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排便不尽感症状概述: 排便不尽感是指排便时有窘迫感,排出不畅,排便后仍有排便未净的感觉;...
养生
症状名称: 排便不尽感
症状概述:
主要病因: 肠道炎症及功能性疾病,肛门、结直肠肿瘤,肛门、直肠及盆底疾病
常见症状: 肛门肿物脱出、腹痛、腹胀、消化不良
检查项目: 直肠指检、直肠镜检、结肠钡剂造影、腹部CT及MRI检查、内镜检查
发病部位: 其他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肛肠外科
症状-典型表现: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肠道炎症及功能性疾病
如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细菌性痢疾等。
2、肛门、结直肠肿瘤
如直肠癌、结肠癌、肛管癌、大肠类癌等。
3、肛门、直肠及盆底疾病
如内痔、直肠脱垂、直肠前突、会阴下降综合征、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盆底痉挛综合征、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等。
原因-常见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细菌性痢疾、直肠癌、结肠癌、肛管癌、大肠类癌、内痔、直肠脱垂、直肠前突、会阴下降综合征、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盆底痉挛综合征、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或持续出现排便不尽感。
2、伴肛门不适或自发疼痛、下坠感等。
3、伴大便次数增多、血便、黏液便等。
4、伴排便时有肿物脱出。
5、伴排便习惯改变、体重减轻等,应警惕肠道恶性疾病。
6、伴腹痛、腹泻、腹胀、排尿异常等。
7、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2、您还有其他不适吗?
3、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4、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6、您有痔疮吗?
7、您最近排便习惯有改变吗?
8、您最近体重变化明显吗?
9、最近有吃什么不太卫生的食物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我的情况严重吗?需要治疗吗?
3、我需要如何治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饮食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
医生会先检查患者一般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等是否正常。然后通过腹部视诊,观察患者腹部外形、有无肠型、肠蠕动波;通过腹部触诊判断有无腹肌紧张,有无压痛、反跳痛,并查看腹痛范围、部位,注意有无肿块、移动性浊音等;通过腹部听诊,确定肠鸣音有无亢进或减弱。由此确定是否有肠道疾病。
2、直肠指检
直肠指检是最简便且经济的低位直肠和肛管疾病的诊断方法,用于检查肛管及直肠下段有无异常改变,可以发现直肠内大部分息肉、肿瘤等。
3、妇科检查
急性附件炎时,患侧附件部位压痛、反跳痛;急性盆腔腹膜炎时,炎性渗出物积存于子宫直肠陷凹中,使后穹向下膨出,并有触痛;盆腔结缔组织炎时,阔韧带增厚,严重者成冰冻样盆腔;脓肿形成,可触及压痛性的囊性包块。盆腔炎、异位妊娠破裂有明显宫颈举痛。
检查-实验室检查:
1、便常规检查
镜检可见较多的红、白细胞,提示急性细菌性痢疾;发现寄生虫卵,提示寄生虫感染。镜检发现阿米巴滋养体,提示阿米巴痢疾。肠道外病变镜检仅见透明黏液,一般无其他阳性发现。
2、粪便隐血试验
用于检查消化道不显性出血。该项检查可以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筛选指标,隐血阳性也可见于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3、粪便细菌培养
是诊断细菌性肠道感染的主要方法,应在疾病早期尚未使用抗生素之前采取粪便标本进行培养,接种次数不少于3次。
4、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阿米巴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盆腔炎、盆腔脓肿等感染性病变。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腹部CT及MRI检查
可明确肿瘤位置以及与周围邻近结构的关系,有助于术前临床准确的分期。
2、结肠钡剂造影
对肠套叠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
3、B超检查
盆腔可探及炎性肿块或脓肿性液平面、输卵管炎、子宫位置、子宫肌瘤。
检查-病理检查:
检查-其他检查:
内镜检查能够帮助明确病变位置,同时可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排便不尽感的原因有很多种,临床上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要注意鉴别。
