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晶状体源性青光眼症状概述: 晶状体源性青光眼是指由于晶状体自身肿胀体积增大、位置异常以及...
养生
症状名称: 晶状体源性青光眼
症状概述:
主要病因: 外伤、白内障、遗传性眼病、自发性晶状体脱位、眼部手术
常见症状: 眼球胀痛、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眼压升高、头痛、恶心呕吐、结膜充血、虹视
检查项目: 视力检查、房水细胞学检查、房水生化检查、超声检查、眼压测量、视野检查、裂隙灯检查、房角镜检查、透照试验、眼底检查
发病部位: 眼、头部
就诊科室: 眼科
传染性: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1、晶状体膨胀所致青光眼
患者可有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眼压升高前有长期无痛性视力逐渐下降的病史,外伤后晶状体膨胀的患者发病前有眼球受钝挫伤或穿透伤史。患者突然出现眼球胀痛、视力下降、眼压升高、虹视(在灯的周围看到彩虹圈),可伴患侧头痛、恶心呕吐等表现。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视神经发生不可逆的损伤,从而出现视野范围缩小或缺损。
2、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
(1)晶状体全脱位
①晶状体脱入前房:晶状体呈油滴状外观,前房加深,虹膜后凹,影响房水排出,可致眼压升高,晶状体还可见混浊。
②晶状体脱入玻璃体:主要症状是视力障碍,表现为无晶状体眼高度远视的屈光状态。可见前房深,虹膜震颤。玻璃体腔内有透明球状物,早期可活动,后期可与视网膜粘连。
③晶状体嵌顿于瞳孔区:部分突至前房,可因瞳孔阻滞、前房变浅、房角变窄或关闭。
④其他:严重外伤时,角巩膜缘破裂,晶状体脱入球结膜下,甚至脱至眼外。
(2)晶状体半脱位
主要症状是视力障碍,瞳孔区可见部分晶状体,散瞳时可见部分晶状体赤道部;前房深浅不一,可见虹膜震颤;眼底可见双像,大小不一;常伴眼压升高。
3、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大多数患者突然发病,患侧眼球及眶周疼痛、视力锐减、白眼球发红、黑眼球发雾、眼压急剧升高、角膜水肿、房水混浊,可伴同侧头痛、畏光流泪、恶心呕吐等症状。
4、剥脱性青光眼
多为双眼发病,但进展情况不一,早期常无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可出现眼睛胀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在晶状体、虹膜、睫状上皮、小梁网表面均可见灰白色碎屑样物质沉积;眼压升高、视神经乳头改变、视野缺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等。
5、晶状体颗粒性青光眼
近期有眼部外伤或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史。主要表现为患眼疼痛、视物模糊、眼红、流泪、畏光、头痛、恶心、呕吐等。检查可发现眼压升高、结膜充血、角膜水肿;房角开放,小梁网上可出现较多皮质碎片附着;前房可见白色晶状体皮质碎片或颗粒漂浮;外伤病例可见晶状体囊膜破裂。
6、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
有眼部外伤、白内障摘除手术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史,晶状体物质残留在眼内,特别是晶状体核残留于玻璃体中。轻者仅表现为轻度眼前节炎症,可随着晶状体物质的吸收而消退。严重者可出现前房积脓,有眼红、眼痛等表现。急性炎症反应时眼压下降,炎症累及房角时眼压升高;结膜充血、角膜水肿、虹膜充血水肿、瞳孔缩小等。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外伤
如眼球顿挫伤或穿透伤可导致晶状体脱位、外伤性白内障等,造成眼压升高,从而引起包括晶状体膨胀所致青光眼、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晶状体颗粒性青光眼、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等晶状体源性青光眼。此外,头部外伤引起眼内容震荡,也可诱发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2、白内障
(1)老年性白内障的膨胀期在发展过程中,晶状体肿胀体积增大,前房变浅,房角变窄以致关闭,另一方面由于晶状体前移,加重了生理性瞳孔阻滞,房水外流不畅,引起房水在眼内积聚,眼压增高。
(2)过熟期白内障是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发生的主要原因,成熟期或过熟期白内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晶状体囊膜渗透性增加或自发破裂,液化的晶状体皮质进入房水,被巨噬细胞吞噬,从而阻塞小梁网;或可溶性晶状体蛋白直接阻塞房水排出通道,最终导致眼压升高。
3、遗传性眼病
某些遗传性疾病,如高胱氨酸尿症、长指-晶状体半脱位综合征(Marfan综合征)、短指-晶状体半脱位综合征(Marchesani综合征)、无虹膜先天性扁平角膜等可造成晶状体悬韧带发育不全或松弛无力,从而使晶状体脱位,发生眼压升高。
4、自发性晶状体脱位
如眼内炎、高度近视、先天性青光眼、眼内肿瘤等均有发生晶状体脱位的风险。
5、眼部手术
如白内障摘除手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可能出现晶状体颗粒性青光眼、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等。
原因-常见疾病: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眼部视力锐减;
2、伴眼部疼痛剧烈;
3、伴白眼球发红、黑眼球发雾等;
4、存在严重眼部外伤;
5、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眼痛、眼胀等不适;
2、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视力下降、视物模糊;
3、伴畏光、流泪、虹视(注视光源时周围有彩色光环);
4、伴眼红、眼部充血等异常;
5、伴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
6、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最好使用公共交通,而不要自行驾驶交通工具前往就诊。
5、最好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发现眼部症状的?
