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尿急症状概述: 尿急(urgent micturition)是指患者一有尿意即迫不及待需...
养生
症状名称: 尿急
症状概述:
尿急(urgent micturition)是指患者一有尿意即迫不及待需要排尿,难以控制,有时尿意控制不住,容易出现尿失禁(尿裤子)。常见于泌尿系感染性疾病。
英文名称: urgent micturition
主要病因: 膀胱炎、尿道炎、膀胱结石、尿道结石
常见症状: 尿频、尿急、尿痛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尿常规、前列腺液检查、尿液细菌学检查、尿细胞学检查、B型超声检查、X线腹部平片、膀胱内压测定、尿流率测定、膀胱残余尿测定
发病部位: 膀胱、输尿管、肾脏
就诊科室: 肾内科、泌尿外科
症状-典型表现:
尿急是指患者一有尿意即迫不及待需要排尿,难以控制。
症状-伴随症状:
1、伴尿频
排尿次数增加,正常成人白天平均排尿4~6次,夜间睡眠后0~2次。
2、伴尿痛
排尿时受损部位产生疼痛或烧灼感,尿痛可出现在会阴部、耻骨上区或尿道内,可表现为挛缩样疼痛或烧灼痛。严重尿痛时每次尿量甚少,伴有明显的尿频、尿急,甚至淋漓不尽。前尿道炎多于排尿开始时发生尿痛或疼痛加剧;膀胱炎、后尿道炎、前列腺炎所致尿痛,多发生于排尿终末时;尿痛合并尿频、尿急,其病变多在膀胱;尿痛合并排尿困难,其病变多在尿道。
原因-总述:
尿急是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的症状,多见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也可见于泌尿系结石、膀胱肿瘤、前列腺肿瘤、泌尿系统结核等。
原因-症状起因:
1、炎症
急性膀胱炎,尿道炎,特别是膀胱三角区和后尿道炎症,尿急症状特别明显;急性前列腺炎常有尿急,慢性前列腺炎因伴有腺体增生肥大,故有排尿困难,尿线细和尿流中断。
2、结石和异物
膀胱和尿道结石或异物刺激黏膜产生尿频。
3、肿瘤
膀胱癌和前列腺癌。
4、神经源性
精神因素和神经源性膀胱。
5、高温环境
高温环境下尿液高度浓缩,酸性高的尿可刺激膀胱或尿道黏膜产生尿急。
原因-常见疾病:
糖尿病、尿崩症、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膀胱结核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尿意就想马上排尿,有时控制不住出现尿裤子;
2、排尿频繁、尿痛症状;
3、伴随排尿困难,或尿色改变,如尿色发黄、尿混浊、血尿等;
4、伴腰背酸痛、尿道口异常分泌物;
5、伴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全身表现;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须于肾内科或泌尿外科就诊治疗。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尿道、膀胱等泌尿系统进行检查,最好着宽松、易穿脱衣物,便于检查。
3、还可能需行尿常规检查,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和性行为,女性避开经期,防止影响检查结果。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曾使用某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何时出现的症状?随时间推移,症状有变化吗?
2、小便如何?顺畅吗?一天几次?排尿时痛吗?
3、能控制住吗?有尿裤子情况吗?
4、尿液颜色如何?尿量如何?
5、有其他症状吗?
6、您曾经或目前是否存在肾结石、尿路感染、膀胱炎等泌尿系统病变?
7、您近期的性行为频率如何?
8、您近期有压力过大、过度紧张等不良精神因素吗?
9、您是否有大量饮水的情况?有无憋尿习惯?
10、您的亲属中有人患有膀胱肿瘤等疾病吗?
11、您近期有过尿路插管或其他尿路检查吗?
12、您曾经或目前是否患有结核病?
13、您有吸烟或饮酒的习惯吗?
14、您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吗?是否有用药控制?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出现尿急的原因是什么?
2、我现在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3、我现在可以选择哪些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4、我需要住院吗?
