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脉压小症状概述: 脉压小是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压力差<30mmHg的情况。脉压是指收缩...
养生
症状名称: 脉压小
症状概述:
主要病因: 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排血量下降或者血容量下降
常见症状: 呼吸困难、头晕、心悸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肾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
发病部位: 心脏、胸部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心功能不全
当心脏功能不全时,可出现收缩压下降而舒张压仍高,舒张压不升高而收缩压略下降。见于主动脉瓣狭窄、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心脏压塞、心力衰竭、心包炎、主动脉夹层、结核性心包积液等心血管疾病。
2、血液黏稠度增高
由于肥胖、血脂异常增高、糖尿病等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出现脉压小的情况。
3、其他原因
如甲状腺危象、尿毒症、末梢循环衰竭、休克等。
原因-常见疾病:
主动脉瓣狭窄、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心脏压塞、心力衰竭、心包炎、主动脉夹层、结核性心包积液、尿毒症、甲状腺危象等。
就医-急诊指征:
1、急性剧烈胸痛;
2、严重呼吸困难,口唇发紫,仅能坐位呼吸;
3、虚弱、乏力、精神萎靡、四肢发冷、意识模糊、晕厥等;
4、出现其他紧急情况。
脉压小常见于以上急性情况,需及时急诊就医。
就医-门诊指征:
1、自测或体检发现血压异常;
2、反复头痛、头晕;
3、反复胸闷、气短、胸痛等;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若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晕厥、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要及时去急诊科处理。
2、血压异常,可到心血管内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3、建议患者穿宽松的衣服,以便医生进行相关检查。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建议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2、还有哪些其他症状表现?
3、以前有过类似情况吗?什么原因造成的?经何种处理恢复的?
4、既往是否有心脏疾病的相关诊断?
5、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吗?血压、血糖、血脂的控制程度是怎样的?
6、近期是否患有甲亢、肾脏疾病?
7、平时的饮食情况是怎样的?
8、还得过什么病?接受过什么治疗?
9、亲属中是否有人患有心脏疾病或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的这些症状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我的情况严重吗?需要治疗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有什么治疗方法?需要住院吗?
5、需要终身服药吗?
6、必须卧床休息吗?
7、能治好吗?治疗后有没有后遗症?
8、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9、平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10、是否需要复查?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观察皮肤温度、颜色,是否存在心动过速、呼吸困难,意识水平等。
2、触诊
了解颈动脉、外周血管搏动的情况。
3、听诊
是否存在肺部湿啰音、心脏杂音。
4、问诊
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尤其是心脏病相关病史、家族史。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尿量减少等情况。
5、血压检查
测定收缩压和舒张压,计算脉压,对疾病诊断有重要价值。如测定有无低血压。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
包括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等,有助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
2、肾功能检查
了解肾脏功能情况,如血肌酐明显升高,多提示尿毒症。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心动图检查
常用检查手段之一,能实时显示心脏和大血管解剖结构和功能状态,观测血流状态,房室大小,瓣叶形态、运动及狭窄程度等,有助于明确病因。对主动脉瓣狭窄、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心包炎、主动脉夹层、结核性心包积液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均有较高价值。
2、胸部X线检查
