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缺钙症状概述: 缺钙指的是人体内钙缺乏的状态。钙的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消耗过多或代谢紊乱...
养生
症状名称: 缺钙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calcium deficiency
主要病因: 钙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多、维生素D摄入不足、光照过少、代谢紊乱等
常见症状: 肌肉痉挛、口周麻木、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等
检查项目: 膳食摄入钙评价、血钙测定、尿钙测定、骨密度(BMD)检查、骨矿物质(BMC)含量检测等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
症状-典型表现:
1、缺钙对各个系统造成的影响
(1)神经系统:低钙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出现口周和指(趾)尖麻木及针刺感、肌肉痉挛、手足搐搦、喉鸣与惊厥,严重时可致喉、气管痉挛、癫痫发作甚至呼吸暂停。
(2)骨骼系统:低钙时可出现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骨骼畸形。如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表现为囟门闭合迟缓、方头、鸡胸、念珠胸、手镯腕、O形或X形腿等;成人可表现为骨质软化、骨质疏松和纤维性骨炎等。
(3)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出现室颤、心力衰竭。
(4)其它:免疫力下降、烦躁不安、抑郁及认知功能减退等症状。此外,慢性缺钙还可有皮肤干燥、脱屑、指甲易脆和毛发稀疏等表现。
2、缺钙不同人群的影响
(1)婴幼儿缺钙:好发于3岁以下,这是婴幼儿发育迅速阶段,如未能及时添加辅食和日光照射不足,导致体内缺乏维生素D及钙磷代谢紊乱引发佝偻病,而出现缺钙症状,早期表现有烦躁,夜间多汗,自汗,夜啼惊跳,厌食,毛发稀黄,甚至脱发,齿迟,语迟,龋齿等。部分患儿可因缺钙导致肠痉挛,阵发性腹痛,过敏性湿疹。还有患儿表现为走路、坐立、说话、智力等生长发育方面迟缓,并易患感冒、肺炎、腹泻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疾病。如治疗不及时会逐步出现方颅、鸡胸、脊椎弯曲或侧弯、骨盆变形、肋骨串珠、郝氏沟、O型或X型腿等晚期佝偻病表现。严重缺钙还可致哮喘、呼吸节律紊乱、手足搐搦、近视眼、骨痛关节痛。
(2)青少年缺钙:主要表现为骨骼发育不良,进入成年骨钙丢失率高,较早发生骨骼退行性变,易骨折。青春期是人生第二次生长发育快速时期,骨骼发育需大量钙和磷,如维生素D缺乏,钙磷吸收障碍,可导致青春期佝偻病发生,出现倦怠,精力不足,耐力差,腿抽筋,下肢软弱无力,走路时膝部或踝部突然发软而欲跌跤或跪倒,严重时发生间歇破行或暂不能行走。此外,儿童时期佝偻病遗留的骨骼变形,还可以诱发心理障碍,自卑,孤独,甚至发生青春期精神病。
(3)中老年缺钙:症状更为严重,尤其是女性在绝经以后,由于性腺功能衰退,诸多缺钙症状会逐年加重,性格变暴躁易激动,失眠多梦,周身乏力,骨质疏松症状越来越明显,弓背,掉牙,腰腿痛,四肢麻木,头晕气喘,记忆力减退,老年性痴呆,白内障。重者可反复发生各部位的骨折、压缩性骨折。缺钙可于颈椎、腰椎、膝关节、足跟等部位继发骨质增生,还能激发软组织硬化而致结石症、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缺钙可使机体处于过敏状态,易患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皮炎。
(4)孕妇缺钙:引起自身腰腿痛、小腿抽筋、下肢浮肿、关节痛、腰背酸痛、倦怠乏力、产后乳汁不足,严重时可引发高血压、难产、骨质疏松、骨软化症、骨盆畸形、牙齿松动等疾病。同时,还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甚至会引起婴儿佝偻病,骨骼畸形,出牙迟缓,免疫功能低于正常婴儿,体弱多病,易患肺炎、腹泻、抽搐等。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钙摄入不足
长期低钙饮食;急性胰腺炎、腹泻、慢性肾衰竭等疾病导致肠道钙吸收减少;妊娠后期及哺乳期、2岁以下婴幼儿、青春期少年,需要钙量增加,补充不足时可能会引起缺钙;维生素D缺乏或转化障碍、光照不足也可能会影响机体对钙的吸收。
2、钙消耗增多
恶性肿瘤骨转移等病变会使钙消耗增多,如成骨细胞转移性肿瘤等。
3、体内钙调节失常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常见于甲状旁腺或甲状腺手术误切除了甲状旁腺,导致甲状旁腺素缺乏,造成低血钙。低镁血症可导致骨盐Mg2+-Ca2+交换障碍,从而引发低血钙。
原因-常见疾病:
维生素D缺乏钙吸收不良综合征、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慢性肾衰竭、成骨细胞转移性肿瘤、急性胰腺炎、低镁血症、营养性佝偻病、骨质疏松症、骨软化症、室颤、心力衰竭等。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肌肉痉挛、手足搐搦、惊厥、癫痫发作。
2、喉、气管痉挛,喉鸣、呼吸困难甚至呼吸暂停。
3、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婴幼儿夜间多汗、夜啼惊跳、厌食、毛发稀黄,伴走路、坐立、说话等生长发育迟缓,或额头越来越大、鸡胸等。
2、青少年,尤其是挑食、偏食者,出现精力不足、耐力差、腿抽筋、下肢软弱无力。
3、中老年失眠多梦、周身乏力、弓背、掉牙、腰腿痛、四肢麻木、记忆力减退、反复骨折。
4、孕妇反复腿抽筋。
以上均提示缺钙的可能,应及时就医咨询,及时补充钙剂等。
就医-就诊科室:
1、怀疑不良饮食或消化系统疾病导致,可去消化内科就诊。
2、怀疑骨肿瘤等疾病,可去骨科就诊。
3、怀疑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可去内分泌科就诊。
4、小儿患病可去儿科或儿童保健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血清学检查等,必要时需在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曾服用一些药物,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缺钙症状是何时发现的?如何发现的?