5、如果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有哪些?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我的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我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泌尿生殖系统的情况。为了进一步明确病因,可能建议患者做尿常规、尿液细菌学检查、尿细胞学检查、B型超声检查、X线腹部平片等。
检查-体格检查:
主要是泌尿生殖系统检查,包括肾脏大小、形状、硬度、压痛与叩痛,膀胱充盈情况,有无尿潴留、压痛、肿块等;尿道有无结石、肿瘤、压痛、尿道口异常、包茎、有无脓血性分泌物流出。女性有无尿道畸形,观察处女膜、外阴或阴道情况等,成人男性的前列腺大小、硬度、结节、肿瘤、压痛等。此外还需做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
可以帮助诊断有无细菌感染。
2、尿液细菌学检查
对尿路感染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同时可以指导临床治疗。
3、尿细胞学检查
用显微镜观察尿沉渣中的各种细胞,主要用于发现泌尿系统的恶性肿瘤。
4、前列腺液检查
主要用于前列腺炎、前列腺结核和前列腺癌的辅助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型超声检查
可以了解肾脏的大小、位置,观察膀胱容量的大小,对泌尿系统结石、肿瘤、尿潴留等有诊断价值。
2、X线腹部平片
可发现泌尿道结石、金属异物。
检查-其他检查:
1、膀胱、尿道镜检查
对膀胱或尿道炎症、结石、结核、肿瘤、异物有诊断意义。
2、膀胱内压测定、尿流率测定、膀胱残余尿测定
对神经源性膀胱诊断有价值。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的病史,尿频、尿急、尿痛的发病时间、严重程度以及伴随症状,结合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即可做出诊断。对于尿频、尿急、尿痛的患者,医生通常会询问发病年龄、症状呈持续性还是间歇性,有无尿液异常、盆腔器官疾病的表现以及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等。还会询问过去有无尿路感染史、抗菌药治疗史、尿路器械检查史、结核病史、尿路结石史、地方流行病史、中枢神经系统及盆腔神经损伤史等。
诊断-鉴别诊断:
1、急性膀胱炎
本病为最常见的下尿路感染,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感染途径绝大多数属上行性,女性远为多见。多数发生于性交后,亦见于妇科手术、月经后以及老年妇女有外阴疹痒者。急性膀胱炎起病突然,表现为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有下腹部坠胀感。尿色混浊,甚至可见肉眼血尿。单纯的膀胱炎局部症状严重,但很少有全身感染性症状。而非典型的膀胱炎与急性肾盂肾炎相似,既有尿路刺激征,又有腰痛、发热等全身感染性症状,但其发热通常低于38℃,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常不增加。尿检可见白细胞尿、脓尿、血尿、菌尿。男性膀胱炎病人应检查有无前列腺病变。
2、慢性细菌前列腺炎
慢性细菌前列腺炎表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尿道、会阴、耻骨上区、腰背疼痛、晨起尿道口有少许分泌物,部分病人可导致性功能障碍及男性不育,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特征是症状因人而异,同一病人症状又常因时间而异,甚至今晚与明早疼痛的部位、程度、性质都不同,反复就诊者大多伴神经官能症,确诊主要是靠前列腺液常规及细菌培养。
3、膀胱结石
尿频伴有肉眼血尿,排尿时膀胱区有痉挛痛,可引起尿流中断或尿潴留。膀胱造影、膀胱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4、膀胱肿瘤
尿频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有或无痛性血尿;肿瘤阻塞膀胱出口可引起尿潴留;膀胱镜检查阳性。
治疗-预计治疗:
首先明确原因,再针对引起尿急的感染、结石或肿瘤等原发病进行治疗。泌尿系感染以抗感染治疗为主;结石可通过体外声波碎石、手术取石等方式排出;泌尿系肿瘤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手术治疗、放化疗等治疗方法。在治疗的同时,可以使用止痛药物缓解患者的疼痛
治疗-一般治疗:
1、多饮水
增加尿量,稀释尿液中炎性刺激物浓度,冲洗尿道。
2、热水坐浴
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盆底肌肉痉挛。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炎药物
因尿路刺激症大多数是泌尿感染所致,可选用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头孢类等药物,疗程以炎症的具体情况而定。
2、抗痉挛药物
盐酸坦索罗辛、普鲁本辛等,可以缓解排尿时的疼痛。
3、局部封闭治疗
主要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所致的顽固性膀胱刺激症状。
治疗-相关药物:
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盐酸坦索罗辛、普鲁本辛