2、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3、您之前视力正常么?
4、您目前有什么其他不适么?
5、您之前有被诊断过患有青光眼、白内障么?
6、您最近眼睛有受伤么?
7、您之前治疗过么?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8、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么?
9、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么?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4、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5、我的诊断和治疗的下一步是什么?
6、如果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力检查
以了解有无视力下降的情况。
2、其他
通过肉眼观察患者眼部情况,包括有无外伤、色觉、暗适应、明适应、两侧瞳孔对光反射的表现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房水细胞学检查
通常在手术中进行。手术中,取房水交给检验科进行检验,有助于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2、房水生化检查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可有房水中高分子量可溶性晶状体蛋白的含量增高。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使用超声检查以了解眼轴的长度变化,测定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对证明青光眼有无进展也有一定帮助。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可检测生理状态下的虹膜形态和房角结构等。
2、其他
CT及MRI检查可清晰地显示眼眶内部结构,能直接显示晶状体脱位的位置及程度。
检查-其他检查:
1、眼压测量
正人的眼压值通常为10~21毫米汞柱(mmHg),一般两眼相差不超过5毫米汞柱,昼夜眼压波动也不超过5毫米汞柱。测量眼压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是非接触性眼压计(NCT)。
2、视野检查
非接触、无创检查。此检查可以直接了解整个视觉神经通路的功能,判断该通路受损的程度。
3、房角镜检查
为接触性的检查,利用光线通过镜面反射和折射,直接观察房角的结构。操作过程会有不适,但能忍受。
4、裂隙灯检查
对角膜、结膜、虹膜、巩膜等结构进行检查,以了解眼部结构的病变情况。
5、透照试验
剥脱性青光眼可显示瞳孔周围的虹膜透照缺损程度。
6、眼底检查检查玻璃体和眼底疾病的常用无创性检查手段之一。检查时需要用药物散大瞳孔,用来查看玻璃体腔有无脱位晶状体、有无视网膜病变及特征性的青光眼视盘改变等。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相关辅助检查,通常不难诊断。诊断时,需注意有无眼部外伤史、白内障病史、白内障手术史等。
诊断-诊断依据:
1、晶状体膨胀所致青光眼
晶状体膨胀所致的青光眼好发于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既往有白内障或眼外伤病史,临床表现为眼压急剧升高(一般高于30mmHg)、眼部混合性充血、前房变浅、瞳孔散大固定,同时伴有晶状体明显混浊肿胀即可诊断。但若另一眼有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病史者,诊断可能有些困难。此时诊断的关键是确定晶状体混浊的程度,只要晶状明显混浊,伴有水隙也可明确诊断。
2、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
诊断晶状体脱位所致的青光眼时,应紧密结合病史,由外伤引起者,一般有明确的眼部外伤史或手术史;少数患者也可有先天性疾病或其他眼部疾病史。病人在眼压升高的同时合并有晶状体脱位体征时,一般可初步诊断。如果晶状体脱位范围小,无明显虹膜震颤时,须作仔细的眼科检查,并与对侧眼相比较。
3、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多见于老年患者,有视力减退的长期白内障病史。患者突然出现眼睛红肿、疼痛,视力骤然减退,眼压升高,伴头痛、恶心呕吐等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除外其他使眼压升高的原因,大多可以做出诊断。如有怀疑,还可行前房穿刺进行房水细胞学和生化检查以明确诊断。
4、剥脱性青光眼
根据晶状体前囊膜特征性改变和眼压升高、视神经乳头和视野改变,再结合透照试验和散瞳后检查结果一般可以确诊。
5、晶状体颗粒性青光眼
根据病史、眼压升高、前房和前房角检查结果,一般可以确诊。
6、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
根据白内障手术史或晶状体外伤史,以及眼部肉芽肿样炎症、眼压升高、房水细胞学检查见大量白细胞等一般可以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出现头痛、眼胀痛、视力下降、眼压升高及角膜雾状水肿等表现,双眼都具有前房浅、房角窄的特点。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也可出现视力突然下降及眼压急剧升高等表现,但前房深,房角开放,临床不难鉴别。
2、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
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患者也可出现眼压升高、视力下降、恶心呕吐等表现,但通常有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史,且在停用药物后眼压一般可以下降,通过病史和辅助检查不难鉴别。
3、真性晶状体囊膜剥脱症