了解心脏有无增大,瓣膜、瓣环有无钙化,纵隔或主动脉弓影有无增大等。有助于主动脉瓣狭窄、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心包炎、主动脉夹层、结核性心包积液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可了解有无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室肥厚等异常,可作为心血管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既往疾病史、血压测量结果及其他相关辅助检查等,即可确诊脉压低。如脉压小伴胸痛、心绞痛、心悸、乏力、呼吸困难,需警惕主动脉瓣狭窄;如脉压小伴胸痛、皮肤湿冷、发绀、焦虑、烦躁不安、奇脉,需警惕心脏压塞。
诊断-鉴别诊断:
1、主动脉瓣狭窄
脉压缩小出现于主动脉瓣狭窄的晚期。这种疾病可出现胸痛、心绞痛、心悸、乏力、呼吸困难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晕厥等,还可有颈动脉搏动。听诊可闻及肺部湿啰音,也可导致心房或心室出现奔马律、收缩期喷射样杂音。
2、心脏压塞
本病可以危及生命,脉压减少10~20mmHg。可出现胸痛、皮肤湿冷、发绀、焦虑、烦躁不安、奇脉、颈静脉怒张、低血压、心音低钝。也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急促,意识障碍,脉搏细速、心包摩擦音及肝肿大。
3、心力衰竭
脉压缩小会出现于心力衰竭晚期,伴发呼吸急促、心悸、水肿、体重稳定性增加、恶心、厌食、胸部紧缩感、智力下降、低血压、发汗、脸色苍白、尿量减少。体格检查可以发现室性奔马律、湿啰音及肝肋下可及。晚期,出现肺底啰音、咯血、发绀、肝肿大、水肿。
4、休克
(1)过敏性休克:脉压缩小常继发于脉搏短促出现。暴露于过敏原数秒或数分钟后,患者出现低血压、焦虑、乏力,伴发剧烈的痒感、重击性头痛,也可能会出现风疹。其他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喘鸣、声音嘶哑、胸部或是喉咙紧缩感、皮肤发红、恶心、腹部痉挛、发作性尿失禁和角弓反张。
(2)心源性休克:脉压缩小在疾病末期出现。严重时,外周脉搏触不到,中心脉搏虚弱。收缩压下降30mmHg,或是持续低于80mmHg,致组织灌注减少。低灌注致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寒战、脸色苍白、皮肤湿冷、发绀、尿量减少、乏力、昏迷、反应迟钝。
(3)低血容量性休克:晚期出现脉压缩小。首先出现所有外周血管搏动减弱,逐渐消失。休克加重可以出现低血压,尿量<25ml/h、昏迷、意识障碍,也可能出现体温降低。
(4)败血症性休克:脉压缩小是晚期体征。外周血管搏动减弱,然后逐渐消失。随着休克的进展,患者会出现尿量减少、口渴、焦虑、乏力、昏迷及低血压。严重时出现寒战、发绀、皮肤湿冷。随着病情进展,出现低血压,持续尿量减少或是无尿、呼吸衰竭及昏迷。
5、急性冠脉综合征
常于劳累、运动、饱餐、寒冷、情绪激动后出现典型发作性胸骨后闷痛,呈紧缩压榨感、压迫感或烧灼感,可放射至颈部、下颌、上腹部、肩部或左前臂,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重症患者可出现皮肤湿冷、面色苍白、烦躁不安、颈静脉怒张等表现。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心电图和超声心动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6、主动脉夹层
多数患者表现为突发胸背部疼痛,疼痛剧烈,呈持续性刀割样、撕裂样或针刺样疼痛,难以忍受,少数起病缓慢者疼痛可不显著。胸痛的部位与夹层起源部位密切相关,可伴有高血压、烦躁、面色苍白、大汗、四肢厥冷等休克表现。超声心动检查对疾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主动脉瓣狭窄
(1)无症状者无需治疗,仅需定期复查。轻度狭窄者体力活动不受限制,应每2年复查一次;中度及重度狭窄者应避免剧烈体力活动,每6~12个月复查一次。
(2)一旦出现症状,即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人工瓣膜置换术、直视下主动脉瓣分离术、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3)此外,还可通过内科治疗来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2、主动脉夹层
本病系危重急诊,如不及时处理一周内死亡率高达60%~70%。
(1)紧急处理: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血压、心率、心律及出入液量平衡;凡有心衰或低血压者还应监测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和心排血量。绝对卧床休息,强效镇静与镇痛,必要时静脉注射较大剂量吗啡或冬眠治疗。
(2)药物治疗:首选静脉应用硝普钠进行降压,必要时使用其他降压药,如a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等药物。还可使用β受体拮抗剂或钙通道拮抗剂。对于β受体拮抗剂不能耐受的病人,可使用地尔硫卓、维拉帕米等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代替。
(3)介入治疗:通过微创技术进行腔内隔绝术。
(4)手术治疗:必要时,还可考虑开胸外科手术。
3、急性冠脉综合征
(1)一般治疗:建议卧床休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若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吸氧。
(2)药物治疗:应根据情况应用相关药物,如镇痛药、抗血小板药、抗心律失常药、调脂药、抗休克药等。
(3)手术治疗:必要时,还可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预防-注意事项: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