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口辣症状概述: 口辣又称“口辛”,是指不食辛辣食物而自觉口中有辛辣味的感觉。口辣患者的舌...
养生
症状名称: 口辣
症状概述:
口辣又称“口辛”,是指不食辛辣食物而自觉口中有辛辣味的感觉。口辣患者的舌黏膜对咸味和痛觉都较敏感。中医认为,肺在味为辛,口辣可由肺热、胃热、心火或肝火上扰所致。患者常伴有咳嗽、咯痰黄稠、舌苔薄黄等症状。常见于西医临床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气管炎)、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等。
其他名称: 口辛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主要病因: 口辣可由肺热、胃热、心火或肝火上扰于舌所致
常见症状: 口中自觉辛辣感、咯痰黄稠、口干
检查项目: 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幽门螺杆菌检测、血常规检查、痰液检查、X线检查、头部CT、头部MRI检查
发病部位: 口腔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中医科、精神心理科、脾胃病科
重要提醒: 口辣多以火邪为病,患者平时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或油腻之物,禁烟限酒,以免加重病情。
症状-典型表现:
1、肺热上蒸口辣
口舌有辣麻感,鼻咽干燥,咳吐黏稠黄痰,烦躁口渴,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2、胃火上炎口辣
口辣灼痛,口舌干燥,消谷善饥,胃脘灼热,齿龈肿痛,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数等。
3、肝火上炎口辣
口辣伴有面赤、目赤,口干口苦,喜怒,胁痛、胁胀,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苔黄,脉弦数。
4、心火上炎口辣
口舌糜烂破溃,口舌疼痛,口中常有辣味感,心烦寐差,小便短赤灼痛,舌尖红赤,脉细而数。
原因-总述:
中医认为,口辣多属热证,常由肺热、胃热、心火或肝火上扰于舌所致。现代医学认为,气管炎、慢性胃炎、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长期低热及嗜烟好酒者,可能出现口辣的感觉。
原因-症状起因:
1、肺热上蒸
本证多由于吸烟过度,酿痰生热,痰热阻肺;或外感邪热,雍阻于肺。肺热上熏于口舌则口辣,故古代有“肺热口辛”之说。
2、胃火上炎
本证多因恣食辛辣烧烤食品,生火化热;或五志过极,气郁化火,热灼于胃,循经上扰而致口舌辣痛。
3、肝火上炎
本证多因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阳升动,肝火上炎口舌所致。
4、心火上炎
本证多由五志过极,气郁化火,心火烘盛,上炎于口舌;或过进辛辣、烟酒、温补之品,蕴而化热,内炽于心,循经上炎所致。
原因-常见疾病:
气管炎、慢性胃炎、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
就医-门诊指征:
1、患者未食辛辣食物,但口中常有辛辣感觉;
2、伴咳黏稠黄痰、烦躁口渴、小便黄赤等表现;
3、伴口舌干燥、消谷善饥、齿龈肿痛、大便干燥等表现;
4、伴面赤、目赤、口干口苦、胁痛等表现;
5、伴口舌糜烂、疼痛或心烦等表现;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1、患者可能需要到中医院的脾胃病科,或者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就诊。
2、待明确原发疾病后,也可选择西医院的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精神心理科或内分泌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6、可能需要做血液检查,检查前一天不要吃油腻食物,第二天最好空腹就诊。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口辣症状出现多久了?是间断出现还是持续出现?
2、您还会出现其他症状吗?比如口舌干燥、齿龈肿痛、大便干燥、口苦等?
3、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的不适症状加重?
4、您之前是否患有其他疾病?
5、您最近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3、需要采取什么检查?我该如何配合?
4、需要采取什么治疗?要治疗多久?
5、治疗费用大概多少?医保报销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通常会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等中医检查。此外,还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西医相关检查,包括幽门螺杆菌检测、血常规检查、痰液检查、X线检查、头部CT、头部MRI检查等。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形体、神态、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包括闻气味和听声音,通过辨别患者身上有无异味、语调的高低强弱等,初步判断病变性质与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饮食、问疼痛、问睡眠、问二便,以及询问婚育史、既往病史、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诊腹部,了解有无压痛等;通过切脉来诊察疾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幽门螺杆菌(Hp)检测
可确定有无Hp感染,对癌前疾病的诊疗也有重要作用。
2、血常规检查
判断患者是否贫血,或者是否合并感染。
3、痰液检查
该检查有助于明确具体致病菌。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比如胸片、X线钡餐检查)、头部CT、头部MRI检查等,目的是排除器质性病变,有助于口辣原发病的诊断和鉴别。
检查-其他检查:
胃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黏膜情况,有助于慢性胃炎的诊断,判断口辣的原因。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一般根据患者自觉口中辛辣感、咯痰黄稠等表现,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西医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查结果,即可进行诊断。此外,在诊断过程中,还需与口苦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口辣需与口苦进行鉴别。口苦是指口中味觉发苦,多出现在肝胆疾病中,主要包括肝胆湿热和胃热两种,以治疗肝胆为主。而口辣可由肺热、胃热、心火或肝火上扰所致,患者口中有辛辣感觉,治疗以清热为主。
治疗-预计治疗:
中医认为,口辣多属热证,治疗以清热为主,包括清肺泻热、清胃泻火、清泻肝火、清心降火等,需根据患者情况辨证用药。此外,还可配合针灸治疗、中成药治疗等。
治疗-药物治疗:
1、中医辨证治疗
(1)肺热上蒸
①治法:宜清肺泻热。
②方药:给予桑菊饮与泻白散加减。热重者,加石膏、知母;痰多者,加瓜萎、半夏、陈皮;郁热重者,加山栀。
(2)胃火上炎
①治法:宜清胃泻火。
②方药:以清胃散加减。胃液不足者,加知母;热重者,加山栀;舌苔黄腻甚者,加佩兰、藿香;大便干结者,加大黄。
(3)肝火上炎
①治法:宜清泻肝火。
②方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目赤者,加菊花、木贼草;伴有阴液不足者,加麦冬、石斛、知母等。
(4)心火上炎
①治法:宜清心降火。
②方药:以导赤散加味。兼心阴不足有内火者,加清心莲子饮;肾亏阴虚火旺者,以知柏地黄丸加减。
2、中成药治疗
(1)肺热上蒸口辣患者,可遵医嘱适当服用百合固金口服液、玉泉胶囊等药物。
(2)胃火上炎口辣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黄连上清丸、凉膈散、牛黄解毒丸等。
治疗-相关药物:
百合固金口服液、玉泉胶囊、黄连上清丸、凉膈散、牛黄解毒丸等,临床证型不同,所用药物有所不同,使用之前详细咨询医师。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预计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