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症状概述: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hronic angle-closure...
养生
症状名称: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
常见症状: 虹视、头疼、视力下降、视野缺损
检查项目: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眼压测量、视野检查、裂隙灯检查、房角镜检查、暗室试验、暗室俯卧试验
发病部位: 眼、头部
就诊科室: 眼科
流行病学: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好发于亚洲人群,特别是东亚及东南亚地区的人。该病发病年龄较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者早。31岁以上发病者占94%,男女比例约为1:1,其中双眼发病者占85.2%,单眼者占14.8%。
传染性: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的病史。发作时表现为或多或少的眼部不适、发作性视朦及虹视,部分兼有头昏或头疼。由于房角粘连和眼压升高都是逐渐进展的,所以没有眼压急剧升高的相应症状,眼前段组织也没有明显异常,而视盘则在高眼压的持续作用下,渐渐萎缩形成凹陷,视野也随之发生进行性损害。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往往只是在做常规眼科检查时,或于病程晚期患者感觉到有视野缺损或时视力明显下降时才被发现。
原因-总述:
原因-常见疾病: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眼部不适、一过性视力丧失、虹视(围绕光源出现色彩鲜明的色环);
2、视力明显减退;
3、视野缺损,越来越小;
4、伴头昏或头疼;
5、常规眼科检查发现视盘异常;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都有什么症状?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症状?近期有加重吗?
2、您自己感觉最不舒服的症状是什么?
3、您既往出现过类似的症状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4、您出现这些症状后去过医院吗?做过检查吗?是否接受过治疗?
5、您既往有过眼科疾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的情况严重吗?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日常生活中我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影像学检查:
1、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是非接触式光学扫描,能够观察到扫描层面房角的宽窄和虹膜的形态轮廓,但分辨不清小梁网等细节。
2、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
具有OCT同样的功用,而且还能观察到虹膜后的后房、睫状体、晶状体甚至前部玻璃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检查-其他检查:
1、眼压测量
通常使用眼压测量仪来测量眼压,来诊断患者是否存在眼压升高的现象。多呈中度升高。
2、视野检查
检查视野是否存在缺损情况。本症视野损害的程度和发作的次数及高眼压持续时间有关系。
3、裂隙灯检查
即使眼压持续较高,眼前节仍无任何改变。前房轴深基本正常,但周边前房较浅。
4、房角镜检查
前房角镜检查是最基本也是最直观的检查,可以观察到房角内的各种细节如功能小梁网、小梁网色素沉着、周边虹膜前粘的程度等。
5、暗室试验
受试者在暗室中静坐1小时后眼压升高≥8mmHg为阳性,是为闭角型青光眼筛选而涉及的一种激发试验。
6、暗室俯卧试验
暗室内,测量双眼眼压后,受试者戴上眼罩俯卧于诊查床上,俯卧时要求背部平衡,眼球不能受压,1.5小时后尽快测眼压,如果眼压较俯卧前增高≥8mmHg以上为阳性。本试验敏感性不高,可联合3分钟暗室实验进行房角评估,来提高暗室俯卧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一般不难检查。多数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者有反复发作的病史,需注意。
诊断-诊断依据:
1、周边前房浅,中央前房深度略浅或接近正常,虹膜膨隆现象不明显;
2、房角为中等狭窄,有不同程度的虹膜周边前粘连;
3、如双眼不是同时发病,则对侧的“健眼”尽管眼压、眼底、视野均正常,但有房角狭窄,或可见到局限性周边虹膜前粘连;
4、眼压中等度升高;
5、眼底有典型的青光眼性视盘凹陷;
6、伴有不同程度的青光眼性视野缺损。
诊断-鉴别诊断:
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瞳孔阻滞。前房中轴深度浅,整个虹膜膨隆。
2、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鉴别主要依靠前房角镜检查,后者虽同样具有眼压升高,视盘萎缩和视野缺损,但前房不浅,在眼压升高时房角也是开放的。
3、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眼红、痛,视力急剧下降,瞳孔缩小,虹膜后粘连,角膜后可见灰色角膜后沉着物。
治疗-预计治疗: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原则是通过药物、激光或手术的方式控制眼压,以达到保护视神经的目的。手术方式有周边虹膜切除术、滤过性手术等。
治疗-治疗方法:
1、药物
早期患者可使用缩瞳剂,常用毛果芸香碱。
2、周边虹膜切除术
由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瞳孔阻滞因素不明显,周边虹膜切除术不如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那样有针对性。但周边虹膜切除术后,对防止长期滴用毛果芸香碱可能引起的瞳孔阻滞有帮助,在一定程度上也可防止或减慢房角的进一步粘连。因此周边虹膜切除术可用于存在瞳孔阻滞,房角粘连范围不大,单用缩瞳剂即能控制眼压的早期病例。
3、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
对于非瞳孔阻滞机制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单用周边虹膜切除术往往不能阻止房角进行性关闭,应采用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以加宽房角。
4、滤过性手术
对大部分房角已有广泛粘连,单用缩瞳剂眼压不能控制,或已有明显视神经损害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需行滤过性手术。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