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尿淀粉酶下降症状概述: 尿淀粉酶下降是指尿淀粉酶低于正常值,正常情况下,24小时尿淀粉酶...
养生
症状名称: 尿淀粉酶下降
症状概述:
主要病因: 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肾衰竭、肝硬化等
检查项目: 尿淀粉酶、血淀粉酶、肝肾功能等
发病部位: 其他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
症状-典型表现:
尿淀粉酶下降根据病因不同,可伴长期腹部不适、疼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痛、腹泻、消瘦、发热、乏力、水肿、排尿异常等症状。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胰腺病变
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
2、肾脏病变
影响肾脏正常排泄功能的病变,如肾衰竭等。
3、其他
如重症肝炎、肝硬化、糖尿病、严重烧伤及巨淀粉酶血症等。
原因-常见疾病:
就医-门诊指征:
1、体检发现尿淀粉酶降低。
2、伴长期腹部不适、疼痛。
3、伴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痛、腹泻。
4、伴消瘦、发热、乏力、水肿、排尿异常等。
5、发现血淀粉酶等其他检查结果异常情况。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抽血检查,建议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口服抽血。
3、着穿宽松的衣服,以便医生进行相关体格检查。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何时发现的尿淀粉酶降低?怎么发现的?
2、您都有哪些不适症状?
3、您以前有过类似情况吗?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处理的?
4、您曾经或目前是否患有胰腺或肾脏相关疾病?有接受治疗吗?
5、您平时爱喝酒吗?每天饮酒量多少?
6、您平时的饮食情况如何?是否存在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7、您是否还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有用药控制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出现尿淀粉酶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愈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需要住院吗?
4、推荐采用什么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
5、针对目前的病情,可以达到怎样的治疗效果?
6、治疗后会出现后遗症吗?还会复发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我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9、我是否需要复查?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尿液淀粉酶检测
留取随机尿样或对24小时尿进行检查,了解尿淀粉酶的变化情况,对尿淀粉酶异常病因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2、血淀粉酶检测
通过血淀粉酶的变化情况,结合尿淀粉酶变化结果,对病因的鉴别有重要意义。正常情况下血淀粉酶为35~135U/L。
3、肝、肾功能检测
对于尿淀粉酶下降病因的诊断有辅助作用。
4、其他
血糖测定、糖耐量试验及血胰岛素水平可反映胰腺内分泌功能;进行尿液的其他相关检查,如尿量、尿色、尿液性质等,对肾脏相关疾病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
检查-影像学检查:
必要时还可进行超声、X线、CT、核磁(MRI)等影像学检查,对相关原发病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意义。
检查-病理检查:
根据情况选取相关部位的组织进行活检,是诊断胰腺癌、肝硬化等组织病变的金标准。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1、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胰腺局部或弥浸性的慢性进展性炎症,伴随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不可逆损害。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或持续性腹痛、腹泻或脂肪泻、消瘦、黄疸、腹部包块和糖尿病。有时由于病情较重,胰腺组织严重破坏,导致胰腺分泌淀粉酶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淀粉酶分泌减少,进而可能出现尿淀粉酶下降情况。腹部超声、CT、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
2、胰腺癌晚期
是主要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及腺泡细胞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起病隐匿,早期无特殊症状,因而诊断困难,待出现明显症状时,多已进入晚期。本病病程短、病情迅速恶化、死亡。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粪便恶臭、脂肪泻、黄疸、消瘦、乏力、恶心、呕吐等。有时由于肿瘤压迫时间过久,腺体组织纤维化,导致分泌功能降低,从而引起淀粉酶降低,可能会出现尿淀粉酶下降。病理学检查、CT、B超、内镜等有助于诊断。
3、肾衰竭
肾衰竭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功能下降,可引发代谢紊乱、多系统症状的综合征,主要分为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衰竭,部分患者还可在慢性肾衰竭基础上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可有少尿或无尿、恶心、呕吐、水肿等症状,病变严重时,还可引起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种系统表现。在病变晚期,肾脏排泄功能障碍,导致淀粉酶排泄减少,可出现尿淀粉酶下降情况。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慢性胰腺炎
治疗目标是消除病因,控制症状,改善胰腺功能、治疗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等。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病人须禁酒、戒烟,避免过量高脂、高蛋白饮食。长期脂肪泻病人,应注意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及维生素B2、叶酸,适当补充各种微量元素。
(2)药物治疗:针对患者的情况,可使用止痛药、胰腺酶制剂、降糖药物等进行治疗。
(3)内镜治疗:解除胰管梗阻,缓解胰管内高压引发的临床症状。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下行胰管括约肌切开、胰管取石术及胰管支架置入术可使许多病人避免或延缓了手术干预,成为一线治疗。
(4)手术治疗:当内镜治疗失败,疼痛复发或出现肠梗阻、胆道梗阻等并发症时,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2、胰腺癌
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介入治疗和支持治疗等。需根据患者的身体素质、癌变部位、癌变范围、黄疸水平等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必要时还可使用药物进行支持治疗。
3、肾衰竭
主要是针对引起肾脏损害的基础疾病进行治疗,此外还可使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同时稳定机体内环境。对于肾功能下降严重患者,还可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缓解肾脏负担,保护残余肾功能。对于肾衰严重,且有条件者,还可进行肾脏移植。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