2、您是否存在肌肉痉挛、骨骼发育不良等缺钙表现?
3、您以前有过缺钙症状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4、您使用过药物治疗缺钙吗?效果如何?
5、您曾经或目前是否患有急性胰腺炎、慢性肾衰竭、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疾病?有进行治疗吗?
6、您近期生活和工作状态如何?有无大量运动、过度疲劳、骨折等情况?
7、您的饮食状况如何?有无饮食不规律、节食等情况?
8、您吸烟吗?吸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9、您有饮酒习惯吗?每天饮酒多少?
10、您是否还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有用药进行控制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出现缺钙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病情严重吗?要住院吗?
3、我现在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有哪些治疗方法可以选择?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6、若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有哪些?
7、若手术治疗,我日常要如何进行护理?
8、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血清钙
成人正常浓度为2.25~2.75mmol/L。当血钙浓度<2.25mmol/L时称为低钙血症。
2、尿钙
正常范围为2.7~7.5mmol/24h。尿钙是肾脏排泄钙和再吸收钙平衡的产物,受机体钙代谢的影响较大,尿钙不但与膳食钙摄入有关,也与膳食钠和蛋白质摄入密切相关,还受尿量、钙需要量及肾脏功能的影响。主要用于评价钙代谢和钙生物利用度的指标。
3、其他
钙离子检测可辅助诊断,骨碱性磷酸酶在儿童期可作为营养性佝偻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检查-其他检查:
1、膳食钙摄入量
通过对一定时间内膳食钙摄入量的调查,并与推荐供给量进行比较,确定被调查者钙的具体摄入量与推荐供给量之间的差距。这是目前简单、最被认可的方法。但膳食钙摄入未达到相关规定要求也仅表示钙摄入不足,不表示钙一定缺乏。可通过与临床表现相结合来辅助判断。
2、骨密度含量检测
骨密度常用于测定和了解骨骼健康状况,可以预测80%~90%的活体骨骼强度,对于老年或绝经后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有很高的预测价值。骨密度的检测有许多定量诊断技术,包括X线光密度法(RA),单光子吸收法(SPA)和双光子吸收法(DPA),双能X线吸收法(DXA)和定量CT(QCT)法、定量超声技术(QUS)等。其中双能X线吸收法(DXA)对测定骨密度和骨矿物质具有快速、准确、放射性低及高度可重复等优点,被认为是评估人体骨矿物质含量而间接反映人体钙营养状况的较理想指标。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可依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检查以及血清钙、尿钙、骨密度检测、骨矿物质检测等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排查是否存在碱中毒、骨折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碱中毒
碱中毒也时也可能表现为肌肉抽搐,手足搐搦。单纯性碱中毒查血pH可鉴别。
2、骨折
根据病史,骨密度检查,可跟病理性骨折相鉴别。
治疗-预计治疗:
缺钙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原因,积极查找导致钙缺乏的基础疾病,如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同时,对于缺钙引起的并发症,还可对症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调整膳食,增加膳食钙的摄入。
2、药物治疗
儿童钙缺乏常与其他微量营养素,如镁、磷、维生素A、C、K缺乏等并存,在补充钙的同时应注意补充其他相关微量营养素。
(1)钙剂:如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但要注意在补充钙剂的基础上,往往需要补充维生素D。
(2)维生素D制剂:如维生素D3、骨化三醇、鱼肝油等,作用是补充维生素D,可以口服也可以肌注。
(3)镁剂:对于肾功正常但血镁过低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可补充氧化镁,以加速血镁恢复。
3、对症治疗
低钙血症出现手足抽搐、喉头痉挛等症状时应立刻处理,一般用葡萄糖酸钙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然后可用葡萄糖酸钙稀释到葡萄糖溶液中滴注,直至血清钙浓度达到正常值下限。
治疗-相关药物:
预防-预防措施:
1、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豆类、豆制品、猪骨、猪蹄、虾皮、海带、鱼类、芝麻、银耳、柑桔、新鲜蔬菜等。
2、改掉偏食、挑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
3、适当的户外活动,多见阳光。
4、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
预防-注意事项:
1、补钙时最好有蛋白质的摄入。
2、补钙时不要与富含植酸(谷粒、小麦及大豆等)、草酸(包菜、菠菜、韭菜等)、高纤维膳食(麦麸、燕麦麸等)同时进餐。
3、补钙同时应注意促进钙吸收和钙代谢的维生素D、维生素K2的补充,以及铁、锌的补充。
4、乳糖有利于促进钙的吸收。
5、维持长期充足的钙摄入可以增加骨密度,较短期大剂量的钙剂补充效果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