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皮肤角化增厚症状概述: 皮肤角化增厚(keratinized and thickened...
养生
症状名称: 皮肤角化增厚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keratinized and thickened skin
其他名称: 角化过度
主要病因: 因遗传因素、外力作用等导致的皮肤疾病引起
常见症状: 角质层异常增厚、皮肤皲裂、脱屑、水疱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病理学检查、皮肤镜检查
发病部位: 皮肤
就诊科室: 皮肤科
症状-典型表现: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遗传因素
如鱼鳞病、进行性肢端角化症、掌跖角化病等。
2、外力作用
某些部位的反复摩擦或受到压迫,如鸡眼、胼胝等。
3、其他
如掌跖脓疱病、扁平苔藓、结节性痒疹、跖疣、过度角化型足癣、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等。
原因-常见疾病:
扁平苔藓、鱼鳞病、进行性肢端角化症、掌跖脓疱病、掌跖角化病、结节性痒疹、跖疣、鸡眼、胼胝、过度角化型足癣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全身或局部皮肤角质层异常增厚;
2、皮肤发红、粗糙、皲裂;
3、伴有疼痛、触痛和烧灼感;
4、伴有丘疹、水疱等,皮损不断发展;
5、伴有鳞屑,刮除鳞屑后有红色基底,甚至存在出血点;
6、伴瘙痒,可不断用手搔抓,遗留色素沉着;
7、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注意个人卫生,就诊前一天可清洗皮损处,但是不要用碱性、刺激性强的沐浴产品,以免刺激皮肤。
2、穿宽松、棉质的衣服,避免摩擦皮损,便于医生查看皮肤的整体状况。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皮肤角质层增厚的?
2、您身体哪些部位的角质层增厚?
3、您角质层增厚的程度是保持稳定还是持续进展?
4、您是否伴有皮损处疼痛、红肿、瘙痒等?
5、您是否有家族性疾病,比如鱼鳞病、进行性肢端角化症、掌跖角化病?
6、您既往是否有掌跖脓疱病、扁平苔藓、结节性痒疹等皮肤病?
7、您之前还有其他疾病吗?
8、您的皮损处之前是否反复摩擦或受到压迫?
9、您是否经常穿较小或质地比较硬的鞋子?(针对足底角质层增厚患者)
10、您是否长期服用某种(些)药物?服用多长时间?
11、您在家是否自行处理过?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出现皮肤角化增厚的原因有哪些?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必须要治疗吗?如果不治疗对我有什么影响?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4、需要治疗的话,药物治疗效果怎么样?用什么药?抹什么药?有副作用吗?
5、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吗?
6、治疗多长时间会好转?能彻底治好吗?
7、生活中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配合治疗?需要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可观察皮肤的情况,了解角化增厚的部位、病变情况,同时注意有无皲裂、脱屑等表现。
2、触诊
医生会用手指面或掌面来感受皮肤损害的质地、硬度等。
检查-病理检查:
必要时医生会切取些许皮肤角化增厚部位的组织,制成标本后进行病理检查,对掌跖角化症、鱼鳞病等疾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检查-其他检查:
有时医生还会进行皮肤将检查。皮肤镜可通过光学放大、浸润和偏振技术显示裸眼无法观察到的皮损结构特征,以便更好地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家族史、生活史,以及皮肤角化增厚的典型临床表现和伴随症状,再结合体格检查、病理检查、皮肤镜检查等各项辅助检查结果,通常不难诊断。诊断过程中,医生常需排查机体是否患有掌跖角化病、掌跖脓疱病、跖疣、鸡眼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掌跖角化病
掌跖角化病是以掌跖部位弥漫性或局限性角化过度为特征的一组慢性角化性皮肤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
(1)弥漫性掌跖角化病:包括弥漫性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和弥漫性非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常在婴儿期发病,持续终身,青春期后可有缓解。初起可为局灶性,6个月至1岁后呈掌跖部弥漫性分布,皮损为边界清楚的淡黄色坚硬角化斑块,蜡样外观,边缘常呈淡红色,掌跖可单独或同时受累,通常无自觉症状,有时可伴有瘙痒、触痛或疼痛性皲裂,冬季尤重。常伴有掌跖多汗和甲板增厚浑浊。组织病理学表现为明显角化过度、棘层和颗粒层增厚,真皮浅层有轻度炎症细胞浸润,偶有汗腺和汗管萎缩。
