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膨胀性骨质破坏症状概述: 膨胀性骨质破坏是指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正常骨组织消...
养生
症状名称: 膨胀性骨质破坏
症状概述:
膨胀性骨质破坏是指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正常骨组织消失。可以由病理组织本身或由它引起破骨细胞生成和活动增强所致。骨松质或骨皮质均可发生破坏。临床上常见于各种骨肿瘤和骨肿瘤样疾病、骨感染、肉芽肿等。
主要病因: 骨肿瘤、骨感染、肉芽肿
常见症状: 骨肿胀、压痛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CT、血常规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骨科
好发人群:
无特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膨胀性骨质破坏主要表现为骨肿大、畸形,局部皮肤发红等症状。患者常自觉有骨肿胀及压痛等感觉。
原因-总述:
膨胀性骨质破坏的发生与局部骨质被病理组织所代替有关,造成的正常骨组织消失,进而出现局部扩大的情况。可以由病理组织本身或由它引起破骨细胞生成和活动增强所致。骨肿瘤、骨感染等均有可能导致膨胀性骨质破坏。
原因-症状起因:
骨感染
如骨脓肿、骨髓炎等。
2、骨肿瘤
如骨瘤、骨样骨瘤、骨巨细胞瘤、骨肉瘤等。
原因-常见疾病:
骨脓肿、骨髓炎、骨巨细胞瘤、骨肉瘤等。
就医-急诊指征:
1、持续难以忍受的疼痛;
2、局部明显红肿热痛,伴高热、寒战;
2、伴精神萎靡、意识模糊、昏迷等;
4、出现其它紧急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局部骨组织持续性疼痛,或长期间断性疼痛;
2、疼痛逐渐加重,甚至一般止疼药无法缓解;
3、伴骨局部肿块;
4、伴活动受限,或不能活动;
5、伴发热、乏力、消瘦、食欲下降等全身症状;
6、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时,可及时在骨科、急诊科就医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加重。
3、就医时穿宽松的衣物,方便医生进行体格检查。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有膨胀性骨质破坏的?通过什么检查发现的?
2、您是否伴有骨肿大、肿胀、畸形、疼痛?
3、您既往是否有骨脓肿、骨髓炎?治疗过吗?
4、您之前是否被诊断有骨肿瘤,比如骨瘤、骨样骨瘤、骨巨细胞瘤、骨肉瘤等?
5、您近期是否受过外伤?是否做过手术?
6、您是否还伴有其他疾病?
7、来本院之前您是否进行过治疗?用的什么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什么是膨胀性骨质破坏?我出现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的情况严重吗?需要治疗吗?如果不治疗有什么危害?
5、我可以用什么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6、能治好吗?有后遗症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今后我该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相关体格检查,初步判断患者情况。必要时需做血常规、肿瘤标志物、病理活检等检查,明确病因。X线、CT等影像学检查可帮助医生直接观察骨骼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可见骨肿大、畸形,局部皮肤发红。
2、触诊
多数患者有局部压痛。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可以帮助诊断骨感染性疾病,常有白细胞数增高。
2、肿瘤标志物检查
有助于辅助恶性肿瘤的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可见膨胀性骨质破坏。
2、CT检查
发现骨质吸收破坏比较广泛,可有数个骨壁破坏,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局限性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或模糊、骨皮质虫蚀状或筛孔状、骨质局部缺损或结构消失。
检查-病理检查:
病变组织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出恶性肿瘤等疾病。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首先会仔细询问患者的详细病史,询问骨疼痛的性质、发作时间,伴随症状,加重或缓解因素。同时辅以详细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来查明病因,做出准确的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膨胀性骨质破坏的原因有很多种,临床上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要注意鉴别。
骨脓肿
起病缓慢,无全身急性炎症反应,仅于数月或数年第一次发作时,表现为局部持续性长时间的间歇性疼痛,夜间严重,甚至影响睡眠。CT检查干骺端可见圆形或类圆形骨破坏区(低密变区),靠近一侧皮质,偶见小死骨,周边有明显骨质硬化,一般不侵犯骨骺板。
骨髓炎
起病急,伴有高热,小儿可出现惊厥,体温常在39~40°C,伴寒战、精神不振、消化道症状等,病情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休克。发病7~14天X线平片显示可有骨破坏,此前仅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和脂肪消减,以后可见干骺端模糊阴影,骨纹理不清;2周后逐渐出现松质骨虫蛀样散在骨破坏,骨膜反应、新骨形成等。
骨巨细胞瘤
疼痛为本病的主要症状。位于长骨时,常误认为关节炎或关节痛而治疗无效。位于脊椎的肿瘤可产生不同程度脊髓压迫症状。由于本病的特征性X线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断,其特征是骨组织出现局灶性溶骨性破坏。
4、骨肉瘤
传统骨肉瘤病变多起源于髓质,随病变发展破坏骨皮质,而后侵入骨旁软组织。肿瘤内大多数细胞的分化方向决定了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有骨样、软骨样、成纤维样或者纤维组织样增殖,伴有不同程度的反应骨形成。骨肉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疼痛和肿块。疼痛可放射至邻近关节,初期疼痛多为间断性隐痛,随病情发展疼痛逐渐加重,多发展为持续性疼痛,休息、制动或者服用一般止痛药无法缓解。
治疗-预计治疗:
主要是针对原发病治疗,治疗主要是为了减轻疼痛,控制病情发展,尽可能的保护骨骼和肌肉的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手术、理疗等可改善不适症状。
治疗-治疗方法:
1、骨髓炎的治疗
急性骨髓炎多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头孢、青霉素等。对于慢性骨髓炎而言,抗生素治疗效果往往不好,多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2、骨巨细胞瘤的治疗
主要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当手术不容易完全清除病灶的部位时,可使用放疗来控制病情发展。
3、骨肉瘤的治疗
目前骨肉瘤治疗方案主要由术前化疗、手术切除病灶和术后化疗三部分组成。对于骨肿瘤患者,手术治疗(截肢或保肢手术)仍是骨肉瘤治疗的主要方式。手术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将病灶完整切除,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功能。
预后-一般预后:
一般来讲,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使骨骼得到良好的恢复,保持正常的功能。但也有可能因对原发病的治疗不及时而影响活动,对工作、生活造成不便。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