常受寒受潮?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筋膜疼痛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2、我的病情会怎么样发展?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有更好的办法吗?
5、治疗多久之后疼痛可以缓解?
6、复发的可能性大吗?
7、会有后遗症吗?
8、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有没有严重副作用?
9、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10、回家后应该怎么护理?
11、我应该在饮食、运动和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12、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评估是否伴有肌肉紧张、痉挛、隆起、挛缩或僵硬等。X线、CT等影像学检查可帮助医生观察病变的形态。血常规等检查对查明病因有积极意义。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压痛点位置及是否伴有肌肉紧张、痉挛、隆起、挛缩或僵硬。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坏死性筋膜炎因细菌溶血毒素和其他毒素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60%~90%患者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有轻度至中度的降低。白细胞计数呈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数升高,计数大多在(20~30)×109/L之间,有核左移,并出现中毒颗粒。
2、血清学检查
血清抗体血中有链球菌诱导产生的抗体(链球菌释放的透明质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B能诱导产生滴度很高的抗体),有助于判断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坏死性筋膜炎。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X线片皮下组织内有气体,提示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
2、CT
CT显示组织中的小气泡影,提示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
检查-病理检查:
取筋膜组织进行冷冻切片检查,对诊断也有帮助。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仔细询问患者疼痛的严重程度和部位,引起疼痛加重或减轻的因素,同时询问患者有无其他症状。其次注意患者现病史及既往史,如外伤史等。根据病史、疼痛部位结合相关检查即可做出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胸大肌筋膜炎
胸大肌肌筋膜炎属关节周围性疾病,临床较为常见。表现为前胸部痛,可伴皮肤麻木,夜间疼痛明显,腰痛者以后半夜痛、午间舒适为特点。局部有压痛,压痛区较局限,无红肿、发热,肌肉可见轻度萎缩,有时可触及筋膜结节,重压有酸痛感。如不经治疗其病程长。辅助检查显示血常规及胸透均正常,二氧化碳远红外热图扫描局部呈片状高温图像。
腰背筋膜纤维织炎
腰背筋膜纤维织炎是指因某种原因(寒冷、潮湿、急性扭伤及慢性劳损等)致使腰背筋膜等组织出现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并伴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病变。本症包括腰痛的一般症状,其中以腰部僵硬、活动受限及肌肉紧张等多见。常表现为弥漫性疼痛,其特点是晨起时痛剧,活动数分钟或半小时后即缓解,但至傍晚时,似乎因活动过多疼痛又复现,休息后又好转。发病多由受凉、受潮等明确诱发因素。患者多能用手指明确指出其痛点(一点或数点);除局部压痛外,尚可沿该痛点处所分布的神经纤维末梢向上传导,反射地出现该处邻近部位痛感。皮肤较薄者,尚可在痛点处深部触及结节样硬块。
坏死性筋膜炎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较少见的严重软组织感染,常是多种细菌混合的感染,是以广泛而迅速的皮下组织和筋膜坏死为特征的软组织感染。可累及全身各个部位,发病以四肢为多见,尤其是下肢;其次是腹壁、会阴、背、臀部和颈部等。起病急,皮肤可红肿,呈紫红色片状,边界不清,有剧烈疼痛。24小时内可波及整个肢体的皮下组织,并广泛扩散,呈深坑状。患者即有畏寒、高热、厌食、脱水、意识障碍、低血压、贫血、黄疸等严重的全身性中毒症状。随病情进展患部出现麻木、血性水疱、奇臭的血性渗液。
嗜酸性筋膜炎
是一种皮肤筋膜发生弥漫性水肿、硬化,同时伴随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结缔组织病,又名Shulman综合征。本病临床表现与硬皮病类似,临床较少见,急性起病,发病前常常有过度劳累、外伤、受寒等病史。主要临床表现为受累部位皮肤筋膜弥漫性水肿、继而硬化,导致皮肤与深部组织紧贴。患肢上举时,病损表面凹凸不平呈橘皮样外观,沿浅静脉走向部位可呈明显条沟状凹陷。患处皮肤可正常,亦可出现红斑或色素沉着等表现。辅助检查显示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组织病理显示深筋膜炎症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而表皮、真皮上层无明显改变。
结节性筋膜炎
结节性筋膜炎是一种结节性的肿瘤样组织,由于其生长很快和细胞存在有丝分裂,因此易与恶性肿瘤相混淆,可被误认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结节性筋膜炎好发于上肢,其次为胸壁及背部。20-40岁的青壮年多发,老年人罕见,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部位均可发生。结节性筋膜炎多位于表浅皮下组织,深筋膜经常受累。主要表现为质地硬韧的结节。结节增大很快,通常在1~2个月内增长至最大,直径一般在2cm以下,偶尔也能见到直径>2cm的病变。通常表现为疼痛和压痛。
治疗-预计治疗:
患者需要明确具体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可以进行药物治疗,但需要严格遵守用药指征。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可采取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首先需要明确病因诊断,治疗原发病同时采取对症治疗。
1、胸大肌筋膜炎的治疗
首先去除病因。其次可用消炎镇痛液局部痛点注射,还可服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以及内服或外用舒筋活血、祛风散寒类中药。必要时还可口服曲马多或外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疼痛。
2、腰背筋膜纤维织炎的治疗
(1)非手术疗法
消除病因,即注意防潮保温,避免引起腰背部劳损的体位;另外,进行腰背肌锻炼不仅可增强肌力,且可改善局部血循环而有利于本症的康复;还可见进行局部注射治疗达到消除炎症缓解疼痛的目的。
(2)手术疗法
可行局部点状或片状软组织松解术、脂肪摘除(或筋膜松解)术。
3、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
(1)药物治疗
坏死性筋膜炎是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需联合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然后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
(2)手术治疗
病变组织及周围存在着广泛的血管血栓,药物常难以到达,故积极、大剂量抗生素治疗1 ~ 3天无明显效果时,应立即手术彻底清创、充分引流。皮肤缺损较大,难以自愈时,应待炎症消退后,择期行植皮术。
4、结节性筋膜炎的治疗
首先需要作出明确的诊断,排除肿瘤的可能性。治疗上一般选择局部切除术,术后通常可痊愈(在有些情况下,结节会自行消失)。结节性筋膜炎不会发生远处转移,术后复发也很罕见,若病变很快复发,需怀疑结节性筋膜炎的诊断是否正确。
预后-一般预后:
一般来说,大部分患者查明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取得良好的预后。临床上对于此类患者采取药物、手术方法可明显解除不适。
日常-护理原则:
1、用药护理
按医嘱用药、勿擅自停药或增减药量,勿自行使用其他药物,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掌握适应症、禁忌症和不良反应。
2、饮食护理
饮食营养均衡,宜饮食清淡,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吃辛辣和过于油腻的食物,少吃腌制食品,忌烟酒。
3、生活管理
(1)不要过于劳累,应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2)体育锻炼前应先做热身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在进行专业训练或强度较大运动时,要采取必要保护措施,如配戴护腰带、护腕、护肘、护膝、护踝、足弓护垫等。
(3)室内多通风换气,保持温度适宜,注意气候变化,注意保暖,防止寒湿侵袭。
(4)控制体重,肥胖患者需科学减肥,宜睡硬板软垫床。
(5)注意工作台面高低要合适,不要长时间同一姿势。
(6)可以适当进行热敷、按摩等方法减轻疼痛。
4、病情监测
注意病情是否好转,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及时就诊,以免耽误诊治。
5、复诊须知
按医嘱定期复诊、不适随诊。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