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开角型青光眼症状概述: 开角型青光眼(open angle glaucoma,OAG)根...
养生
症状名称: 开角型青光眼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open angle glaucoma,OAG
主要病因: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因尚不明确,继发性青光眼由眼部疾患、外伤、药物因素等引起。
常见症状: 眼胀、鼻根部疼痛、头痛、视野缺损
检查项目: 视力检查、B超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裂隙灯检查、房角镜检查、眼压测量、视野检查、眼底检查
发病部位: 眼、头部
就诊科室: 眼科
流行病学:
症状-典型表现:
1、本病发病隐匿,多为双眼发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雾视、眼胀、鼻根部疼痛、头痛等症状。
2、晚期可发生视野缺损,最初表现为孤立的旁中心暗点和鼻侧阶梯;随着病情进展,旁中心暗点逐渐扩大和加深,多个暗点相互融合并向鼻侧扩展,绕过注视中心形成弓形暗点,同时周边视野亦向心性缩小,并与旁中心区缺损汇合形成象限型或偏盲型缺损。发展到晚期,仅残存管状视野和颞侧视岛。一些患者还可有色觉障碍、视觉对比敏感度下降等。
原因-总述: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因尚不明确,继发性青光眼由眼部疾患、外伤、药物因素等引起。
原因-症状起因:
1、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病因尚不明确,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史。高危因素包括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代谢性疾病,血压异常、血液流变学异常、微血管调节异常、视网膜静脉阻塞,精神紧张、焦虑、抑郁,中高度近视眼等。
2、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主要包括眼前节炎症、眼钝挫伤、过熟期白内障、眼底血管性疾病眼科手术、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和眼部肿瘤等。
原因-常见疾病: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眼部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
2、伴眼部剧烈疼痛,难以忍受;
3、出现其他危急病症;
以上均需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发现视野缺损,眼前有暗点;
2、出现头痛、眼胀、虹视、雾视等;
3、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散瞳检查眼睛,最好使用公共交通,而不要自行驾驶交通工具前往就诊。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视力正常吗?
2、你视物时感到有黑点存在吗?
3、您出现这些症状多久了?
4、自从您出现症状以来,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还有其他不适吗?
6、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7、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8、您家里人有类似症状的吗?
9、您家里有人患有青光眼吗?
10、您之前视力正常吗?有近视、远视或散光吗?多少度?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手术吗?
4、我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8、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9、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力检查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中期中心视力正常,合并近视的患者屈光度进行性增加。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多伴有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
2、其他
通过肉眼观察患者眼部情况,包括色觉、暗适应、明适应以及两侧瞳孔对光反射的表现等,对青光眼的诊断和类型的鉴别有一定价值。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检测患者玻璃体和眼底情况,明确是否存在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等疾病。
2、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
可以了解前房角、虹膜和睫状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明确青光眼类型。
3、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
可以了解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丢失情况。
检查-其他检查:
1、眼压测量
在疾病早期,眼压并不是持续性升高,有时可在正常范围。可通过测量24小时眼压发现眼压高峰和较大的波动值。随病情进展,眼压逐渐增高。正常人眼压平均值为15.8mmHg。如果最高眼压水平超过30mmHg,波动又大于10mmHg,则基本可以作出诊断。如果波动大于6mmHg,最高水平略超过正常,则青光眼可疑,要定期随访观察,并结合其他指标来分析判断。
