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颈部僵硬症状概述: 颈部僵硬是指颈部肌肉紧张、发胀、发硬、痉挛(抽筋)等症状。由于持续性...
养生
症状名称: 颈部僵硬
症状概述:
主要病因: 颈椎病、脊柱肿瘤、长时间坐姿或睡姿不良
常见症状: 颈部肌肉紧张、颈部发胀发硬、颈部痉挛
检查项目: 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组织病理学检查、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
发病部位: 颈部
就诊科室: 骨科
症状-典型表现: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颈部僵硬由于持续性的肌肉收缩过度,使颈部肌肉血液供应减少,同时造成代谢物如乳酸等聚积,从而引起肌肉疼痛。常见的原因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1、生理性
姿势不良(尤其是长时间坐姿不良)、长时间低头或伏案工作。
2、病理性
下列疾病可引起颈部僵硬:
(1)颈椎病:颈部不适感及活动受限,有颈部疼痛、颈部酸胀、颈部发僵,活动或者按摩后好转。X线检查除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消失外,正位片可见相邻钩椎关节间隙不等宽等。
(2)落枕:落枕常与睡眠姿势不良有关。因其持续时间长,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失调,引起颈部肌肉紧张,从而导致颈部僵硬。若经常反复落枕,常为颈椎病的前驱症状,故应及时就诊。
(3)脊柱肿瘤:脊柱肿瘤早期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易误诊、漏诊,很多患者得到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给治疗带来困难并影响治疗效果。其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颈部僵硬、神经功能障碍、包块、畸形等。
原因-常见疾病:
颈椎病、脊柱肿瘤、落枕、肩颈肌筋膜炎、骨化性肌炎等。
就医-门诊指征:
1、伴颈部疼痛、颈部酸胀;
2、伴颈部活动受限,如转头动作;
3、伴上肢、手指麻木;
4、伴反复头晕、头痛;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颈部僵硬伴随以上情况,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在就诊前注意休息,避免因劳累或姿势不佳而出现加重病情的情况。
2、患者在检查前几天尽量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避免饮酒、熬夜等情况。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颈部僵硬的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吗?
2、您除了颈部僵硬以外还有其他的症状吗,如局部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
3、您在出现颈部僵硬之前有什么明显的诱因吗,如颈部的挫伤或扭伤?
4、您之前有过颈部僵硬的症状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5、您的家属中有患过脊柱肿瘤的患者吗?
6、您曾经落枕过吗?会经常落枕吗?
7、您平时睡觉有睡高枕的习惯吗?
8、您的工作是什么?会经常伏案工作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有颈部僵硬的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我的诊断和治疗的下一步是什么?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9、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彻底检查患者颈部、肩部及颈椎有无肿胀、肿块、红斑和瘀斑。检查时会让患者弯曲、伸展或转动头部,并向外侧弯曲,观察其颈部运动幅度。注意运动时疼痛的程度。检查双侧肌肉强度,手臂的感觉握力及反射。如果颈部没有外伤史,注意触诊颈部淋巴结有无增大等异常。同时会检查颈部皮肤,观察有无蜘蛛痣、感染(疖、痈、结核)及淋巴结肿大。观察颈部血管,颈动静脉是否有明显充盈、怒张或搏动。
检查-实验室检查:
检查-影像学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仔细询问患者颈部僵硬的严重程度和部位,引起僵硬加重或减轻的因素,是否由特殊的因素引起僵硬,同时询问患者有无其他症状如头痛。其次注意患者现病史及既往史,如外伤史、不良生活习惯等。根据病史、僵硬部位结合相关检查即可做出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颈部僵硬需要与以下颈部症状进行鉴别。
1、颈部肌肉肿胀变硬:颈部肌肉肿胀变硬是由于骨化性肌炎疾病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骨化性肌炎为进行性骨质结构于肌肉、结缔组织内沉积所引起的肌肉硬化、趾、拇畸形的一种疾病。病因不清。一部份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见于儿童或青年。表现为畸特的先天性斜颈、扭转和颈部肌肉肿胀、变硬,但多数不伴疼痛。全身肌肉均可累及。剧烈运动或外伤可引起肌肉破裂、出血和血肿形成,多数病人血肿吸收,但亦可继发肌肉僵硬和骨化形成,最终引起受累肌肉相应关节僵直和残废。
2、颈部强硬:颈项活动受限制,此症状可见于颈肋综合征。颈肋综合征是胸廓出口区重要的血管神经受压引起的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指胸廓上口出口处,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臂丛神经、锁骨下动静脉受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上肢血管、神经症状的总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肩、臂及手的疼痛、麻木,甚则肌肉萎缩无力、手部青冷发紫、桡动脉搏动减弱等。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常见的原发病治疗如下:
1、颈椎病
(1)非手术治疗:①牵引、颈托、颈围、推拿、按摩理疗、自我保健法。②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肌松弛剂,镇静剂,封闭等。
(2)手术治疗:前路、前外侧入路或后侧入路减压植骨融合术。
2、肩颈肌筋膜炎
主要为支持治疗及对症治疗。前者包括适当休息,注意体位调节及改变工作不良习惯,注意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多服维生素类药物,尤其以维生素C、维生素B及维生素E较多应用,其他如能量合剂、三磷酸腺苷、辅酶A等,均可采用。后者除服用适当止痛、祛风药物外,还可在激发点进行封闭治疗,再配合梅花针、局部按摩、揉捏等手法及理疗等。对存在的皮下结节或索条状物,可以手术摘除。虽然摘除后效果并不是完全一致地满意,但对患者并无后遗症等损害。
3、脊柱肿瘤
强调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激素治疗及免疫治疗,以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
预后-一般预后:
日常-护理原则:
1、用药护理
按医嘱用药、勿自行增减药量,切勿自行用药,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掌握适应症、禁忌症和不良反应。
2、饮食护理
饮食营养均衡,宜吃营养价值高、含钙丰富的食品,如豆制品、瘦肉、海带、紫菜、木耳、水果、蔬菜等;避免吃辛辣和过于油腻的食物,少吃腌制食品,忌烟限酒。
3、生活管理
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出院后坚持戴颈托,减少颈部活动,3个月内颈部不受压。睡眠姿势和用枕要合理;规律作息,注意休息,勿长时间低头伏案姿势;加强体育锻炼,增强颈部及四肢肌力,增强体质;注意颈部保暖,防止冷风直接侵袭,预防感冒。
4、复诊须知
按医嘱定期复诊、不适随诊。
预防-预防措施:
1、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学习工作之余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
2、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高枕使头部前屈,增大下位颈椎的应力,有加速颈椎退变的可能。
3、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
4、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5、劳动或走路时要防止闪、挫伤。
6、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定时改变头部体位,按时做颈肩部肌肉的锻炼。
7、注意端正头、颈、肩、背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预防-注意事项: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