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慢性单纯外伤性腰腿痛症状概述: 慢性单纯外伤性腰腿痛,除由急性外伤性腰背疼或脊柱骨折后遗...
养生
症状名称: 慢性单纯外伤性腰腿痛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chronic simple traumatic lumbago and leg pain
主要病因: 长期体位不适或过劳
常见症状: 慢性腰腿痛、不能久坐或久站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CT、MRI检查
发病部位: 腰部、下肢
就诊科室: 骨科
传染性:
症状-典型表现:
多无明显外伤史,仅述自发性慢性腰腿痛,疼痛不剧烈,不持续,起居行动尚自由,仍能继续工作,但不能持久。经常感腰酸无力不能久坐或久站,经常需调换体位,腰背痛的部位不甚明确,局限性疼痛不明显,压按或叩打时可能发现某处疼痛比较严重。有背伸肌痉挛及功能受限。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腰背肌持续收缩时间过久,局部产生和积存的乳酸增多,抑制肌肉正常代谢;韧带、关节及关节囊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劳损;韧带有不同程度退行性病变;纤维环破裂核脱出;关节突间关节囊紧张,关节磨损,相邻椎体前缘受压。
原因-常见疾病: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自发性腰腿痛;
2、常感腰酸无力不能久坐或久站,经常需调换体位;
3、以前受过腰伤,疑似后遗症;
4、长期从事弯腰类的劳动或运动,出现以上表现;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在就诊时尽量着易于穿脱的衣服,以方便医生检查。
2、患者在检查前尽量减少活动,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出现腰腿疼痛的?近期有加重吗?
2、您的疼痛是哪种性质的,是刺痛、触痛,还是其他类型?
3、您的疼痛严重吗?您会如何形容这种疼痛?
4、您除了腰腿疼痛以外还有其他症状吗,如活动受限?
5、您的腰腿疼痛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6、您在出现腰腿疼痛前有过腰部的外伤吗?做过手术吗?
7、您之前有过腰腿疼痛的症状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8、您的工作是什么?需要长时间站着或者坐着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腰腿疼痛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
3、我需要住院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会有后遗症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我的诊断和治疗的下一步是什么?
7、如果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9、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可表现为局限性疼痛不明显,压按或叩打时可能发现某处疼痛比较严重。有背伸肌痉挛及功能受限。脊柱侧凸及放射性神经痛较轻。如下肢放射性神经痛继续存在,多因神经干受刺激或压迫所致。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片
可判断有无骨质破坏等,适用于外伤、肿瘤、增生性骨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排查。
2、CT、MRI
是判断病变性质、范围和有无周围软组织浸润的有效手段,有助于肿瘤、炎症等疾病的排查。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腰腿疼痛的严重程度和起病疼痛的部位,引起疼痛加重或减轻的因素,是否由特殊的因素引起疼痛,同时询问患者有无其他症状。其次注意患者现病史及既往史,如外伤史。一般来讲根据病史、疼痛部位结合相关检查即可做出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姿态性腰腿痛
早期感腰部活动时痛,休息后减轻,其后则于休息后开始活动时腰痛加重,必须继续缓慢活动数分钟后,始能减轻。但活动稍久,则腰部疼痛无力不能继续工作。
2、类风湿性关节炎
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为多发性对称性慢性关节炎。发病年龄20~45岁。起病缓慢患者先有疲倦乏力、体重减轻、胃纳不佳、低热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前驱症状。随后发生某一关节疼痛、僵硬,以后关节肿大,日渐疼痛,逐渐发展为对称性多关节炎,常从四肢远端的小关节开始,以后再累及其他关节。晨间的关节僵硬、肌肉酸痛,适度活动后僵硬现象可减轻。病变关节最后僵硬而畸形。
3、致密性髂骨炎
腰腿疼痛一般较轻,也有无定状或疼痛严重者。疼痛为慢性、间歇性,可随妊娠次数的增加而增重。髂部疼痛多为一侧性,在步行、站立及负重时加剧,但多可忍受。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改善工作与生活环境,矫正不良的工作姿势。
2、避免过度疲劳,进行适当的功能练习。
3、局部理疗或热敷,必要时可给予舒筋活血止痛药物,或压痛区封闭,针灸按摩等。
4、对顽固的病例在进行功能练习的同时可用宽腰带保护,或必要时行腰背肌松解术。
预后-一般预后:
预防-预防措施:
1、改善工作与生活环境,矫正不良的工作姿势,时常变换体位。
2、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3、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