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进行性消瘦症状概述: 进行性消瘦指短期内呈进行性的体重下降,常伴有明显的衣服变宽,腰带变...
养生
症状名称: 进行性消瘦
症状概述:
主要病因: 食物摄入不足,食物消化、吸收、利用障碍,食物需要增加或消耗过多等
常见症状: 皮下脂肪减少,肌肉瘦弱,皮肤松弛,骨骼突出
检查项目: 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B型超声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食管吞钡造影、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放射性核元素检查、病理学组织活检
发病部位: 其他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进行性消瘦根据病因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按系统分类有下列几方面表现:
1、消化系统疾病
包括口腔、食管、胃肠及肝、胆、胰等各种疾病,除何种疾病特异性表现之外,一般均有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2、内分泌代谢疾病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可伴有畏热多汗、性情急躁、震颤多动、心悸、突眼和甲状腺肿大。
(2)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可伴皮肤黏膜色素沉着、乏力、低血压及厌食、腹泻等。
(3)希恩综合征
见于生育期妇女,因产后大出血致腺垂体缺血坏死而引起腺垂体功能减退。可有消瘦、性功能减退、闭经、厌食、恶心呕吐和毛发脱落等表现。
(4)糖尿病
伴有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
3、慢性消耗性疾病
结核病可伴有低热、盗汗、乏力、咯血等。肿瘤可有各种肿瘤特有的症状和体征。慢性感染可因不同的感染疾病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4、神经系统疾病
包括延髓性麻痹和重症肌无力等,可表现为厌食、吞咽困难、恶心呕吐等。
5、精神疾病
(1)抑郁症
患者可由情绪低落、自卑、无自信心、思维缓慢、睡眠障碍、食欲缺乏等症状。
(2)神经性厌食
多由于严重的情绪紊乱所致。常有精神因素为发病基础,虽明显消瘦,但性征可保留,头发、腋毛、阴毛无脱落现象,尿17-酮类固醇、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正常。
①患者多为女性,发病年龄早于25岁。
②厌食,且体重较病前下降25%以上。
③对进食、营养或体重具有顽固性偏见。
④不存在引起体重高度减少的疾病。
⑤不存在明显的精神疾病。
⑥至少存在下列症状或体征的两项:闭经、心动过缓、与体重严重下降不相称的活动能力、发作性厌食和自我引起的呕吐。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消化系统疾病
(1)口腔及咽部疾病:核黄素所致的口腔溃疡,烟酰胺缺乏所致的舌炎,齿槽脓肿,牙痛,下颌骨骨髓炎,咽喉、食管肿瘤或结核等疾病常引起进食或吞咽困难,致摄食过少,呈氮负平衡而致体重下降。
(2)慢性胃肠疾病:胃、十二指肠溃疡,胃泌素瘤,胃肠道痉挛或梗阻,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吸收不良综合征等胃肠病,或因其他疾病如妊娠中毒、尿毒症等引起的严重的呕吐、腹泻,致营养物质摄入过少,以及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吸收,短期内可出现消瘦。
(3)慢性肝脏疾病:在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慢性肝脏疾病时,由于肝功能减退,肝脏合成与贮存糖原的功能减退,蛋白质合成也减少,病人胃肠道充血也影响食欲,及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往往出现消瘦。
(4)慢性胰腺疾病:慢性胰腺炎可引起上腹部痛、恶心、呕吐与严重胰源性腹泻,导致食物消化吸收障碍而引起体重显著下降,严重者呈胰性恶病质。
2、内分泌代谢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糖尿病、希恩综合征等。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产生消瘦最常见的分泌疾病之一。由于基础代谢率增高,分解代谢过于旺盛,食欲虽亢进,但体内养分消耗太多,因而引起体重明显下降。临床上没有明显原因的消瘦病人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因少数病例可无甲状腺肿大(或有异位甲状腺)和心率增快等现象。
(2)糖尿病:糖尿病人可因大量糖从尿中排出,脂肪、蛋白质分解代偿性增加,消耗过多而逐渐消瘦。
(3)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消瘦是本病的特征之一,慢性脱水、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振等是导致体重下降的因素,消瘦程度与病情轻重、病程长短以及原来营养状况有一定的关系,对皮肤黏膜色素沉着而伴有消瘦的病人,应考虑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可能性。
3、慢性消耗性疾病
(1)感染性疾病:结核病、慢性化脓性感染、血吸虫病、寄生虫病、艾滋病等。
(2)恶性肿瘤:食欲缺乏是主要因素,尤其因焦虑和治疗反应等,加重了食欲缺乏;肿瘤的迅速生长消耗能量;恶性肿瘤可能产生一种代谢毒素,使患者葡萄糖利用率降低,游离脂肪酸的氧化代谢增加,使氨基酸和乳酸盐向糖原异生增加,ATP的无效消耗增多;肿瘤继发感染、出血、渗出等使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更加消瘦。
4、神经系统疾病
包括延髓性麻痹和重症肌无力等。
5、精神心理疾病
神经性厌食、抑郁症等。
6、其他
久服泻剂或对肠胃有刺激的药物如红霉素、阿司匹林等。
原因-常见疾病:
小儿营养不良、佝偻病、食管癌、肝癌、肺癌、胃癌、肝硬化、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口腔溃疡、下颌关节炎、骨髓炎、食管肿瘤、神经性厌食、慢性胃炎、恶性肿瘤、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慢性胆道感染、慢性胰腺炎、胆囊肿瘤、胰腺肿瘤等。
就医-门诊指征:
1、短期内出现明显体重减轻、体型消瘦;
2、伴乏力、虚弱、食欲下降等全身表现;
3、伴局部肿块;
4、伴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呕血、黑便等消化道症状;
5、伴食欲亢进、吃的多反而消瘦等,要排查内分泌疾病;
6、伴极度厌食、情绪异常等;
7、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怀疑消化系统疾病引起者,须于消化内科就诊。
2、怀疑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内分泌代谢疾病所致者,须于内分泌科就医。
3、怀疑精神心理疾病所致者,须于精神心理科就医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做血液检查,就诊前一天晚上10点以后禁食,第二天早上空腹。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出现消瘦的?到现在为止您大概瘦了多少斤?