2、视野检查
采用Goldmann视野计超阀值静点检查或计算机自动视野计阀值定量检查,较容易发现早期视野缺损。其典型早起视野缺损表现为为孤立的旁中心暗点和鼻侧阶梯;随着病情进展,旁中心暗点逐渐扩大和加深,多个暗点相互融合并向鼻侧扩展,绕过注视中心形成弓形暗点,同时周边视野亦向心性缩小,并与旁中心区缺损汇合形成象限型或偏盲型缺损。发展到晚期,仅残存管状视野和颞侧视岛。
3、房角镜检查
可检查房角的结构、开放与关闭状态等,也是鉴别原发性青光眼和继发性青光眼的重要手段。
4、裂隙灯检查
可以观察是否合并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前房出血和过熟期白内障等。
5、眼底检查
观察视杯和视盘的比值(即杯盘比)是否扩大,是否有盘沿切迹和盘周线状出血。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相鉴别,两者症状多有相似之处,开角型青光眼房角无黏连,而闭角型青光眼房角有黏连,可通过房角镜进行鉴别。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1)缩瞳剂(拟副交感神经药):最常用的为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可刺激睫状肌收缩,牵引巩膜突和小梁网,减小房水外流阻力,增加房水外流。但该药可引起眉弓疼痛、视物发暗、近视加深等副作用,若用高浓度制剂频繁滴眼,还可能产生肠道反应、头痛、出汗等全身中毒症状。
(2)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常用噻吗洛尔、盐酸左旋布诺洛尔和倍他洛尔等滴眼液。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房水生成降低眼压,不影响瞳孔大小和调节功能,但其降压幅度有限,长期应用后期降压效果减弱。噻吗洛尔和盐酸左旋布诺洛尔为非选择性β1、β2受体阻滞剂,对有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病变、支气管哮喘者忌用。倍他洛尔为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呼吸道方面的副作用较轻。
(3)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α2受体激动剂有酒石酸溴莫尼定,其选择性兴奋α2受体,可同时减少房水生成和促进房水经葡萄膜巩膜外流通道排出。酒石酸溴莫尼定对α1受体作用甚微,不引起瞳孔扩大,对心肺功能无明显影响。
(4)前列腺素衍生物:如无禁忌症,为一线用药。目前已投入临床应用的制剂有拉坦前列素、曲伏前列素和贝美前列素,其降眼压机制为增加房水经葡萄膜巩膜外流通道排出。本不影响心肺功能,副作用主要为滴药后局部短暂性烧灼、刺痛、痒感和结膜充血,长期用药可使虹膜色素增加、睫毛增长、眼周皮肤色素沉着。毛果芸香碱理论上与前列腺素制剂有拮抗作用,一般认为两者不易联合用药。
(5)碳酸酐酶抑制剂:以乙酰唑胺为代表,其通过减少房水生成降低眼压,多作为局部用药的补充。久服可引起口唇、面部及指(趾)麻木、全身不适、肾绞痛、血尿等副作用,故不宜长期服用。目前已研制出碳酸酐酶抑制剂局部用药制剂,如布林佐胺,其降眼压效果略小于全身用药,但全身副作用也很少。
2、激光治疗
如药物治疗不理想,可试用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
3、手术治疗
(1)适应症:一般认为手术适应证是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长期用药,或没有条件进行药物治疗的病例。近来有人主张一旦诊断明确,且已有明显视盘、视野改变时,滤过性手术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手段,并认为早期手术比长期药物治疗失败后再做手术效果更好。
(2)手术方式:小梁切除术是最常用的术式。
4、视神经保护治疗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谷氨酸拮抗剂、神经营养因子、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可从不同环节起到一定的视神经保护作用。β1受体阻滞剂倍他洛尔,除降低眼压外,尚可增加视神经血流量,a1受体激动剂酒石酸溴莫尼定也有一定神经保护作用。
治疗-相关药物:
日常-护理原则:
1、定期复查
遵医嘱定期复查:
(1)如用药后或手术后眼压稳定在安全水平,每年应进行2~4次复查,视野一年复查1次,眼底除用检眼镜观察外,每1~2年做一次眼底乳头照相进行比较。
(2)如眼压不稳定,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才能控制眼压者,必须经常复查眼压、眼底,3~6个月复查一次视野,以确定进一步的治疗。
(3)手术后病人,1个月内应每周复查一次,密切观察滤过泡、眼压、前房恢复及虹膜反应,以便及时处理。
2、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勿擅自停用或改变药物剂量。
3、饮食护理
(1)进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C的粗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
(2)禁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3)一次饮水量勿超过300mL。
4、日常生活管理
(1)手术患者一个月内避免用手揉眼、碰撞术眼,避免污水入眼;
(2)尽量少看书、电视、电影等,防止视疲劳;
(3)注意劳逸结合,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的睡眠。
(4)有视野缺损的患者应避免开车,注意个人及他人的人身安全;
(5)戒烟、酒。
(6)定期进行适当运动,有助于降低眼压。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