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脑囊肿症状概述: 脑囊肿(brain cyst)是由脑组织及其附属物形成的囊性肿物,与先...
养生
症状名称: 脑囊肿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brain cyst
其他名称: 颅内囊肿
主要病因: 先天发育异常、脑外伤、脑感染、脑出血或脑缺血
常见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癫痫发作、发育迟缓、视力障碍
检查项目: 头颅CT、MRI
发病部位: 头部、颅脑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急诊科
传染性:
症状-典型表现:
与囊肿的位置、大小、占位情况有关。有些患者可能无任何异常表现,部分患者也可能因囊肿持续增大,不断压迫周围组织,或者因位置特殊,进而引起一系列相关症状。
1、颅内压增高
可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嗜睡等不适。
2、癫痫发作
表现为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意识障碍,甚至意识丧失。
3、神经损害
不同神经受损,可出现不同表现,常见有眼睑下垂、眼球运动异常、视力障碍、肢体麻木、感觉障碍、偏瘫、认知功能障碍、情绪异常等。
4、生长发育异常
如发育迟缓、性早熟、婴幼儿出现头颅增大等脑积水表现。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脑囊虫感染、颅脑炎症、脑外伤、脑出血、脑缺血等。
原因-常见疾病:
1、先天性脑囊肿
可能因胚胎期颅脑发育异常导致。基因突变、胎儿期或围产期子宫内血管性或感染性病变、孕期不当用药等,常可引起脑发育异常。
2、继发性脑囊肿
可能与颅脑炎症、感染(如脑囊虫病等)、外伤、手术及脑出血或脑缺血等有关。
就医-急诊指征:
1、持续剧烈的头痛、头晕,伴严重恶心、呕吐。
2、四肢抽搐、口吐白沫。
3、言语视听功能丧失或肢体瘫痪。
4、发生意识障碍,甚至晕厥、昏迷。
5、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突发上述情况时需紧急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长期慢性头痛、头晕或体检发现颅内占位。
2、伴随言语不利、发音不清、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无力等功能障碍,逐渐加重。
3、婴幼儿头围增大、前囟扩张、颅缝分离。
4、婴幼儿出现易呛奶、恶心、呕吐、异常哭闹或精神萎靡等情况。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病情危急患者,应立刻于急诊科就诊。
2、对于病情稳定患者,可及时去神经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注意头颅保护,避免头部外伤或撞击,防止加重病情。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通过何种检查发现的脑囊肿?何时发现的?
2、有哪些不适症状发生?近期不适有加重吗?
3、出现症状后做过哪些检查吗?检查结果如何?
4、有使用过药物缓解不适吗?什么药?效果如何?
5、曾经或目前是否患有脑炎、脑出血等脑部疾病吗?有接受治疗吗?
6、母亲在怀孕期间有过宫内感染、服用药物等异常情况吗?
7、亲属中有人出现类似症状吗?
8、平时有吸烟、饮酒习惯吗?多久了?
9、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吗?有用药控制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出现脑囊肿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病情严重吗?
3、我需要住院吗?要做哪些检查?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会有后遗症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7、若手术治疗,医保能报销吗?
8、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然后可能建议患者做头部CT或MRI检查,了解病变部位、确定病因。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
有助于确定脑囊肿的位置,判断囊肿的大小,对脑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此外对脑积水等病变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
2、颅脑MRI
可通过影像显示推测囊肿内容物的成分,有助于了解囊肿的性质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还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结合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通常不难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应除外颅内肿瘤及慢性硬膜下血肿等颅内占位性病变。
诊断-鉴别诊断:
脑囊肿可能需要与神经胶质瘤、星形细胞瘤等颅内肿瘤及慢性硬膜下血肿等颅内占位性病变进行鉴别,颅脑CT、MRI等有助于诊断和鉴别。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对于无占位效应或无症状的脑囊肿,多数无需进行治疗,但应定期复查,观察囊肿有无变大倾向。对于出现症状的患者,在未接受手术治疗前,可使用药物缓解相关症状,如使用甘露醇、高渗生理盐水等降低颅内压;使用抗癫痫药物,减少癫痫发作等。
2、手术治疗
对于出现症状,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的成人患者,多可通过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于儿童患者,为避免脑囊肿影响脑部发育,即使无症状发生,一般也建议进行手术切除。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制定合适的手术计划。手术方式包括:
(1)开颅囊肿切除术和开窗术
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方法进行囊壁切除,并使囊肿与蛛网膜下腔、脑池或脑室之间相通。因囊壁与正常的神经结构或血管之间粘连紧密,故很少能将囊壁全部切除。术后多数患者可有囊肿缩小、症状改善,但少数患者可出现囊肿复发,需再次手术治疗。
(2)囊肿-腹腔分流术
对于开颅手术后,症状无改善或囊肿复发的患者,可进行囊肿-腹腔分流术,使用分流装置将囊液引至脑池、腹腔,进而缩小囊肿,改善症状。此种方法具有创伤小、复发率低的优点,但需永久性植入分流装置,且可能会出现分流装置故障、感染等并发症。
(3)内镜辅助下囊肿开窗术
通过内镜在囊肿上开窗,并吸出囊肿内容物,再将囊肿边缘放射状剪开,以防止再闭合复发。具有创伤小、复发率低、避免永久性植入分流装置的优点。
日常-护理原则:
1、合理膳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肉食、蛋类,保证营养均衡,维持正常机体功能。
2、酒精可能会加速囊肿的生长,因此日常应忌烟酒。
3、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严格遵循医嘱用药,注意药物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适,要立刻停药并告知医生,以便及时进行药物调整,防止延误治疗。
5、手术患者,术后注意遵循医嘱定期换药,保持切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6、遵医嘱定期复查,一旦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诊治。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