2、除消瘦外,您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和体征,例如食欲不振、贫血、头晕?
3、您既往有胃肠、肝脏、胰腺等消化系统疾病吗?治疗过吗?
4、您是否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目前在用哪些药物?
5、您之前有被诊断为恶性肿瘤、慢性消化性疾病(如结核病、寄生虫病)吗?
6、您是否正在减肥?平时饮食状况如何?
7、您近期精神状况怎么样?
8、您是否长期服用泻剂或对肠胃有刺激的药物,如红霉素、阿司匹林?
9、您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10、您经常饮酒吗?
11、您是否到其他医院就诊过?是否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怎么样?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导致我逐渐消瘦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严重吗?我需要住院吗?
5、我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有风险吗?
6、能治好吗?
7、我以后该怎么护理?饮食或生活习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8、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之后会要求检查血常规、肝功、X线、超声等;为明确诊断及了解病情,还可能需要进行肿瘤标志物、CT、MRI、内镜、病理活检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测量身高与体重,计算标准体重。
2、观察有无贫血、水肿、浅表淋巴结肿大等。
3、注意某些特殊体征,如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皮肤黏膜色素沉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心动过速、甲状腺肿大、突眼等体征。
4、注意肝脾有无肿大,腹部有无包块,有无腹水征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常提示存在细菌感染。
2、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激素升高、促甲状腺激素下降时,多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3、肝功能检查
转氨酶升高时需进行肝脏疾病的鉴别。
4、肿瘤标志物检查
血清甲胎蛋白测定对诊断肝癌有相对的特异性,有助于肿瘤的筛查。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型超声检查
有助于肿瘤等疾病的诊断。
2、CT检查
适用于器质性疾病的排查,有助于肿瘤等疾病的诊断。胸腹部CT能显示食管癌向管腔外扩展的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3、核磁共振检查
对良、恶性占位病变有诊断价值。
4、食管吞钡造影
食管癌早期表现为食管黏膜皱襞紊乱、粗糙或有中断现象;小的充盈缺损;局限性管壁僵硬,蠕动中断,小龛影。中晚期有明显的不规则狭窄和充盈缺损。
检查-病理检查:
检查-其他检查:
1、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
可直视肿块部位、形态并可做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2、放射性核素检查
对早期食管癌病变的发现有帮助。
诊断-诊断原则:
通过详询患者的病史,结合临床表现和相关辅助检查,通常不难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常需排查是否存在恶性肿瘤、结核病、神经性厌食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体质性消瘦
单纯性消瘦包括体质性消瘦和外源性消瘦;体质性消瘦主要为非渐进性消瘦,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无病理性变化,不影响正常生理活动。
2、进行性脂肪营养不良
是罕见的以脂肪组织代谢障碍为特征的自主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及组织学特点为缓慢进行性双侧分布基本对称的、边界清楚的、皮下脂肪组织萎缩或消失,有时可合并局限的脂肪组织增生、肥大。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
对于消化道疾病溃疡造成的进行性消瘦,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抑酸剂等粘膜保护药。胃肠道痉挛患者可使用解痉药,部分梗阻患者可能需要手术处理。存在消化道肿瘤者有时需手术切除。
2、肝病的治疗
肝炎患者多使用干扰素和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酯等抗病毒药物。患者多还需使用保肝药物。
3、内分泌代谢疾病的治疗
内分泌疾病主要包括甲亢、糖尿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通常需要针对性的药物治疗。
4、慢性消耗性疾病
结核起因患者多需使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恶性肿瘤患者一般需要放化疗控制病情。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多需营养补充,部分消化系统功能受损患者还需使用胃肠外营养。
5、精神因素的治疗
重度、极重度神经性厌食症需要首先纠正营养不良和水电解质平衡,随后开展心理治疗以及必要的辅助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物:
日常-护理原则:
1、饮食护理
寻找热量摄入不足的原因,提供合理的膳食,补充营养。
2、心理护理
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说明消瘦对机体健康的影响,纠正病人对消瘦的错误认识,对神经性厌食者帮助解除精神、心理上的障碍,建立正确的进食行为。
3、医护合作处理
(1)原发病护理:症状性消瘦者,要加强原发病的护理。
(2)预防褥疮:极度消瘦病人,应注意皮肤护理,避免骨骼突起部位碰伤或引起褥疮。
4、健康教育
(1)给病人讲解消瘦的原因及有关知识。
(2)使病人认识到消瘦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和摄取足够营养对身体的重要性。
(3)教育病人合理安排膳食,使体重增加。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