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口腔糜烂症状概述: 口腔糜烂(Erosion of oral mucosa)是口腔粘膜病...
养生
症状名称: 口腔糜烂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Erosion of oral mucosa
其他名称: 口腔粘膜糜烂
主要病因: 感染、外伤、饮食失调、口腔不洁等
常见症状: 口腔内发生红色或白色糜烂现象
检查项目: 血常规、口腔黏膜刮片检查
发病部位: 口腔
就诊科室: 口腔科
症状-典型表现:
口腔粘膜充血发红、散在的黏膜糜烂区域及散在的或成溃疡的白色小疱,或融合成大片的黄色假膜。一般常伴有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烦躁不安、淋巴结长大、流涎、拒食等前驱病。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口腔粘膜病变
(1)如口腔粘膜溃疡、复发性口腔溃疡、创伤性溃疡。
(2)感染性口炎、疱疹性口炎、雪口病(鹅口疮)、球菌性口炎。
(3)口腔斑纹、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等。
2、变态反应性疾病
药物过敏性口炎、口腔粘膜多形红斑等。
3、全身疾病
维生素B2、C缺乏,血液病如贫血、白血病在口腔的表证。
原因-常见疾病:
复发性口腔溃疡、感染性口炎、疱疹性口炎、雪口病(鹅口疮)、球菌性口炎、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口炎、口腔粘膜多形红斑、维生素B2缺乏、维生素C缺乏、贫血、白血病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块,不易剥离。若强行剥脱,可出现潮红、易出血的表浅糜烂面,需警惕口腔真菌感染、鹅口疮。
2、使用特殊药物、食物后,口腔黏膜红肿,有红斑、水疱及大面积糜烂渗出,可考虑过敏性口炎。
3、长期虚弱、疲倦、口痛、眼痒,口腔、嘴唇糜烂,考虑维生素B缺乏的可能。
4、反复口腔溃疡。
以上均须及时于口腔科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保持口腔的清洁,吃完东西后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方便医生观察口腔情况。
3、不要吃辛辣食物,防止刺激糜烂面。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安排家属或朋友陪同就医。
6、可以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发现自己有口腔糜烂的?有加重的倾向吗?
2、您的口腔糜烂是间断出现还是持续出现?
3、您是否伴有口腔疼痛、出血等症状?
4、您以前是否有过口腔糜烂?什么原因造成的?治疗过吗?
5、您平时是否喜欢吃辛辣刺激性、过烫的食物?
6、您既往是否有口腔黏膜病变、维生素B或C缺乏?
7、您平时生活有规律吗,是否经常熬夜?
8、您吸烟吗,喜欢喝酒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有口腔糜烂?会不断发展吗?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多长时间我会痊愈?会复发吗?
4、我的诊断和治疗的下一步是什么?
5、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治疗效果吗,我同时该怎么应对它们?
6、平时我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7、如果需要用药,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了解病史、询问患者出现口腔糜烂前的情况。观察患者口腔内部出现口腔糜烂的面积、颜色、深度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常规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初步判断是否为全身疾病如白血病、贫血引起的口腔糜烂。
检查-其他检查:
必要时可作口腔黏膜刮片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口腔糜烂的症状和病史,结合体格检查、血常规、口腔黏膜刮片检查即可确诊。疱疹性口炎、鹅口疮、维生素B2、缺乏病口腔溃疡需要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疱疹性口炎
由Ⅰ型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小儿易患,以6岁以下儿童较多见,病前2~3天常有发热、烦躁,啼哭、拒食、流涎等前驱症状。当口腔损害产生后,全身症状逐渐消退。疱疹可出现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甚至在口周皮肤上也可以出现一簇或几簇小水疱,群集如大头针帽大小。口腔黏膜充血、发红。因黏膜表层较薄,水疱很快破裂,形成黏膜溃疡或糜烂面。成簇疱疹破裂后,可融合成一片,很快有纤维蛋白样渗出物覆盖。这种假膜不易与球菌感染性假膜相鉴别。但如仔细观察,可见黏膜上仍有针尖大小的小疱疹存在。
2、鹅口疮
由白念珠菌感染,致口腔黏膜浅表组织损害,婴幼儿均易感。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表面覆盖有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如强行剥离,可使局部黏膜潮红、粗糙,还可有溢血。严重者全部口腔均可被白色斑膜覆盖,甚至可蔓延到咽、喉、食管、气管、肺等处,出现低热、拒食、呕吐、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此时可危及生命。
3、维生素B2缺乏病
维生素B2在体内耗竭的时间为60~80天,膳食中供应不足2~3个月后即可发病。早期症状包括:虚弱、疲倦、口痛和触痛、眼痒,可能还有性格方面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唇炎、口角炎、舌炎、鼻及面部的脂溢性皮炎,男性有阴囊炎,女偶见阴唇炎,故有口腔生殖综合征的说法。
4、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病症,多见于唇内侧、舌头、舌腹、颊黏膜、前庭沟、软腭等部位。
治疗-预计治疗:
口腔糜烂主要是明确起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加强口腔卫生。疼痛者还可进行对症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药水擦洗口腔。
2、如年龄稍大,也可用药水含漱。一般常用氯己定溶液,每2小时擦洗或含漱一次,然后涂布药物,减少继发感染。
3、疼痛明显者,可采用1%普鲁卡因漱口,以缓解进食前的疼痛。
治疗-相关药物:
日常-护理原则:
1、注意口腔卫生的护理、避免感染加重病情。
2、饮食宜清淡,平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及鱼腥类食物,忌暴饮暴食。
3、保持大便通畅,如有习惯性便秘,宜多吃香蕉、蜂蜜,多饮水。
4、注意休息,房间通风,保持环境干净卫生。
5、如果药物治疗,应注意是否有过敏等症状的发生。
预防-预防措施:
1、注意口腔清洁,经常用淡盐水漱口。
2、注意生活有规律,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不能熬夜。
3、平时避免吃辛辣刺激类食物。
4、平时应该多喝水。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