治疗-其他治疗:
1、膀胱功能训练
养成定时、定量饮水和定时排尿的习惯。每次饮水量约400~450毫升,饮水和排尿的间隔时间一般在1~2小时左右。制定排尿时间表,有意识地延长排尿间隔时间,达到2.5~3小时排尿1次,并且逐渐增加每次排尿量,使患者学会延迟排尿,抑制尿急。
2、盆底肌训练
增强盆底肌肉力量,增加尿道阻力,从而加强控制尿急的能力。具体做法是主动收缩肛门括约肌(缩紧肛门),每次收缩持续10秒,然后完全放松肛门,放松时间与缩肛时间相等,每次做20~30次,每天2~3次。
日常-护理原则: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多饮水、勤排尿冲刷尿道,促进疾病的恢复。同时注意做好会阴等相关部位的局部卫生,以免加重感染。症状严重,起病急的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同时注意定期复诊,由医生评估疾病的恢复情况。
日常-心理护理:
病情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尿失禁也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日常生活中可从事一些感兴趣的活动,如听轻音乐、欣赏花草、读小说、看电视、聊天等,分散注意力,减轻焦虑。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不可自行滥用药物,以免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使用过程必须足量、足疗程,这样才能够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菌的产生。如果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产生了耐药菌,要由专业医师及时重新进行细菌的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来选择其他种类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此外,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痛、尿急)明显的患者,日常生活中可遵医嘱口服碳酸氢钠,该药物可碱化尿液,减轻尿路刺激征。
日常-生活管理:
1、急性发作期应注意卧床休息,宜取屈曲位,尽量勿站立。
2、保持皮肤黏膜的清洁,加强个人卫生,增加会阴清洗次数,减少肠道细菌侵入尿路而引起感染的机会。女性月经期间尤需注意会阴部的清洁。
3、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膀胱区热敷或按摩,以缓解局部肌肉痉挛,减轻疼痛。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遵医嘱复诊,由专业医师对患者进行尿液等相关检查,判断感染的恢复情况。
日常-病情监测:
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监测自身病症变化情况,如尿液状态、体温、腰痛程度等。如果出现持续性的高热状态,并伴有腰部剧烈疼痛,则考虑患者是否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饮食-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尿路感染的患者,一般都会建议其多饮水,勤排尿来冲刷尿道,促进疾病的恢复。
饮食-饮食建议:
患者日常生活中宜多吃一些清淡利尿食物,如梨、西瓜、香蕉、冬瓜、黄瓜等。食用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富有高蛋白的食物。同时多饮水,促进排尿,坚持2000~3000ml/日的饮水量。
饮食-饮食禁忌:
1、尿路感染患者不宜食用“发物”,如带鱼、螃蟹等。中医认为,带鱼、螃蟹等发物可以促使尿路感染患者的炎症、发热等症状加重,加剧其尿频、尿痛、尿急等症状。而且带鱼等属于性温之品,多食可积温成热,助长尿路、膀胱的湿热之邪,从而会加重局部炎症。
2、羊肉、狗肉等性热食物,以及葱、韭菜、蒜、胡椒、生姜等辛辣刺激而且性温热的食物在进入人体后,均可刺激炎症部位,使其充血、肿痛,加剧尿频、尿急、尿痛的等尿路刺激症症状。此外,醋等酸性食物会助长细菌的生长以及降低抗菌药物的活性,从而加重尿路感染患者的病情以及影响尿路感染患者的病情恢复。
预防-预防措施:
尿急常见于尿路感染,合理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尿路感染有一定帮助:
1、尿路感染重在预防。坚持多饮水、勤排尿(每2~3小时排尿1次),避免细菌在尿路繁殖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2、注意会阴部清洁,以减少尿道口的细菌群。
3、尽量避免尿路器械的使用,必须使用时,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4、对于因其他疾病必须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尽可能减少导尿管的留置时间,前3天给予抗生素可延迟尿路感染的发生。
5、与性生活有关的尿路感染,应于性交后立即排尿,并口服一次常用量抗生素。
6、对于有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患者,推荐“二次排尿”,即每次排尿后数分钟再排尿一次。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