1、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原因不明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从直肠开始,可遍及整个大肠,轻度患者可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感、粘液便等。肠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2、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肠道功能性疾病,本病临床可分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混合型肠易激综合征及不定型肠易激综合征。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一日5~6次,甚至10余次,并常有排便不尽的感觉,患者还可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腹痛通常在排便后减轻。
3、直肠癌
直肠癌是起源于直肠的恶性肿瘤,病理多为腺癌,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感,粘液血便等。多数直肠癌肛门直肠指诊可触及,表现为可扪及直肠内质地坚硬、表面不光滑、不活动的肿块,指套染血。直肠镜及纤维结肠镜下可直接观察病变,并取组织行病理学检查。
4、直肠脱垂
本病早期症状可以不典型,包括肛门不适和排便不尽感。主要症状为有直肠黏膜自肛门脱出。初发时表现为排便时肛门肿物脱出,便后自行还纳。以后肿物脱出渐频,体积增大,便后需用手托入肛门内,伴有排便不尽和下坠感。最后在咳嗽、用力甚至站立时亦可脱出。随着脱垂加重,引起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常有黏液流出,致使肛周皮肤湿疹、瘙痒。因直肠排空困难,常出现便秘,大便次数增多,呈羊粪样。黏膜糜烂、破溃后有血液流出。内脱垂常无明显症状,偶尔在肠镜检查时发现。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溃疡性结肠炎
(1)对症治疗:强调休息、饮食和营养。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贫血者可输血;低蛋白血症者应补充白蛋白。病情严重应禁食,并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
(2)药物治疗:柳氮磺吡啶(SASP)是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糖皮质激素对急性发作期有较好疗效;硫唑嘌呤或巯嘌呤可用于对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对激素依赖的慢性持续型病例,使用后可逐渐减少激素用量甚至停用。
(3)手术治疗:紧急手术指征为并发大出血、肠穿孔及合并中毒性巨结肠,经积极内科治疗无效且伴严重毒血症状者。一般采用全结肠切除加回肠肛门小袋吻合术。
2、肠易激综合征
本病病因复杂,症状较多且易反复,不能单纯依靠特定的药物治疗,需按不同个体采用综合性的全身性治疗。
(1)生活和饮食调节:避免诱发因素,饮食选用易消化、少脂肪,禁食刺激性、敏感性食品,如咖啡、浓茶、酒精等。对便秘、腹胀者,可适当多吃些富含纤维素,减少产气食物(奶制品,大豆,扁豆等)的摄取。
(2)心理和行为治疗:对病人进行耐心的解释工作,具体包括心理治疗,生物反馈疗法等,对于有失眠,焦虑等症状者,可适当予以镇静药。
(3)药物治疗:虽可减轻症状,但不能预防复发,故应合理用药,并避免滥用药。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是选择性肠道平滑肌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或离子通道调节剂。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颠茄、莨菪碱类也能改善腹痛症状,但需注意不良反应。便秘可使用导泻药,如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乳果糖等。如洛哌丁胺或复方苯乙哌啶等,可改善腹泻,需注意便秘、腹胀等不良反应。
(4)中医药治疗:通过辨证论治、针灸等方法,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仍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3、直肠癌
直肠癌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免疫治疗以及中药治疗等,可提高治疗的效果。
(1)手术治疗:包括经腹会阴联合切除(Miles手术)、直肠癌前侧切除术(Dixon手术)、保留肛括约肌的直肠癌切除术等;如癌肿局部浸润严重或转移广泛而无法根治时,为了解除梗阻和减少病人痛苦,可行姑息性切除。
(2)放射治疗:在直肠癌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目前认为局部分期较晚的中低位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后再手术比先手术再放疗的生存期更长。
(3)化学治疗:直肠癌术后病理分期为Ⅱ期和Ⅲ期的患者,建议术后化疗,总化疗时间为半年。
4、直肠脱垂
幼儿直肠脱垂以保守治疗为主;成人的黏膜脱垂多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成人的完全性直肠脱垂则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尽量消除直肠脱垂的诱发因素。
(1)一般治疗:幼儿直肠脱垂有自愈的可能,应注意缩短排便时间,便后立即将脱出直肠复位,取俯卧位,用胶布固定双臀等。成人应积极治疗便秘、咳嗽等引起腹压增高的疾病,以避免加重脱垂程度和手术治疗后复发。
(2)注射治疗:将硬化剂注射到脱垂部位的黏膜下层内,使黏膜与肌层产生无菌性炎症,粘连固定。主要适用于黏膜脱垂。对儿童与老人疗效尚好,成年人容易复发。
(3)手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手术方法很多,直肠悬吊固定术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肯定。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