可发生于外伤、暴露于灼热的环境(如吹玻璃工人的工作环境),严重患者也可出现晶状体前囊膜变薄、剥脱,但一般不伴有青光眼。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1)缩瞳剂:使用缩瞳剂虽可控制眼压,但也会增加虹膜与晶状体接触面积,加重瞳孔阻滞,使前房更浅,故应慎用。常用药物如毛果芸香碱滴眼液。主要适用于晶状体膨胀所致青光眼、剥脱性青光眼等。
(2)β受体阻滞剂常用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盐酸倍他洛尔滴眼液等。主要适用于晶状体膨胀所致青光眼、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剥脱性青光眼、晶状体颗粒性青光眼、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等。
(3)α₂受体激动剂:如阿可乐定滴眼液、溴莫尼定滴眼液等。主要适用于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剥脱性青光眼、晶状体颗粒性青光眼、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等。
(4)碳酸酶抑制剂:常用的药物包括布林佐胺滴眼液、乙酰唑胺、醋甲唑胺等。主要适用于晶状体膨胀所致青光眼、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剥脱性青光眼、晶状体颗粒性青光眼、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等。
(5)高渗剂:症状严重者,可静脉滴注高渗脱水药物,如甘露醇等,通过减少眼内物的容积,迅速降低眼压。但有严重肾脏或心脏疾病者慎用。主要适用于晶状体膨胀所致青光眼、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剥脱性青光眼、晶状体颗粒性青光眼、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等。
(6)糖皮质激素:眼部和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如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甲泼尼龙等。
(7)前列腺素制剂:部分剥脱性青光眼可使用前列腺素制剂,如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等。
(8)睫状肌麻痹剂:晶状体颗粒性青光眼部分患者可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如阿托品滴眼液等。
2、激光治疗
(1)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可采用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来缓解瞳孔阻滞,降低眼压,适用于晶状体半脱位所致青光眼,脱位范围较小者;晶状体膨胀所致青光眼晶状体混浊不严重,且发病时间较短的患者。
(2)剥脱性青光眼可行氩激光小梁成形术、选择性小梁成形术。
3、手术治疗
施行手术时,可根据病程的长短、眼压控制情况、前房角的改变以及对视力的要求等,分别采用不同的术式。常用的术式包括虹膜周边切除术、房角分离术、眼外滤过手术、白内障摘除术、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等。
治疗-相关药物:
日常-护理原则:
1、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观察眼睛疼痛的性质、视力情况,及时测量眼压。
2、休息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用眼过度。
3、饮食护理
易服用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勿食辛辣刺激和油腻性食物,忌烟、酒、浓茶。
4、眼部护理
(1)注意用眼卫生。不要长时间阅读、看电视,也不要在黑暗的环境中久呆,以免瞳孔扩大引起眼压升高。
(2)注意保护眼睛、避免外伤,术后不要用手揉眼睛。
(3)睡前戴防护眼罩,强光下注意防护,出门佩戴合格的太阳眼镜。
(4)术后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避免剧烈活动或手提重物。
5、心理护理
(1)建立良好的心态,不要因为眼部疼痛、视力下降而过分焦虑和紧张,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增强治病的信心。
(2)家人应多关心、多陪伴病人,给予病人足够的家庭支持。
6、健康指导
(1)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服药、点药,不能随意停药、或增加用量。
(2)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饮食及用眼卫生,防止视觉疲劳。
(3)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保持大便通畅。
(4)恢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
(5)遵医嘱定期去医院复查。出院后若出现眼痛眼胀、视力下降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就诊。
预防-预防措施:
预防晶状体源性青光眼主要是做好眼部防护,积极治疗原发病。
1、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用眼过度。
2、尽量避免强光或紫外线直射,出门可佩戴太阳镜。
3、日常生活中避免眼部外伤,不进行高危运动、不打架斗殴、避免燃放烟花爆竹。
4、尽量不要使用可能诱发晶状体混浊的药物。
5、白内障手术时避免晶状体皮质残留。
6、积极治疗眼内炎症或其他眼部疾病,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应及时手术,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7、积极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