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流感样症状症状概述: 流感样症状是指发热、畏寒、头痛、咽痛、全身肌肉关节疼痛、乏力、食欲...
养生
症状名称: 流感样症状
症状概述:
主要病因: 细菌或病毒感染、药物作用
常见症状: 发热、畏寒、头痛、咽痛、乏力、鼻塞、流涕、咳嗽
检查项目: 血常规、心肌损伤标志物、甲状腺相关激素检测、病原体检测、超声检查、X线片、病理组织检查、心电图
发病部位: 其他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
症状-典型表现: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呼吸系统疾病
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等。
2、消化系统疾病
如病毒性肝炎等。
3、循环系统疾病
如病毒性心肌炎等。
4、风湿性疾病
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5、神经系统疾病
如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6、其他
如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麻疹、药物作用(如干扰素、那格列奈)等。
原因-常见疾病:
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病毒性心肌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麻疹等。
就医-急诊指征:
1、高热、寒战;
2、伴头痛、呕吐、抽搐、脖子发直;
3、伴精神不振、反应低下、意识模糊、昏迷等;
4、伴胸闷、胸痛、心悸、气喘、呼吸困难等心脏受累表现;
5、伴全身性皮疹;
6、出现其它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儿童夏季高发流行性脑炎、脑膜炎,传染性强,后遗症严重,一旦发现可疑症状,须立即送医。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发热、头痛、咽痛、全身肌肉关节疼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疑似感冒症状;
2、伴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
3、伴反复恶心、呕吐、腹泻等;
4、短时间内同一地区有大批该类患者;
5、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的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发病后应注意休息,勿进行剧烈活动,以免加重病情,引发严重的后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不适?
2、您什么时候出现这种情况的?
3、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4、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6、您觉得您的症状有什么原因吗?最近有受凉吗?
7、您周边有人跟您有类似的症状吗?
8、您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吗?
9、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我的情况严重吗?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通过视触叩听对患者做一个体格检查,之后会要求检查血常规、X线、心电图等;为明确诊断及了解病情,还可能需要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病原体检测、心脏超声、病理活检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通过观察患者面容、精神状态等了解患者整体情况。
2、听诊
心音、呼吸音等可部分反映心、肺功能,提示相关疾病。
3、叩诊
通过叩诊可大致了解心界、肺上界、肺下界等,并计算呼吸活动度,可较为粗略的了解心、肺情况。
4、触诊
可了解有无浅表淋巴结或甲状腺等部位的肿大、触痛、压痛等,特定部位的触痛、压痛对疾病有提示作用。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分类计数等,对感染、炎症、血液病等有提示意义,但无法明确感染的病原体等。
2、心肌损伤标志物
包括心肌酶、心肌蛋白等,前者包括有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等,后者有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等。测定心肌损伤标志物可评估心肌损伤情况,为心肌炎等疾病提供诊断依据。
3、甲状腺相关激素检测
包括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等,通过检测可了解甲状腺功能及相关激素的分泌情况,为诊断甲状腺相关疾病提供依据。
4、病原体检测
包括病毒分离培养、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抗原检测等方法,对于流行性感冒的诊断较为重要,可明确感染病毒的类型。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具有无创、无放射性、便捷等优势,是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心动图可通过声像图观察心房、心室情况,并可通过测定左室射血分数等评估心脏功能,对心脏疾病的排查有重要意义;颈部B超则可用于排查甲状腺疾病。
2、X线检查
胸部X线片可发现流行性感冒患者是否有肺部感染征象,还可通过观察心影等了解有无心脏扩大及大血管改变。
检查-病理检查: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是可反映心脏电活动情况,心肌及传导系统疾病均可导致心电图改变,故心电图改变对心脏疾病有提示意义。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1、流行性乙型脑炎
本病属于蚊类传染病,主要特征是起病急,季节性强,多集中在夏季且高发于10岁以内儿童,临床可见体温迅速上升,伴头痛、呕吐、精神不振,甚至昏迷或抽风,少数有肢体瘫痪等,查外周血和脑脊液有助确诊。
2、流行性脑膜炎
本病冬春多发,传染性强,初期多鼻塞、流涕、浑身酸痛不适,很快发展为撕裂状头痛、喷射样呕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遍身红疹,昏迷,后遗症较为严重。
3、流行性感冒
其主要特征为短期内同一地域内有大批相同症状的感冒患者出现,突发高热、头痛不适,少有腹痛,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眼结膜炎症比较突出。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采取对症治疗、抗病毒、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
4、病毒性心肌炎
患者常在发病前1~3周有流感样症状,之后出现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体格检查可发现心界扩大、心率及心律异常、心音改变等。心肌损伤标志物可提示有心肌损伤。心电图可发现ST-T段改变、心律失常等异常。心内膜心肌活检可明确心脏的改变,具有确诊意义。
5、亚急性甲状腺炎
起病前1~3周患者可有流感样症状,随后出现甲状腺部位疼痛,可向周围放射,触诊时可有甲状腺明显压痛、肿大、坚硬等。血常规可有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B超等影像学检查可见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相关激素检测可出现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与甲状腺摄碘率降低双向分离,具有诊断意义。
6、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发病前期多有发热、精神不振、倦怠乏力、头晕头痛等症状,随病情进展逐渐出现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等。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发热和肝大伴有肝功能损害。有些病人可慢性化,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流行性感冒
(1)一般治疗: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宜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持鼻咽及口腔清洁,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1等,预防并发症。
(2)对症治疗:对发热、头痛者应予对症治疗;但不宜使用含有阿司匹林的退热药,尤其是16岁以下患者。高热、食欲不振、呕吐者应予以静脉补液。
(3)药物治疗:在发病36小时或48小时内尽早开始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和离子通道M2蛋白阻抑剂,另外要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
2、病毒性心肌炎
(1)休息和饮食:应尽早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荷,进易消化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2)抗病毒治疗:主要用于疾病的早期。
(3)营养心肌:急性心肌炎时应用自由基清除剂,包括静脉或口服维生素C、辅酶Q10、ATP、肌苷、环化腺苷酸、细胞色素C、丹参等。
(4)糖皮质激素:不常规使用。对其他效果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考虑在发病10~30天使用。
(5)对症治疗:当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快速心律失常时进行相应对症治疗。
3、亚急性甲状腺炎
本病无特殊治疗。治疗包括两方面:减轻局部症状和针对甲状腺功能异常影响。一般来说,大多数病人仅对症处理即可。对轻型病例,采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止痛药,如用对乙酰胺基酚,或用水杨酸盐控制症状;如48h无效,在病情严重病例,如疼痛、发热明显者,可短期用其他非类固醇抗炎药或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可迅速缓解临床表现。病人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一般不采用抗甲状腺药治疗,通常采用非特异的药物如口服阻滞剂普萘洛尔,常可奏效。因本病伴甲亢是暂时的,且甲状腺摄碘率低,不是放射碘治疗的指征。约有10%的患者可发生永久性甲状腺功能低减,需要长期使用甲状腺激素进行替代治疗。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