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髋内翻症状概述: 髋内翻是由于股骨颈干角变小所导致的股骨近端畸形,正常股骨颈干角为110...
养生
症状名称: 髋内翻
症状概述:
髋内翻是由于股骨颈干角变小所导致的股骨近端畸形,正常股骨颈干角为110°~140°。可因多种后天性因素或先天性因素引起,并最终导致下肢短缩,走路跛行。
英文名称: Coxa Vara,CV
主要病因: 先天因素及多种后天因素
常见症状: 髋关节活动受限、髋部疼痛、下肢缩短、走路跛行
检查项目: 血钙、血磷、血常规、X线
发病部位: 臀部
就诊科室: 骨科
症状-典型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跛行,双下肢不等长,髋关节外展内旋受限。双侧发病者可表现为蹒跚步态。
原因-总述:
髋内翻可由胚胎时期肢体发育异常等先天性原因引起,此外外伤、感染、肿瘤性疾病、全身疾病,如佝偻病、股骨头坏死等都可导致患者出现后天获得性的髋内翻。
原因-症状起因:
1、后天因素
是髋内翻最常见原因,如Perthes病、股骨头骺滑移、佝偻病、软骨病、股骨近端的外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骨纤维异常增生症、骨关节结核、关节化脓性炎症等。
2、先天因素
如先天性髋内翻、先天性弓形股骨伴髋内翻、先天性短股骨伴髋内翻。
原因-常见疾病:
Perthes病、股骨头骺滑移、佝偻病、软骨病、股骨近端外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骨纤维异常增生症、骨关节结核、关节化脓性炎症、先天性髋内翻、先天性弓形股骨伴髋内翻、先天性短股骨伴髋内翻等。
就医-门诊指征:
1、骨盆与大腿相连的关节处明显畸形,活动受限或功能障碍;
2、伴关节处红肿、疼痛;
3、伴下肢短缩、跛行,走路时身体由一侧向另一侧摆动,呈现“鸭步”步态;
4、小儿伴易激惹、夜啼、枕秃、方颅、乳牙萌出延迟、肋骨串珠、鸡胸等,警惕维生素D缺乏所致佝偻病的可能;
5、结核病人或有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者,长期低热、乏力、盗汗、消瘦、食欲不振及贫血等;
6、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出现跛行等异常情况的患者及时在骨科就医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在就诊时尽量着易于穿脱的衣服,以方便医生检查。
2、患者在就诊前注意休息,避免大吃大喝,同时忌烟忌酒。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有髋内翻的?近期有加重吗?
2、您的髋内翻是先天就有的吗?还是近期出现的?
3、您除了髋内翻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症状吗,如低热、乏力、盗汗?
4、您有走路姿势异常的症状吗?会随着年龄增大而好转吗?
5、您之前去医院检查过吗?是怎么治疗的?
6、您既往有佝偻病、髋关节外伤或感染吗?
7、您近期接触过结核患者吗?
8、您的家属中有和您症状相似的患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髋内翻的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会遗传吗?
3、我需要住院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骨盆等相关部位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初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同时进行X线检查观察骨的情况,有时需要进行血液分析检查帮助查明病因。
检查-体格检查:
站立时,患肢呈外旋及轻度内收位,骨盆斜向患侧,脊柱出现侧凸畸形,在腰段凸向患侧,在胸腰段凸向健侧。患侧臀肌萎缩,臀纹比健侧下降。仰卧位时,在其腹股沟部可触到增生的股骨头、颈。患侧髋外展、内旋及后伸明显受限。Trendelenburg征阳性。
检查-实验室检查:
1、佝偻病相关检查
血钙、磷浓度明显下降,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PTH增高,血维生素D明显下降对佝偻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2、血常规
白细胞增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
3、其他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增高有助于化脓性关节炎的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等检查可清晰显示股骨颈干角减少,有时可合并股骨短缩畸形。此外,检查结果有助于股骨近端的外伤、先天性髋内翻、髋关节结核、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疾病的鉴别,存在骨折时,能清晰的显示骨折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过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发现有无痛性跛行等症状,结合股骨颈干角减小(小于110°~120°)的X线典型表现即可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先天性髋内翻
是由于股骨颈发育异常引起的,病因尚不明确,常双侧发病。儿童常出现无痛性跛行,双侧发病,走路时身体由一侧向另一侧摆动,呈现“鸭步”步态。且患肢可能会比正常的一侧短缩2.5~5cm。腰椎前凸弧度常增加,随着持续的负重,内翻畸形可能会加重。
2、佝偻病
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失常,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骨骺病变,多见于<2岁婴幼儿。初期即<6个月时,主要表现为易激惹、烦躁、夜啼、多汗、枕秃等表现;随着病情发展,激期还会出现颅骨软化、方颅、前囟迟闭、乳牙萌出延迟,1岁左右可出现肋骨串珠、鸡胸及漏斗胸、肋膈沟、四肢出现手足镯、下肢畸形呈“0”型腿、“X”型腿、脊柱后凸畸形、骨盆畸形、髋内翻及全身肌肉松弛乏力、运动发育落后、蛙腹等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现象。经维生素D等药物或光照等治疗后,症状可逐渐减轻或消失。
3、骨关节结核
是结核杆菌侵入骨或关节面引起的慢性化脓性破坏性病变,常继发于肺部或消化道结核病。患者可有低热、乏力、盗汗、消瘦、食欲不振及贫血等表现,关节处可有疼痛、肿胀及关节功能障碍、寒性脓肿,有时可出现感染、关节畸形、髋内翻等并发症。
4、化脓性关节炎
由于化脓菌进入关节腔及其组成部分如滑膜、骨、软骨等所致的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关节功能。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儿童、年老体弱以及慢性关节炎患者多发,男性常见。
治疗-预计治疗:
对后天性髋内翻患者,首先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对先天发育异常性髋内翻,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治疗方式。临床上可通过药物、理疗、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
非甾体类消炎药及对乙酰氨基苯酚对症状缓解有较好的疗效。避免患侧负重,可由患病对侧使用手扶拐或手杖;进行热敷,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有助于克服肌肉挛缩及恢复运功功能。
2、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引发髋内翻的病因,如佝偻病、软骨病、股骨近端的外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等疾病,祛除病因对髋内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手术治疗
若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医生可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如股骨上端外展截骨术、大粗隆骨骺阻滞术等。
预后-一般预后:
早发现、早诊断,进行适当合理有效的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结果。
日常-护理原则:
1、避免患侧受压、劳累,防止活动受限、疼痛等症状加重。
2、遵循医嘱,正确用药和进行康复锻炼。
3、术后注意清淡饮食,病情稳定后可进行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和粗纤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同时注意预防感染。
4、患者若有恐惧、紧张等心理时,可向家属或医护人员进行倾诉和交流,消除不良情绪,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预防-预防措施:
先天性髋内翻无法预防,但进行适当的措施,可有效预防后天继发髋内翻的发生:
1、股骨头骨折外伤后,要遵循医嘱保持正确的体位可避免髋内翻发生。
2、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注意自我保护,减少外伤的发生。
3、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规律饮食,提高免疫力,避免患病。
4、婴儿注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充足,避免佝偻病发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