(2)点状掌跖角化病:儿童期不常见,青少年期或20岁以后多发。典型皮损为掌跖部散发角质丘疹,多数呈圆形或卵圆形,皮色或黄色,一般直径仅2~3mm,可达10mm,散在分布或排列成片状或线状,丘疹脱落后,呈现火山口样小凹陷。少数患者可累及手足背及肘膝部,不伴发多汗,偶可见甲营养不良。组织病理表现为角质层明显增厚且异常致密,角质栓向下延伸,颗粒层增厚,棘层轻度增厚,表皮突延长,真皮内无炎症细胞浸润。
2、掌跖脓疱病
掌跖脓疱病是局限于掌跖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皮损特点为在红斑基础上出现无菌性小脓疱并伴角化过度和鳞屑。皮疹好发于手掌鱼际部和跖中央部位。病理表现为表皮内脓疱,慢性病程,反复发作,无系统症状。
3、跖疣
为发生在足底的寻常疣。可发生于足底的任何部位,但以掌跖前部多见。外伤、摩擦、足部多汗等均可促进其发生。皮损初起为细小发亮的丘疹,渐增至黄豆大小或更大,因受压而形成淡黄或褐黄色胼胝样斑块或扁平丘疹,表面粗糙,界限清楚,边缘绕以稍高的角质环,去除角质层后,其下方有疏松的角质软芯,可见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的小黑点,如果含有多个角质软芯,称为镶嵌疣。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颗粒层、棘层上部细胞空泡化和电镜下核内病毒颗粒等,可伴有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和乳头瘤样增生等。
4、鸡眼
多发生在成人,女性多见。常累及突出的受力部位,如小趾外侧或踇趾内侧缘,也可见于趾背及足跟。皮损为边界清楚的淡黄色或深黄色圆锥形角质栓,表面光滑,与皮面平或稍隆起。因角质栓尖端压迫真皮层内末梢神经,站立或行走受压时自觉剧痛。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同心角质层围绕一个致密角质物所形成的圆锥体,被压的皮肤可有少许细胞浸润。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掌跖角化病
(1)局部治疗:可外用角质松解剂,如10%~20%水杨酸软膏、10%氯化钠亲水性软膏、10%~20%尿素软膏等;0.1%~0.5%维A酸霜或0.25%地蒽酚软膏,最好采用晚间封包治疗;糖皮质激素软膏封包可提高疗效;钙泊三醇软膏外用也有一定疗效。
(2)系统治疗:口服维A酸类药物如阿维A、异维A,需终生用药。β-胡萝卜素也有改善病情的作用,但停药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复发。
2、掌跖脓疱病
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全身用药需根据病情,权衡利弊,合理使用。
(1)局部治疗:可外用各种糖皮质激素,封包可增加治疗效果。焦油类软膏、维A酸类软膏、他卡西醇软膏等可与糖皮质激素交替外用。
(2)全身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四环素、米诺环素、阿维A、秋水仙碱、甲砜霉素、雷公藤多苷等。病情严重者,可酌情口服泼尼松、甲氨蝶呤(MTX)、环孢素等。这些药物疗效好,但停药后容易复发和反跳,长期使用有一定副作用,需要告知并定期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3、鸡眼
(1)局部治疗:可外用鸡眼膏、50%水杨酸软膏,但是需要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皮肤。
(2)手术治疗:严重影响走路者可通过手术切除鸡眼。手术可以完全切除增生的角质,但损伤大,恢复慢,有时可能残留瘢痕。
(3)物理治疗:激光、冷冻等方法对本病有一定的疗效。
治疗-相关药物:
日常-护理原则:
1、皮肤护理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损处的清洁、干燥。
(2)角质层即将脱落、边缘翘起时,不要用手撕,以免引起疼痛、出血、继发感染。
(3)有瘙痒者,避免用力搔抓、用热水烫洗等方法来止痒,防止皮损加重。
2、饮食护理
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3、用药护理
一定要遵医嘱用药,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比如皮肤过敏或瘙痒,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4、其他
(1)避免经常摩擦皮损部位,如经常需要操作工具的人要注意戴手套。
(2)足部角质层增厚者,应选择宽松、舒适的鞋子,尽量不要穿尖头鞋。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